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06|回复: 5

河南温县陈家沟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复制链接]

534

主题

2480

帖子

6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67
发表于 2006-7-5 21: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4—12月,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基本建设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揭露面积4950平方米,清理出龙山文化、两周时期和汉代灰坑480余座,各个时期墓葬55座,龙山时期壕沟2条,东周时期陶窑8座,出土和修复了陶、石、骨、蚌、玉、铜、瓷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00余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龙山文化遗存发现不多,目前揭露的遗迹现象有壕沟、灰沟和灰坑,主要分布在遗址南部和中部。 2条灰沟均呈不规则长条形,其中HG2位于2005JWZCT142的南部,沟口东西长8.1、南北宽1—2.15米,沟内填土有明显分层,系多次堆积而成,并含有少量兽骨、烧土块和炭粒,同时也出有较为丰富的泥质灰陶和夹砂褐陶。灰坑一般都比较规整,填土多为红褐色,土质很硬,包含物也不丰富。 壕沟2条,全都分布在遗址的南部,G1和G2均呈东西向。其中G1在最南端,横跨T11—T17,沟东上部普遍被东周层破坏,沟内填土分3—4层,有淤积现象。G2南距G1为10米,沟内填土也分4层。这2条壕沟都出有龙山时期的篮纹陶片和磨光黑陶。 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有少量石、骨、蚌器和螺蛳壳。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褐陶、夹砂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夹蚌褐陶、泥质黑陶、泥质红陶等。纹饰有竖篮纹、划纹、弦纹、方格纹等,素面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器形主要有深腹罐、小罐、斝足、豆、瓮、圈足盘、折腹盆、钵、器盖、器座等。石器有石铲、石斧、石刀等。骨、蚌器主要是刀、镰、镞。 西周时期的遗存在遗址的各个部分都有发现,文化层多被晚期破坏,只留下一些遗迹,主要是灰坑和墓葬。 西周灰坑数量不多,以圆形坑为主,出土物不太丰富,其中只在T202H446出有较为完整陶鬲2件。 西周墓葬目前共发现5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内填土多为红褐土,在T36M11填土中还发现一具狗骨架。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并且都有木质单棺,葬式为仰身直肢和仰身屈肢,骨架保存较好,只是M32的墓主人缺失右臂。5座墓葬全部都有随葬品,大多放在头部,以鬲、簋、豆、罐等实用器的不同组合为主,同时也发现有生泥坯制成的豆、簋、三足器等冥器,还有少量长条形蚌饰、小铜饰、玉玦残片等。墓底只是在M32棺底下发现有狗骨架一具。有趣的是,在M11的人骨架上部,特别是胸前发现有大量小螺蛳壳,似为有意摆放。 东周时期遗存最为普遍,分布于整个遗址,出土物也最为丰富。目前发现的主要遗迹有陶窑、墓葬、马坑、灰坑、居穴等。 陶窑共发现8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有Y2、Y3。其中Y2位于T93中部,整窑全形为8字形,通长4.2、宽2.2米。窑的结构分工作坑、火门、火膛、窑室、烟囱。工作坑位于窑室的西侧,平面近似圆形,斜壁,坑壁不甚规整。火门紧连工作坑和火膛,形状为长方形,斜底与火膛相连。火膛平面呈半圆形,与窑室相连的壁均为直壁。发现时,火膛内填满黑灰土及草木灰以及窑壁残块,并出土大量的豆、罐陶器残片。窑顶已被破坏。窑室现存平面形状为圆形,残存上口直径约1.55、窑壁残高约1米。窑壁涂抹有一层细泥,呈青灰色,窑底是平整的青灰色硬结面。烟囱位于窑室的后面,正对着火门,形状为长方形,上口与窑室相接处夹有一大块陶鬲残片,正好将上部围住,下部仍保持空气流通。窑室内填土为浅黄土,夹杂一些烧土块和陶片。 Y2、Y3、Y5、Y7、Y8位于2005JWZCT93、T94、T95内,它们之间相隔不远,从出土层位和包含物来看,大致属同一时期,推测这一片可能是当时的陶窑烧造区。 