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语:
本文根据【名家云课堂】《站·好桩》网络视频编辑整理,共分为《学而练·调整结构》、《练而静·全新发现》、《静而松·化僵为柔》、《松而开·积柔成刚》、《开而通·浑然一体》、《通而活·静水深流》六个篇章。由于课程内容较长,我们将分三期刊登,既保留炳师授课内容的完整衔接,同时保证读者的阅读效果。好文,小编约您一起静心品读!
​ 「静而松·化僵为柔」
当静下来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训练自己能松下来。 练习三:弯腰垂臂 举例:弯腰垂首双臂下垂,双臂像两条大绳子完全垂下,悬挂在肩膀下面一样,不用力,唯一受的力是地球的引力--重力。肌肉不要收缩,也不要向外开。 慢慢站起,守住放松,先不开,感受手臂这条大绳子的重量,肩不可有往上提的劲,如果有一丝上提之意或劲,胳膊原有的重量就会减轻,就没有原来的重量了。 这个松,如果不能把自己本身的重量放出来的话,说明你的肢体不听你的指挥。想放松,却松得不彻底,不到位。拼命想,也做不到。用拳理讲,是内外连接的不够,气不通畅,其实是意识传导、神经的传导不够。我们可通过上面的动作反复训练,做到完全松落下来,这个阶段就叫做:化僵为柔。
「松而开·积柔成刚」 继尔,积柔成刚,由松下再到达松开的阶段。 练习四:节节松开 整条手臂仍是完全放松,再依次把小臂竖起来、手腕立起来、手指领起来,陈鑫老前辈的书上讲过“用力在腕”一直强调放松,唯一强调力在手腕,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前面强调的“开”,如何开?当手腕立起时,意念贯通,通过手腕传达到梢节,手臂的重量依然要保持原有的重量,不能手腕一立,手臂变轻了,这是因为肩膀用力了,肌肉一缩,手臂的重力就减轻了。因此,力只可以用在手腕上,肩部是不可收缩的,如此,意念方可直通梢节、根节、中节而不受影响。 继续守住放松。手臂曲肘悬空保持在当下,手臂是十斤,就要用十斤的重量把它保持住,此时应该是感觉到手臂很重,如果感觉不到手臂的重量,说明放松有问题。“三重”之一,首先是两臂很重。继续感受用力在腕,意念通过腕达到梢节指端,感受每一个手指关节的松开感(在八法里称为“掤劲”),像弹簧的力道,从里面打开。这是第一个掤劲的存在,只有柔劲是不可以的。
​太极讲的是刚柔并济,刚,是体现在开上。所以一开始的化僵求柔阶段,刚要少一点,不要太强,后面的练习阶段,对刚柔的感知越来越清晰时,掤的基本劲是个中劲,没有方向,要守中,守住防线,建立一个体系,是为了防护自己。当我们遇到力大的时候,掤劲减小,为“化”;当对方空的时候,我们的掤劲加大,为“跟进”。用加减法把掤劲用活,乘虚而入,遇强则避,则化,掤劲是太极的第一道劲,是灵敏劲儿,要跟上。 继续体会手上的重量松出来后,身上躯干的丹田也要有重量。怎么做到呢?虚领顶劲、涵胸塌腰等身法要领做到,腹式呼吸做到,就能产生丹田的呼吸和饱满感。如果身法做好了,气沉丹田还不明显,是什么原因?是时间问题,就这是功夫。 再找脚跟上的重量(比较好找),当身体髋部松沉、曲膝下蹲,身体就越来越稳了,为什么?脚下有根了(力沉到脚跟了),气往下沉,心气下降,重心降低,脚跟的重量最容易体会出来。 未完待续…… ​编辑整理:郝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