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383|回复: 52

析《太极拳论》--关于太极拳的抄化痕迹及其正误

[复制链接]

28

主题

171

帖子

9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3
发表于 2005-10-27 0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析《太极拳论》                ——关与《太极拳论》的抄化痕迹及其正误   《太极拳论》在后陈家沟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界影响甚大,流俗也较广,被许多人捧为太极拳经典,流习百年之久,至今仍然流播盛行。然而探究其所论错误之处与行文素质之差,实难得以称道。之所以能得以流俗百多年之久者,无非是钻了武术界的一个缺乏理论的空子而已。究其实质,则无非是在低、假的基础上建立的低、假、抄化堆砌的不类之文而已。大多陈家沟的人们至今对之不肖一顾,既是明显的例证。之所以称其为低,是因为后陈家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均为武术的大退化。不论从技术招势的结构上,还是从技术招势的运作方法、运化机势上,或是从套路技术的巧妙程度上讲,都是不能与陈家十三式相提并论的;或者说,退化得几乎不能称其为武术了。就从一篇被许多人推崇毕至的《太极拳论》来说,也是难以经得起推敲究查的。一经推敲究审之后,便会漏洞百出;一经考核旁证相对,更见毫厘千里之别。   所以称之为假,是因为所谓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文章,根本就不是甚么王宗岳的(见拙著《拳经洞微·王宗岳太极拳论质疑》)。王宗岳充其量也只不过就一小片《阴符枪谱》而已。而武禹襄也恰恰就借了其“序”中:“盖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阴阳之义以名”的启示下,便假借王宗岳之名而编造了所谓的王宗岳《太极拳谱》。但由于其对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所编造出来的“太极拳”严格地说,根本就不能称其为“拳”。虽然前扯后拉的硬把张三丰推为祖师,借尸还魂的拉起了王宗岳,但也丝毫掩盖不了其文章的粗劣堆砌痕迹;虽然把陈家沟十三式强拖硬拽进了“太极拳”之厅堂,但其粗劣编制的纸葫芦也是终会被捅破的。   武禹襄虽然巧妙地缝合了与陈家沟十三式的关系,但其所假造的《太极拳释名》等篇章,却也由于无知的原因而暴露了造假的蛛丝马迹。这篇《太极拳论》亦不例外,也只不过是抄改旧有文句地堆砌品而已。而出于武禹襄自己的语句中,不是前不顾后,就是后不记前,要不然就是说法不当。就其抄化改用之文句中,不是改不得当,要不就是衔接欠妥,突兀于起句、唐突于转换,使人难以理解。无怪乎姚馥春、姜容樵等要慨叹:难以理解呢。这里不妨把旧有文句列照其间,以供参考之。   《太极拳论》(以下简称《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周子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无极而太极。”“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全书》:“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阳变阴合”。(宋)朱熹解曰(以下简称解或辩曰):“盖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又曰:“推之於前,而不见其始之合 ;引之於後,而不见其终之离也。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全书·动静第十六》:“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黄帝内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由此也可证明“动分”“静合”的说法并非恰当。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一、太极是一分为二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面,是对立统一的协调局面;非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而是由体现面的不同,所主不同而已,并非简单的动分阴阳之体,静合阴阳之体。“分”虽属阳,“合”虽属阴,但这是太极脱离无极之后的整体属性,并非是合二而一的分合现象。阴阳的变化原则是动而生阳,阳主动;静而生阴,阴主静。虽有“动极”“静极”之说,但却是“动”与“静”的交叉转换过程,是时空地迎合过程,是互为其根的转换因由。也就是说,阴阳的变化即有相互隐包涵藏的一面,又是互相应合的不同侧面。只有阴阳得以协调迎合,运化才能灵动活变。而《论》的说法似乎有点绝对之嫌。乍看似乎合于“阳变阴合”之说,但却缺乏了一个激变转换的因由,把动分、静合绝对化了。故动非全分,静非全合,而是“阳变阴合”地迎合之说为当。“阳变阴合”是体现形式,而“动分”“静合”之说,则是主、客体的关系。   二、在武术的运动中,应该也是动分静合互隐的“阳变阴合”形式,而不是绝对的动分静合的;是“动静相召”的协调迎合,唯有“阴阳相错”“动静相召”的迎随方式,方可运化自然自如。亦即:动即体现阴阳的不同形式、方位;虽有分而却隐有合处,虽是合但却含分的机势。这是动有静象,静有动态的“阳变阴合”、“动静相召”的体现,是“阴阳相错”协调迎合的过程形式。