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身备五弓”的说法,约缘自陈发科先生。据说当时陈发科先生在北京传拳,面壁而立,让两个膀大腰圆的学生按其背,将两人发了出去,学生们惊呼“老师背上有驽弓”。未知此传闻是否为“一身备五弓”的来历,但太极拳行功心解中确有“蓄劲如张弓,如劲如放箭”的说述。发展到现在,“一身备五弓”基本形成了一个定论,即: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的整体劲。遇到许多拳友为了表明自己拳艺正,路子对,而把好好的身体作“人虾”状,谓此为“一身备五弓”。他们的思路是:一是蓄劲如张弓,二是太极拳非圆即弧,触处成圆,所以,既然手臂与腿不能伸直,那么腰也是一定是弓着的,因为弓着腰时好向前用力,如此才能把劲按足。
从学于陈发科老前辈的顾留馨与沈家桢两位是这样论述“一身备五弓”的:
身弓以腰为弓把,脐后腰脊命门穴始终以意贯注,中定而不偏倚摇摆;放劲时命门穴须往后撑,“暗门”(颈椎第一节)和尾闾骨为弓梢,上下对称;调节动度,加强其蓄吸之势。身弓备,则腰部柔韧中定而下沉,上于“暗门”虚竖,下于尾闾骨前送而内劲有上翻之意。尾闾骨要前送,则无突臀之病;臀又要有上泛之意,则内劲自裆中上翻,经脊背至头顶而下,气落丹田,日久任督二脉自然贯通。
手弓以肘为弓把,以意注于肘节,使沉着松静而有定向。手腕和项下锁骨为弓梢,弓梢必须固定,前后对称。手在松柔灵活中用“坐腕”来固定(掌根微微着力而下沉,腕节柔而不软谓“坐腕”)。锁骨用意来固定,不使偏倚摇摆,锁骨管着两手的动向,锁骨的固定是两手固定的前提。
足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足弓备,则膝节有力而微前挺,胯骨松沉而后撑,足跟下沉而劲往上翻,腰腿之劲自然相顺相随,是谓“有上则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对拉匀称,自然能劲起脚跟,上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
从上述顾沈两位前辈对于“身弓”的论述来看,“身弓”并非要作“人虾”状,这才符合拳论。拳论说,“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其实是形容太极拳蓄劲蓄得足,发劲发得整,气势磅礴,干脆利索,而非言蓄劲身如弓,把人搞成“人虾”状。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依笔者练拳收获,认为说的是太极拳时时处于掤劲不丢的状态,时时蓄势待发。太极拳的妙处正在此处,即随时都处于蓄劲态度,故发劲能从心所欲,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劲,即发在点上,如此才“挨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这归益于太极拳的开合的严密性。
太极拳之开合,开能俱开,合能俱合,且开中寓合,合中寓开。陈式太极拳单鞭有诀云“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划西东;击道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两头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说的便是开合相寓的道理。陈式太极拳“单鞭”定式后,一般来讲要做到以下外合:左肩与左胯合,上下对位;右肩与右胯合,上下对位;左手与左足合,两尖两照;右手与右足合,上下不错位;左肘与左膝合,上下呼应,右膝与右肘合,上下相倾。笔者学一脉相承的杨式太极拳,作单鞭外合时,老师两手各取一石子,定式后松手,石子各落于左右足前,这略算外合合住。若平面地地停留在此是不够的,实际上还非常散漫,而这种散漫往往容易被当成是松!从歌诀来看,如果仅仅把上述所谓几个地方照顾到了,并不能算合好劲,还要从以下几个地方兼顾:一是左掌与右钩须左右遥遥相应,此谓“一字长蛇划西东”,此处相吸相系,则首尾能相顾。二是左掌与右足,也要有相吸相系的感觉方为合式,为合好劲。三是左足与右足合,足不合,必至偏倚,古人谓“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言之切切也。四是裆中左右合,此地不合,永远谈不上“上下四旁”,但此处最易被忽略。其他类推,依次合住,右钩与左足亦合住,头与尾闾合住,左肘与右肘,左肘与右膝,右肘与左膝,周身合住,“内三合”即可以说合。内外俱合,神气不散,自能一气流通,卫护周身。故,内外俱合才是上下四旁扣如弓的前提,也可以是结果,而上下四旁扣如弓,实际上就是掤劲不丢的状态!如此,才能发劲时时处处,周身无处不是拳,这是太极拳的真意。
做到上下四旁扣如弓,然后能劲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一身岂止备五弓?
谨以此,求教各位拳友、同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