东周墓葬发现38座,全部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一般不大。墓口至墓底,最深的有5.4、最浅的只有0.7米。葬具为一棺一椁、无椁有棺和无棺无椁,葬式大多数是仰身直肢,也有仰身屈肢,只有一例是俯身屈肢。共出陶器40件(套),随葬器物有鬲、盂、豆;鬲、豆、罐;鬲、盂、豆、罐;鼎、豆、罐;鼎、盆、罐等组合。其中M54是该遗址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墓葬,在它的东部1.7米处还有一座陪葬马坑(MK1)。MK1与M54平行,形状呈长方形,长4.06、宽2.1米。距坑口深0.3米处发现马2匹,头均朝东又昂首向北,侧卧且脊背向南,四肢伸直,南北并列,而北部的一匹压在另一匹的四肢上。从马匹的摆放及其姿态来看,可以确定是死后摆放的。在坑的西部,马骨架的后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但没有发现任何轮舆的痕迹。 东周时期的灰坑数量众多,形状大致可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灰坑内出有不少该时期的遗物,但也有一些灰坑中出有完整的人骨架和动物骨架,另外还发现了加工制作石圭使用后的石料废弃坑。 东周时期的房屋建筑在遗址内还未发现,但也有一些迹象似乎与之有关。如在T13中部②层下发现一块褐色土硬面,呈不规则形,厚约0.08—0.12米,虽然未见墙、灶、柱洞等现象,但推测是被上层破坏的房屋地面残留,并且在T94Y3的工作坑和窑室内都清理出东周时期的板瓦和筒瓦,昭示着当时已经存在用瓦的建筑物,可能是还没有发现或者是这种建筑当时还不太普遍。另外,有相当多的灰坑形制较大,坑壁规整,坑底很平,还有一些与灶有关的迹象。这些应是当时人们居住用的,也可称居穴。 汉代遗存在该遗址中也有发现,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东部,个别探方内堆积有地层,其他的多为灰坑和水井等迹象。值得一提的是T76H197,坑壁上部较为规整,下部外扩成袋状,底部近乎圆形。灰坑内出有2层兽骨,上层距坑口深1.8米,中间的比较集中,也最凌乱,可以分辨出的有2具较为完整的狗骨架和3个狗头骨,其他的骨头相互叠压,分不清个体,北部也有一具较为完整的狗骨架,四周还有零星的狗头骨和牛肢骨、牛肩胛骨;下层兽骨距上层0.96米,较之上层更为密集、杂乱,没有完整的个体,只发现2个马头骨、2个羊头骨、1个狗头骨以及大量的马肋骨、马肩胛骨、马脊椎骨、羊下颌骨、肢骨等。坑内填土中出有不少汉代砖瓦片、饰有花纹的空心砖块和烧土块、蚌壳片,也夹杂有龙山时期的篮纹陶片。 遗址内还零星出有唐宋时期的铜钱和瓷器等。铜钱主要是“开元通宝”、“皇宋通宝”、“政和通宝”、“天禧通宝”等,瓷器主要是碗、碟类,玉璧底,多施黄釉、豆绿釉等。 2005年度的发掘是陈家沟遗址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通过这次大面积的揭露,基本上搞清了遗址的内涵,为下一年度的发掘打下了基础。
承传开宗立派之绝学,为武术界培养一代宗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主题

2656

帖子

555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9
QQ
发表于 2006-7-13 09: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发现关于陈氏太极拳的文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1

主题

738

帖子

987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78
发表于 2006-7-13 16: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遗址是汉代以前的
mitaij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5064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9
发表于 2006-7-13 21: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天下第一喜讯,正象拳友所说,有没有太极文献资料.河南,而且是陈沟出土挖掘文物.这也给陈沟这片太极神圣的土地增添了几分古老的色彩密感.上面出土的象两匹马,还是两只鹿的活化石.太美了,这样的标本价值连城.能否再发此类文物的样品/也让天下拳友以饱眼福.
怀柔太极拥有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