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英雄霍元甲单挑俄国大力士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这个故事的原型,一代武学宗师朱国福反而被人遗忘了……
黄惟林最大的原望是让师傅朱国福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 尽管已经65岁了,但黄惟林看起来仍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一套形意拳打得虎虎生风、刚劲有力。套路过后,立在原地,双手抱拳一收,气定神闲,面不改色。 他是一代武学宗师朱国福的弟子。1956年,黄惟林带艺投师,拜在朱国福门下,没多久,朱国福第二次中风,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黄惟林如今已经退休,和老伴一起开了一家牛尾汤锅店,在水碾一带很有些名气。不过,汤锅店主要是老伴在负责,他把更多的精力却放在收集整理朱国福生平资料上,“我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是,让师傅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并将师傅的精神发扬光大,重震武林声威。”为此,只有小学文化的黄惟林甚至尝试着将朱国福的一生经历写出来,给以后写剧本的人参考,“师傅的人生,比霍元甲更为精彩!”他想通过影视的方式,找回朱国福应有的江湖地位。 朱国福是河北人,但其下半辈子却在重庆度过。 1936年9月,时任长沙国术馆总教官的朱国福经湖南省主席何健向杨森推荐,被卢作孚迎接到重庆,任重庆国术馆副馆长。解放后,他进入重庆大学,成为我国首批武术教师,并担任全国武协委员、重庆市武协主席等职,直到1968年病逝,终年78岁。 单挑俄国大力士 朱国福成名于上海。 1915年,24岁的朱国福受形意六代鼻祖李存义的重托,护送当时总统黎元洪的顾问周善培从天津到上海,押了33件行李。到上海后,朱国福留了下来,做了7年护院,然后到上海武德体育会当教员,很快,被提升为总教官。而后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霍元甲,当时也是上海武德体育会的一名教员。 1923年8月,俄国大力士裴依哈伯尔在上海法租界设下擂台,单挑中国武林高手。预定设擂12天,前面连续9天,中国无数民间高手前往挑战都败在其西洋拳下。裴嚣张至极,公然叫嚣中国是“东亚病夫、不堪一击”。一时间,整个上海群情激愤,却又无可奈何。 8月12日晚,刚从外地回来的朱国福提出挑战,却被公证处阻止了。两人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上,朱国福身高1.70米,体重60公斤,而裴依哈伯尔身高1.9米,体重90公斤。朱国福坚持要挑战,还立下生死状:生死有命,死伤自负其责! 按照西洋拳击的规则,6个回合定胜负,倒地10秒内不能站起来者为输。 第一、二回合,双方都战了平局。 此时,朱国福也开始心慌,“如此下去,体力耗尽,难免会被对方一拳击中。”据黄惟林介绍,他师傅开始思考裴依哈伯尔的命门在哪里,“心脏部位一直没有击到,是不是在这里呢?”朱国福决定试一试。 第三回合开始没多久,朱国福有意卖了一个破绽,等裴依哈伯尔全力向他扑来之际,他出其不意地一拳击向对方心脏。裴依哈伯尔大吃一惊,面露惊恐之色。朱国福一招得手,心头暗自高兴。 第四回合,朱国福如法炮制,卖一个破绽,然后积全身力量,一记崩拳,犹如山崩海裂之势,重重地击在裴依哈伯尔心脏部位。裴轰然倒地,口吐白沫,在规定时间内再也没有爬起来。 夺魁国考第一名 1928年10月,全国600多名武林高手荟萃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进行武术高考。这是20世纪惟一的一次国术考试。 当时,朱国福与弟弟国禄、国祯已经蜚声武坛,人称“朱家三虎”,都参加了这次考试。 考前,有好事者指着考场边的石狮子开玩笑,“若谁能举起这只石狮,武举非他莫属。”朱国福也不多言,走过去双手握住狮腿,用力一提,石狮拔地而起,然后向上一挺,将石狮高高举过头顶,围着考场转了一圈。 众考生大惊,要知道,这只石狮起码有上千斤重。当场,就有很多高手掂量出自己的实力远远不如朱国福,自动退出了考试。 后来经过筛选,前15名进入了决赛,朱家三虎都在其中,朱国福排名第一。 正式决赛时,朱国福以擂主的身份,等待其他考生的挑战。在前面的比赛中,大家已经知道了朱国福的实力,自知并非他的对手,上台以后,一句“大哥,轻一点哟”还没有说完整,就被他打到了台下。 从第一个挑战者上台,到最后一位挑战者被打到台下,前后只用了5分多钟。“全部是一招之内解决问题,”黄惟林回忆起师傅当年的威风,本来平和的脸上,眼里放出灼人的光芒,“这就是内家形意拳的特点:不招不架,一招制敌。”据他介绍,形意拳的特点是“形无形,意无意,无意当中是真意”。 夺魁以后,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亲赠中山服、龙泉剑给他,并题“爱人如己”四字予以奖励。 第二年,由于冯玉祥与蒋介石闹矛盾,冯自行回山西去了,由冯一手创办起来的南京中央国术馆尽管有冯手下的三员大将主持工作,但内部分裂在所难免。于是,当时的副馆长张俊洁准备整顿国术馆,找到朱国福做了三天三夜的工作,终于说动他出任中央国术馆的教务处长。 力战日本武士道 随之,朱国福跟随中央国术馆馆长张自江组织的7人考察团,到日本考察其武士道精神。 期间,日本多名9段搏击高手向朱国福挑战,往往都被他在一招之内打翻在地。日本人不服气,提出拼刺刀,当时日本的刺刀术在全世界排名第一。日本人全身防护,如临大敌。而朱国福却艺高胆大,连面罩也不戴。日本人大惊。朱国福轻松自若,放出豪言:若有什么后果,自行负责。 就这样,朱国福又连挑几名日本劈刺高手。日本人彻底服了,高薪聘请他留下来当教官。朱国福大义凛然:我是中国人,我不能教日本人用中国功夫来对付中国人! 考察期间,朱国福已经洞察了日本人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在日本的小学,他看到老师将苹果切成四瓣,然后给每个小朋友发一瓣。小朋友们吃完一瓣以后老师问:“你们还想吃吗?”小朋友齐声回答:“想。”这时,老师就会抓紧机会教育:“这些苹果都是我国的,可是被中国人抢走了,你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到中国去拿回来。” “这是在为战争作思想和舆论方面的准备!”回国以后,朱国福赶紧将在日本期间所见报告给南京政府。后来,日本正式侵略中国时,南京政府已经有所准备,与朱国福他们的考察报告也不无关系。 为了以武报国,朱国福还研制了一种结合棍、刀、剑、枪等四种兵器特点的组合器械,并编写了一套教材,成为中央国术馆的必修课之一。 为了对付日本的劈刺,他将中国传统的大刀改良,重新编写了一套刀法,在中央国术馆广泛传授。这就是后来国民党抗日军队和共产党抗日军队里使用的刀法。 在冯玉祥将军的要求下,朱国福帮助其训练“大刀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传遍中国。。(时代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