这是物理现象的法则规律,要不然也不会有“互为其根”的说法了。对于《论》的这种说法,如果没有阴阳学说的常识,则只能使人去揣测臆度了。这也势必会导致机械的运动过分的分合方式,并不会出现玄机妙合的“阴阳相错”、“动静相召”的“阳变阴合”现象。这是造成后陈家十三式的“太极拳”退化的主要理论因由,这从陈家与其他太极拳的技术招势虚实分机运作上,是完全可以得到证实的。   武禹襄本欲改变一下照抄文章的嫌疑,故而改变一些文字及说法,但由于太极知识与文化程度的局限,而又出现了偏离阴阳变化原则规律的现象;也为了仿古,而处处有突兀难以连贯之嫌。   《论》:“无过不及”,   《全书》辩曰:“至於中之为用,则以无过不及者言之,而非指所谓未发之中也。”武禹襄直接从《全书》中抽出此句,而不加任何前埔后垫的突兀插入其中,远离了行文之法度。   宋,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随曲就伸”。   其实这是由陈家沟所传推手技法的说法,是由陈王廷“拳经总歌”中的首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引申而来。 《全书》辩曰:“若程子论乾坤动静,而曰:‘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又曰:“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   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易行周流,屈伸反复。”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长枪总说》:“非简无以解乱分纠,非疏无以腾挪进退。左右必佐以短兵,长短相卫,使彼我有相依之势,得以舒其气,展其势。”   成语有“诎寸伸尺”。“诎寸伸尺”出于《文心雕龙·附会》:“诎寸以信(伸)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   《荀子·不苟篇第三》:“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论》从开始至此,应该是说太极论阴阳的。而沈寿所点校考译的《太极拳谱》分段落较长,直到“不能豁然贯通焉”才划为一段。若如此则更显得其行文突兀生硬,毫无转换衔接的铺垫环节。若由此而分段,则似乎尚少缓减了如此突兀之状。但由于作者本身的水平所限,如此则只能顾此而已,后面的许多突兀之处,则是无法用分段调减的。无怪乎姚馥春、姜容樵有“故市井所传之太极拳论,多有令人不解之语”(见姚馥春、姜容樵合编《太极拳讲义·太极拳谱释义》)的遗憾之说呢。如此之粗劣文章,竟然会使许多人执迷于其间,而且如酒醉一般,实在也应是一大奇迹。   《论》:“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此句应是由陈家沟所传出的,这从陈王廷得“拳经总歌”中的:“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诸靠缠绕我皆依”等句,便可以得到证实。这是对“随曲就伸”的发挥,也是对“走”与“黏”的解释,这应该是比较正确的一句。但可惜的是却被后面“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的糊涂话,却把《论》的本意给搅糊了。不知是前一说法对?焉或适从于后一说法好?似此是乎并不能“而理唯一贯”了。也不知要“由着熟”于何处方可“而渐悟懂劲”呢?也不知如何才能弄懂这种糊涂说法而得以“階及神明”?也不知要把“力”用于何处?也自然就“不能豁然贯通焉!”   《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第十》(以下简称《纪效》):“须是兼身步齐进”;“其短用法,须手步俱要合一,一发不中,缓则用步法退出,急则用手法缩出枪杆。”对比之下,就极明显了武禹襄所抄化改用《纪效》的痕迹。由此两句至“不能豁然贯通焉!”,皆是由《纪效·长兵短用说篇第十》一节中抄化改写来的,可叹的是为了掩盖抄袭的痕迹,致使突兀不知所指。若与戚氏之明论细指相比之下,则武氏之文更显突兀不类,显然有天渊之别矣。   明,陈王廷“拳经总歌”:“截前掩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单莫迟迟”。   《论》:“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此是指走与黏的变化?缓与急的变化?还是专指阴与阳的变化?并无明确的所指。此处亦为抄化斩借而来之句,在为掩饰劣迹之情下,故而突兀如斯。   《纪效·拳经捷要篇第十四》:“遇敌制胜,变化无穷。”《纪效·长枪总说》:“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    《纪效·第十》:“长则谓之势险,短则谓之节短,万殊一理。”   《纪效·第十二》:“此‘当’字如曲中之拍位,妙不可言。故赞之曰:‘我朓他旁,前手直当,后直加拨,有神在中。学者到此,一贯乎万矣。’”   《全书》:“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二气之实,又本一理之极。是合万物而言之,为一太极而已也。”“万物之生,同一太极者也。”以上皆为武氏之要论述者,可惜难以达意。   宋,《太平广记·卷第五十六·女仙一·云华夫人》:“玄老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将自复。复谓归于道而常存也。道之用也,变化万端而不足其一,”   《论语·卷二·八佾第三》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现成之语,俯拾皆是,略改而堆砌,是皆可发挥者。