最近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和思考,更加发现太极拳的深奥。以及太极拳对于人的心性修炼方面与传统儒家、佛家修身、修心的高度契合。
太极拳的练习,要求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属于武学中的中道理论。在健身养生等方面,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实践,其效果不言而喻;在武学技击方面,也在近现代以及当今社会高手辈出,证明其理论实践的高超。
中华文化中传统的儒家,《中庸》里有“「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的描述。佛家《心经》里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维摩诘所说经》里也有“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等经句。这些都属于中道理论。所不同的是,儒家讲究的是世间法的行止中道,无过不及,忠恕之道;佛家讲究的是法界实相的智慧,是般若中道,涵盖世出世间智慧。太极拳的武学中道,在于体悟其非空非有的中道理论,实践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
限于笔者水平有限,下面简单的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在用力,用劲,用气,用意四个层次上,粗略的加以说明,以便抛砖引玉,以娱读者。
先谈一谈“力—>劲”
太极拳的练习,拳经中要求“用意不用力””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另外还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劲到”。有人提出太极拳要“松”——松无止境,另外的人提出要太极拳要“带着劲”来打。看似都有道理,但这样多的说法放在一起,难免让人混沌难开,不知个所以然。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分别表达了太极拳练习的不同阶段和层面。
对于初学者来说,还难以体会太极的劲路,更谈不上”气”和“意”的运用了。所以,在打拳的过程中要“松”,去除身体原本的僵力、浊力,要尽可能的把肢体的各个关节松开、松活,有人提出要把身体放长,应该说是松开更准确。僵力、浊力去除的过程,就是太极劲渐生的过程,太极劲是“变化、灵活的力”。这里也是符合空和有的中道理论,越是松得好,松得空,太极劲就越能够被引发出来。太极初学者,尤其时常参加推手交流的拳友,如果胜负心重,每每想赢怕输,往往难以去除自身的僵浊本力,越是仰仗自己身强力大,越是难以体会太极劲的妙处。太极拳比慢快、比强弱,不单单较量的速度和力气,还要较量变化的灵敏准确。
体会了太极劲的妙处之后,打拳的过程中,还是要松,但不妨带着少许太极劲来松,因为这个时候往往还没有完成对自身躯体的改善,“中节松、稍节领”就是这个道理,但带着劲有多少,要根据自己对劲的体会多少和自己太极拳练习的阶段,由强而弱的逐步减少。这个过程,即是太极劲由弱渐强的增长过程,同时又是身体关节松活调整而进一步符合太极要求的过程。
下面稍微说一说“空”和“有”。空就是“松”,“松开”,“松柔”,“松活”,“松通”,等等。有就是“紧”,在这个层面是太极的“劲”的产生和增加,随着太极拳的练习层次的提高,进一步体验到“内气”,就是内气的“有”,以此类推到“意”也是如此。但空和有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比如刚开始体验太极的劲,就要相对的从较大的劲开始,随着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弱,此时的减弱带来的是劲力的增强,内气也是如此。《道德经》中“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这个道理,进而“有无相生”,因无而生有,并且逐步引发与提升,逐渐达到“力—>劲—>气—>意”的层次的提高和水平的增进。
