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此文说法,那岂不是当初发科公在北京传拳的时候留了一手?哦!家里人才传给低架子,外人根本不传?发科公之为人为师传道授艺受世人敬仰,传拳从来是不分家人和外人的,“手把手的教都怕学不会呢”,怎么会做出如此内外有别之事?我觉得此文作者本意是想借所谓的“不外传的低架子”来证明自己“根正苗红”炒作自己,没成想给自己的师爷挖了一个坑,侮辱了发科公的人格。
陈式之拳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新老、大小之别。仔细看一下某名家所谓的低架子,其拳式与一般的83式没有区别,就是蹲得低点儿而已。其实架子高低是因人而异的,要高低有度,身体素质条件好的可以打低一些,但低不能荡裆,即裆不能低于膝盖,荡裆是病;身体素质条件不好的可以打高一些,但高不能直腿,膝盖要微微弯曲,曲蓄有余。
这里讲一个事,顾留馨沈家帧所著“陈式太极拳”一书大家都看过吧!里面的图都是按照陈照奎老师和发科公的照片绘制的。大家可以注意看一下一路中盘一式,陈照奎老师做此式时明显裆低于膝了,照相时在一旁一同观看的其某一师兄(也是为后人敬仰的一代名师)当时就说:“荡裆了!”。可见当时陈照奎老师这个动作没有做好。但无奈照片已照下来了。后来,《陈式太极拳》成书的时候,作者为避免读者的误解,特意在中盘这一式的要点三中说明了为什么不能裆低于膝,为什么不能荡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0 23:55: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