可惜的是,这种堆砌方式却是缺少粘合剂的干垒,而且又衔接参差不齐,更难谈得上有甚么好的发挥了。   《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渐及神明。”   此处之“由着熟”之所指不明,不知如何能得以懂劲?又如何而渐及神明?   《纪效·长枪总说》:“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武禹襄虽然抄化了戚氏的说法,为不显露痕迹,却把话语改变的盲目而不知所指。当然这也不排除是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制的原因。   《论》:“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此处所用之“力”目标不明,盲目用“力”之久何用?自然不能“豁然贯通焉”。这可真是瞎子摸象式的高论了。也真难为其后学者的揣测难度了。武禹襄虽然有装模作样的解释,也是属于强扭撮合性的解译罢了。   《纪效·长枪总说》:“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非用功之久者不能达此境界,非“豁然贯通”岂能“圆神而不滞”?!“二十年”不为不久,动静相应,技、神“贯通”,运用自如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如此则方可“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论》当应由此抄化截改而出者。   武禹襄所抄化改用的,变成了突兀不知所指的盲目之言语;或是浑号不知所欲之病语。而自己所能编写出来的言语,则有似梦呓一般,一如下面的语句。   《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此是属于上下分离牵扯的意导举措,不但难以实现,即使有人可以强行做到此点,要不了多长时间势必生因兼顾不易之烦躁。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并不易于掌握此种不合武术运动情理的要点。因为在有强制要求的“虚领顶劲”下,既难于达到“气沉丹田”的要求,更难于达到真正的松柔的目的,更难于达到自然松柔的良好运动运用状态。因为当你要操作“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放松柔润自然安适的可能。这种不合乎事理的“理论”,是违背理论基本原则的,是违背气血运化生理原则的。因为“理”是客观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而《论》则是要阐述明白“理”的运化规律的。否则就违背了理论的基本原则,就不成其为理论。因此也可以说这种不合理论原则的说法,只能说是信口开河的玄说而已。   “气沉丹田”,这是武术与气功中极其常见的说法。丹田,最早大约出于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和《黄庭经》。后来《抱朴子·地真》分丹田为上、中、下部位。   《论》:“不偏不倚,”   《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第十四》:“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   宋,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   《明儒学案卷十》:“‘天理何以谓之中?’曰:‘无所偏倚。’”   孔丘《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孔子的“过犹不及”,“中立而不倚”,这大约是“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二语之较早出处吧。但却并非武禹襄直接抄化之源处。按其行文方式,最有可能的抄袭之源处,应该是在《纪效》“上下周全,无有不胜。”的启发下,直接抄用了朱熹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说法。   《论》:“忽隐忽现。”   上句之“不偏不奇”则不知所云与所指于何?更难明“忽隐忽现”于什么?   《纪效·拳经捷要篇第十四》:“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这是多么清楚的行文手法,使人一看便明白无疑。较之于武禹襄的突兀不知所指,岂不远甚。 清,马祖《木兰奇女传·第三十二回》:“昔者颜子欲学圣人,始于人心上用功,则曰:‘仰之弥高,钻之弥时,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及夫子诱之,归于道心,则曰:‘如有所立卓尔,’而向之弥高弥坚,在前在后者,恍然自失矣。”   《论》:“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此句之不当,其外甥李亦畲有较为符合太极拳实际的,正与此相反的不同说法。碍于舅、甥的关系,李亦畲只不过说得极其巧妙而已(参见沈寿编(清)王宗岳等著《太极拳谱·李谱·五字诀》)。   《纪效·长枪总说》:“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   《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武禹襄在此虽然抄化改用了孔子之语,但却有点不知所指之嫌。后人虽有许多的所谓解释,大多是自作多情而已。   