{附: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有”给了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道德经》中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也尽显其理。还是以力和劲的此消彼长、次第引发的角度来继续探讨。练拳之初,躯干、肢体和周身关节,还处于相对紧的状态,所以要把拳架撑圆、撑满,要适当用力去加以磨合,帮助躯干、肢体放松拉长,帮助周身关节松开、松活,尤其在腰胯、肩背等结构复杂的生理部位,更加如此。此时的用力,则理解为“有之以为利”。而随着练拳时间的延长,松的能力的提高,水平的增进,用力就要越来越少、越来越轻,而内劲则会逐渐加强、饱满,缘于我们逐渐减轻力的运用而引发内劲增长,则是“无之以为用”。 练拳过程中,也不可一味的追求低架子,因为水平能力不足的时候,架子太低则用力过多,延迟内劲引发的时间,和内劲的增长速度。架子要高低适度,循序渐进的练习。随着水平的提升,自然有能力逐步降低拳架,且保持身法中正,保持套路运行的饱满。
下面进入“劲—>气”环节的探讨
从太极拳的劲,到内气的产生、增长,是一个较大的跨越,也是内功产生的标志性事件。内气,一方面对身体的改造继续进行,使身体更加符合太极拳的要求,松、柔、灵活、整体、通畅,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身体固本培元,解决一些以往的运动损伤,帮助运动脏腑,提高人体耐力,促进精力充沛以及思想境界提升,等等,进而即达到了强健身体的效用,又增进了修身养性的效果。 太极拳的修炼,不一定是严格的按照力、劲、气、意的先后次序产生,也可能大家在练拳过程中换力为劲的阶段伴随着内气的产生和增长。这里按照这个顺序来介绍,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 我们在练习太极拳之初,老师就不停地教导我们要“气沉丹田”,可见“丹田”和“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丹田位于肚脐下约三寸的部位,因为内气的强弱不同,丹田区域的大小也不尽相同。对丹田的体会也需要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太极拳套路运行中,我们经常讲“以腰为轴”,随着内气的增强,丹田逐渐饱满,改成为“以丹田为轴”,以丹田为核心,似乎更加恰当。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其核心也在于训练身体四肢和丹田的开合、收放,以及往返的内气运行线路变化,并且随着训练的深入而养成缠丝的习惯,形成身体运动中的自然规律。 丹田的体会,以及内气的增强,关键在一个“松”字,也符合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大道。内气的产生,主要在于胸腹间的培养,不从外得,有人提出向大自然、植物,甚至动物(包括人)采气,似乎没有理论依据。太极拳的“含胸塌腰”,以及“气沉丹田”,“腹内松净气腾然”,就是内气产生的关键所在。更深入的原理,因为个人水平有限,就不多做解释,以免产生误导。
继续讲一讲“气”和“丹田”。前面讲过,丹田是肚脐下约三寸的一个区域,也称其为“气海”,应该是寓意“海纳百川”。关于气和丹田的关系,拳经拳论中讲的很多内容,例如“气沉丹田”,“腹松,气敛入骨”,“腹内松净气腾然”,“牵动往来气贴背”等,有很多描述。同时,对丹田和气的体会,也是太极拳不断练习中,经过正确的训练逐渐的才会感觉到的。如果对丹田和气,没有直接的体会,对于这些文句,理解起来恐怕会稍感吃力,难以真正领会其中的意涵。如果体会到丹田的感觉,这些文句就犹如说到自己的心里去了,只要照着做就可以次第进步了。 为了刚好的体会丹田和气,我们以太极拳为基础并且适当借鉴气功中的修炼方法。因为笔者对气功了解有限,这里仅稍加介绍,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专业人士帮助匡正。 体会丹田和养气,不需要专门的以一个固定的姿势来训练引发。走路,站立,坐姿,卧姿均可用来养气,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即可。太极拳的浑圆桩,一般我们都很熟悉,有很好的养气和增加丹田感觉的效果,就不赘述了,主要要注意涵胸塌腰和沉气,松丹田。下面我以一般的坐姿(双腿下垂着地,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为例,简要的加以说明,这个姿势比较适合经常需要坐办公室的人。坐姿和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基本一致,要求虚领顶劲,双腿自然下垂、脚平稳松静的接触地面,同时也需要涵胸、沉气、松丹田,双手可以叠放于丹田部位以辅助意识的摄守和内敛,尽量保持脊柱的中正,配合以松肩、松背、松肋,放松并自然呼吸。时间长短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情况来定,过程中因为身体状况不同,会伴随着局部的少许酸痛感,和局部的阻滞,各种情况均可以通过“松”来加以对治。