《论语·子罕第九》:“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   《论》:“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纪效·长枪总说》“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   文子《通玄真经》:“进退应时,动静循理”。   《孟子·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此说虽异于武氏之说,但却应是进锐退速之源头。   《论》:“一羽不能加,”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欹枕集·夔关姚卞吊诸葛》:“姚卞正容而言曰:‘老丈可听晚生以世间二物譬喻之:蚊虫运翅,终日不能抚越廊庑;若附凤尾,片时可以周游四方。陆逊赖其声名,偶然一胜之法,此非用武之能,乃蚊虫附凤尾者也。’”此处意虽不同,但“蚊虫云翅”之轻,却也是一羽也加不得的,若加一羽有如泰山压顶一般。岂止太极拳乎!然而《论》虽然有此化出之语,若严格按照其法作去,却是难以达到其所要求之境地的。要不然,何须个个皆去求得大力之为用乎(武禹襄“有三百斤之力”;杨澄甫善玩八十斤重的石球;郝为真“辄左右手各平举袋米重百斤御之以练力)。而且大力之既得,轻灵亦散乎大半,何能有“一羽不能加”之神效!而借“蚊虫附凤尾”之法以达梦呓之境者,亦为淫惑精神之狂,岂可谓达技艺境界之手段乎?!   《论》:“蝇虫不能落。”   明,王世贞《艳异编续集·卷四·幽期部》:“第枯藤野蔓,难托乔松,而骥尾风驰,岂容蝇附。”此是由于快而不容有“蝇虫”之附,太极拳之“蝇虫不能落”可是由于此乎?可是由于“赏持一杆舞之,多人围绕以水泼之,而身无湿迹”(见《太极拳谱·附录》352页)之所致乎?而“马尾巴的功能”似乎也有如此这般的效果。若是由此而使“蝇虫不能落”的话,则可就失去了神话般的效应。   《艳异编续集·卷三·鸿象部》:“久受黄口之谗、青蝇之玷也。”这显然是说“青蝇之玷”是随时随处都有可能的。如果技艺不能达到神应无方的话,那末这“蝇虫不能落”就是一句无用的空话。而另一可以达此途径之法,就是人们常用的挥手赶蝇虫之法。当然也不能忽视牛尾巴、“马尾巴”之类的“功能”了。   又云:“以为帐幄,则蚊蚋不敢入;以为衣服,则雨雪不能濡。”这自然不是等闲之物,固有非等闲的特殊功能。而所谓的“蝇虫不能落”的非等闲之神技,在无合乎情理的举措之下欲达此境界,岂非梦呓?当然,假若不是要达到技术上的灵敏神应的效应,不用“骥尾风驰”,只要你不停地运动,也自然有挥驱“蝇虫”的效验,“蝇虫”自然也就无有了下落的机会。但武艺的技术招势则不是如此的发挥,而应当是有好的举措方法,方有可能达到神应无方的目的的。这既不是空口玄说就可以达到的,又不是练成大力“神功”就可以成功的。   《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纪效·拳经捷要篇第十四》:“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武禹襄虽然抄化改写之出于此,但却失去了明确的达到此境界的基础,而显得突兀横空,空话连连,不知了来去的踪迹。如果不知道武禹襄抄化改用文章的源头,则很难知道他的真实意图之所在;而如果不参考其抄化改用的源头资料文献来解释其文,则实难明白其真实意图之所指。社会上许多对《太极拳论》的解释文章,似乎并无一家完全找到其抄化改用文章的真正源头,唯只唐豪先生找到了其所抄化袭用阴阳论述的源头--《全书》。而对于其所抄化改用的主要部分的源头文献,则诸多《论》的解释者们则均蒙昧无所知者。所以说都应是属于一厢情愿的解释而已。最多是属于沿着武禹襄自解之路的顺藤摸瓜式的揣测解释而已。 《孙子兵法》:“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此兵法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法。由此而观之,武氏是抄改而失其铺垫法用,仿古而断其脉络之明,真可谓离奇之笔,出奇之思。   《论》:“英雄所向无敌,蓋皆由此而及也。”   清,咸丰癸丑(1853)年间手抄本《通背缠拳》:“他拳硬棚硬搬,此拳闪惊巧取,全在熟练,无有不胜之理。”   明,陈王廷“拳经总歌”:“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纪效·拳经捷要篇第十四》:“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如果再从各技势的歌词中看的话:“遭者叫苦连天”;“饶君手足快如风,我自有揽冲劈重”;“恁伊力猛硬来攻,怎当我连珠炮动”;“赶上一掌满天星,谁敢再来比并!”“挪更拳法探马均(钧),打人一招命尽”,“好教师也丧名声”,“无缝锁逼退英豪”等来看,此皆“英雄所向无敌,蓋皆由此而及也。”英雄之所向无敌,绝不会由无方法、无举措的空口玄话中“而及也”。戚继光的技法举措处处详细可法,阴阳变化说明细微,手法运用技巧明朗无疑。若与此《论》相比,真乃有毫厘千里之殊矣。   《论》:“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状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清,咸丰癸丑(1853)年手抄本《通背缠拳》亦有:“此拳巧力胜人,全要身手灵活。他如世俗所传之红、炮、飞虎九拳、长拳,以及罗汉、二郎诸拳,皆以有力胜无力,大力胜小力。不比通背之拳,以四两之重能压千斤者也。”因无历史依据,尚不敢说武氏抄袭了此书。但可以说明武氏的说法,是源于陈家沟的。因为到洪洞县传拳的郭永福,既是陈家沟十四代的陈有孚(见拙著《拳经洞微·明确十三式的创编澄清“太极拳”的历史》11月将有河南人名出版社出版)。相信应当是在武禹襄向陈清萍学拳时,陈清萍向其介绍十三式时所说的话。否则如何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便会有如此历练的阅历见识与如此巧合的说法呢?! 《纪效·拳经捷要篇第十四》有“古今拳家”之说。 至于“斯技旁门甚多”,当不是指太极拳的。要不然你如何理解其所指呢?“论”的是太极拳,可太极拳当时并不称之为太极拳,而是称之为十三式的。而且当时并无甚么过多的不同门派。是泛指武术的不同技法门派?又无任何地方提及,实是突兀离奇。   《论》:“擦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这显然也是陈家十三式的传统说法。因为通背缠拳中早有“以四两之重,能压千斤”的说法。而“四两拨千斤”之句,应当是从实际技法的应用中的体会之说。也可能是由“掂斤拨两”的常用语中发挥而来。也可能是智慧之技巧“四两”,可以自由拨弄“智无四雨,肉重千斤”(元,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杂剧》)之酒囊饭袋之徒吧。一如晋朝刘伶之巧御法(参见拙著《拳经洞微·技势名称典故·邱刘异趣》条)。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混江龙】“俺屠家开宴,端的是肉如山岳酒如川。都是些吾兄我弟,等辈齐肩。直吃的月上花梢倾尽酒,风吹荷叶倒垂莲。客喧席上,酒到跟前;何曾摘厌,并不推言。一盏盏接入手,可都干干的咽。卖弄他掂斤播两,拨万论千。”这似乎有关“四两拨千斤”的渊源之处? 《论》:“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这自然是指练太极拳者常说的“以弱胜强”,“慢可胜快”,“后发制人”之说了。而“以弱胜强”,“慢可胜快”之说由于没有实际技术的支撑,至今尚遭诸多门人之自疑,更何况他人之病垢呢。要不然于志钧先生也不会说:“如何做到‘出手即中’?回答十分简单:出手快。出手慢是绝对不成的。这也就是‘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见于志钧《杨式太极拳·小架及其技击应用》)的,武禹襄式的怪论了。   此说其实应是源于陈家沟的,这从陈家沟套路中技术招势的运作中,即可得到充分的证实。除此之外的其他太极拳运作方式中,早已看不到这种技势机巧的运作方式了。就从一个闪通背的运作过程中,便就充分的显示了这种技势机巧的运作差别。这便是后陈家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退化的明证,也是此说非出于其他太极拳法的确凿之明证。   老子《道德经》:“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文子《通玄真经》:“先唱者穷之路,后动者达之源。夫执道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 “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安徐以定,功大靡坚,不能与争也”。   《纪效·短兵长用说卷之十二》:“扁身中拦结尾,无不胜也。法曰:‘后人发,先人至。”   《庄子·说剑篇》:“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而发,先之而至。”这是多末恰当后发先至的举措。而在武禹襄那里,这种“后之而发,先之而至”的巧妙技法,则就荡然无从了。   《孙子兵法·军争第七》:“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突如其来的“立如平准”,似乎有失分阴分阳之论,有失“动静相召”之活;不知所指的“活似车轮”,似乎有失平、斜之珠活圆滑之转,有失八面玲珑之机势。   《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这似乎是要论病的,但又不明所指。“偏沉”是指本身的技势机势“偏沉”呢?焉或是对垒过程中的趋势“偏沉”呢?这可是关系到应对方法不能等同的问题,也关系到衡量举措能否得当的问题;也是衡量其后用字恰当与否的问题。如果是对方攻击“偏沉”,则是有容易取胜的机会,而不必“随”着对方也去“偏沉”,因为“偏沉”是病而容易失机的;如是对垒过程中的自身趋势“偏沉”,焉或演练过程中的势法“偏沉”,则都会出现堕跌的弊端,而其后所用的“随”字则有失恰当。而“双重则滞”是指上下的“双重”?还是指左右的“双重”?焉或是前后的双重?这可是不能等量同观的。   《论》:“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这里的用字显然是不恰当的。既然“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如何能说是“纯功”?既是“纯功”,又何得有“双重之病未悟耳”之说,岂不矛盾么?!   《论》:“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   从“欲避此病”之说看,似乎是指前面“偏沉”、“双重”而言,自然是“须知阴阳”之机势变化为善,然而后面的说法又似乎否定了此说。更遗憾的是武禹襄有点健忘或是糊涂,以至把前面的“走”“黏”之论给忘记了,却又来了个糊涂的、不分机势阴阳的说法。既然“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那前面的“走”、“黏”之说岂非多余?既知道“须知阴阳”的重要性,如何又“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的不分了机势阴阳了呢?是自难圆其说。当然你可以说是针对后面的说法的,但可惜的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不是如此糊涂的“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的混说法。