一般情况下,应该一至三个月对丹田产生明显的气感,并逐渐的增强,并逐渐的达到丹田饱满。过程中,腰腹部位的局部会感觉有所不适,根据个人情况会有所不同,尤其身体状况较差者会较为明显,某个身体局部或者脏腑器官如果有疾病或者曾经发生过疾病,会感觉更为明显,建议计划开展此项修炼前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太极拳的练习,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其效果也随之而日益显著。切不可急躁,也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的进行练习,才能够不断地从中获益,才能够在不经意间不断地取得进步。 前面已经讲到“丹田饱满”了,也就是内气充足了。下面,简单的讲一讲内气在体内的运行规律。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概念“缠丝”,简单来说包括顺缠和逆缠。顺缠指从四肢到丹田的缠丝,是向内的缠丝,从小指向内沿着手臂内侧,进而从身前经过腰肋部为到达胸腹以及进入丹田;逆缠是丹田到四肢的缠丝,是向外的缠丝,从丹田出发,向后透过命门,经身后的腰、背、手臂到达拇指,再旋转缠到小指。顺缠从四肢到丹田后,转化为向外的逆缠,这里有个重要的转化环节,称为“转关”,是从丹田向后到达命门的转化,也是太极拳练习的重中之重。转关需要仔细体会,务求圆融无碍,这样太极拳才不会断劲,内气运行才会顺畅。 太极拳的缠丝,要经过坚持练习,久而久之,形成身体的自然习惯,才能够很好的体会太极的阴阳转化。才会对身体健康逐步起到效果。在坚持练习的过程中,会因为习惯的改变,以及对肌肉、肌腱、骨骼的调整,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酸痛等不适,不需要过分担心,会逐渐的调整完成以及强化身体局部,让身体更加符合太极拳的训练要求。
“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这是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里的表述。可见缠丝在太极拳里的重要作用。掌握了缠丝的运动规律,则太极拳的拳架就有板有眼了,而且可以通过不断地对缠丝加以体会,渐次提高水平。太极拳的缠丝运动也是帮助我们体内的内气运行,理顺骨骼、关节、肌肉等器官的关系,促进骨骼、关节的松柔、松活、松开,帮助整个身体因松而整,周身一体。促进内气“气遍全身不稍滞”,促进“满身轻利”。刚开始体会缠丝,因为感觉尚不明显,需要有意识的加以体会和引导,随着感觉的加强,内气也会更加充足,这时就可以逐渐的追求轻灵。
最后简要讲解“气—>意”环节的探索和思考
太极拳的力、劲、气、意,越是到后面越是松柔、灵活、多变、迅捷。相对于前面的力和劲来说,气已经较高的境界了,远胜于一般外家拳的健身养生效果,但对于用“意”来说,还是觉得气相对笨拙,还有路径可循,所以说“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因为意的速度更快,变化更多,而且无路径可循,阴阳转化仅仅一念间即可完成。气不是固定的存储在丹田里,随着练习日久,内气会遍布全身,通过意的引导,促使周身的气分布到最合适的部位。比如在与对手切磋的时候,意欲使对手向左旋转,则把意灌注在自己的右面;欲使对方向上,则自己向下走意。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就在这里。 在太极拳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循序渐进。前一阶段基础不牢,就追求后一阶段的运用,就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既失去了训练的效果,也减弱了自己的训练信心,进而导致水平停滞不前。在日常的交流切磋时,也要尽量克服自己想赢怕输的心理,要以追求太极拳境界提升作为训练目的,这样才可以促使自己长足进步,不断地寻求突破,增进自己的能力。
同样是练太极拳,有“下士养形,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之分别,只有我们把自己的心量打开了,心性纯淑了,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太极之妙。最后,以《佛藏经》第八品的一句经文结束本文——“以下法者,不得上法;用上法者,乃得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