假若如此不分机势阴阳的混说能够成立的话,那“须分阴阳”之论岂不成了废话?!   《纪效·短兵长用说篇第十二》:“棍提起手阳,杀去及打去俱手阴。阴阳最要识”;“更有阴阳诀,请君要熟识。”戚继光在论述中连手的提、打阴阳变化都说得极清楚,这是证明了他的论点的正确性,毫无含混之处。武禹襄虽然抄化改用了“阴阳最要识”为“须知阴阳”,但可惜的是无有甚么论据可证,而只有糊涂的浑说。这显然是为掩盖抄袭的痕迹而造成的弊端了。   《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这样的表述,最大的可能自然是得益于师父传授的;因为口传是没有文字依据的,自然不用担心有抄袭之恶名了。   《纪效·卷之十二》:“更有阴阳诀,请君要熟识。”又云:“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其中阴阳虚实之理,与我相同。其最妙是左右二门拿他枪手法。”“其最妙者,只在一得手之后便一拿一戳,如转圆石于万仞之山,再无住歇。”戚氏的阴阳论述是融汇于技术势法的应用之中的,阴阳相济之势自然成得心应手之便利。   《周子全书·卷二》:“易者,交错代换之名。卦爻之立,由是而已。天地之间,阴阳交错,而实理流行,一赋一受於其中,亦犹是也。”   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夫一动一静者,天地至妙者与。”“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太极之真奥”。“故动中含静,静中含动,动静之间,”“互为根蒂”。“动静通于法象”,“阴阳通于气机”。   老子《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负阴抱阳”自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冲气以为和”的相济之势,是以方可为教义(益)之主宰(教父)。   《黄帝内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论》:“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即已达到“阴阳相济”的“懂劲”,似乎已可有“从心所欲”的变化之境。而欲精益求精者,“默识揣摩”并无不可。而其后的境界则应是神化无方的忘境,亦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应是属于极高的修炼境界,是淡然清静无为的境界。若能达此境界,则长寿已是必然的结果,可惜的是武禹襄门的实践,皆不能证明他们的方法技术可以达到如此的境地,更遑论后继者呢。   《论》:“本是‘舍己从人’”,   此为常见之成语。源出《尚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孟子·公孙丑上》有云:“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而从武术、甚至行世的原则上讲,似乎并非妥善之论。要不然也不会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说法了。《孟子》的“舍己从人”也只是“舍”了一部分时间和方式而已,说明白了也就是“从”而不舍。要不然也就不是大舜了,也就不是“乐取于人以为善”了。还应该是说荀子之说比较直接爽朗:“柔从而不流”(《荀子·不苟篇第三》)者是也。要不然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自主权,没有了自主权你还能胜过有自主权的么?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武术实际应用上说,只能以“柔从而不流”的方式而达到“乐取于人以为善”的方是,决不可失去自我。“舍己从人”之既不当,岂非“舍近求远”乎!而“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岂可不省乎。   《论》:“多误‘舍近求远’。”   此为人人皆知的成语。源于《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   《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论》:“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学者若不辨之,尚可糊涂盲从;学者尚若能辨别之,则可就是一文不值的了!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也,“是为论”差矣。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此帖转之清玄散人著《拳经洞微》一书。此书将于11月底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姊妹篇《拳经洞极》,已于1999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转帖者:chen.邮箱地址:cgs703@yahoo.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05-10-27 09: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的论点一点都不应用的话,你也写一篇拳论给人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36

帖子

97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29
发表于 2005-10-27 0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气可嘉,值得鼓励。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与世上所传之太极拳之间的关系,确有可疑点:传承拳法均不见于世等。有识之士应多作研究,不应将其当作虎皮做大旗。
江南小城鱼米乡,二泉映月天下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62

帖子

38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5
发表于 2005-10-30 14: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功夫!能有如此阅历,如此眼光,已是令人佩服!
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71

帖子

9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3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0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诚谢孤独水云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71

帖子

9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3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6: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主题

2480

帖子

6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67
发表于 2006-6-11 22: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玄散人对拳经拳史多有研究,老农从中受益非浅.
承传开宗立派之绝学,为武术界培养一代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71

帖子

9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3
 楼主| 发表于 2006-6-13 08: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农的称誉! 本人深感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0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6
发表于 2006-6-13 12: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论影响颇大,如能解开此迷团,对太极拳的历史研究,大功一件。
宁静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1

主题

738

帖子

987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78
发表于 2006-6-13 13: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传承.就是让非物质的东西,通过一代代传人,活生生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时它就是物质的.所以说,陈家沟太极拳一代代脉络清晰地完整传承至今,活生生的,相对于任何理论、传说而言,不要再多说一句话.所以,政府、拳友,乃至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应该支持、爱护陈家沟太极拳的传人,鼓励他们摈弃干扰,让拳艺继续代代相传。
mitaij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