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5月11日星期日 23:48:41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930|回复: 22

太极拳教学: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复制链接]

534

主题

2480

帖子

6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67
发表于 2007-7-22 12: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唐中华跟我讲,有个网友看到我那篇《阴阳特性略说》的大幅文字后在那里慷慨激昂,说与其花这么多时间去讲阴阳特性,倒不如为大家指导一下拳架中“起式”的阴阳变化,岂不更为实用。
老农听了,哈哈大笑。

授人以鱼,何如授人以渔?
老农要说给大家的,不仅仅只是个简单招式套路。更重要的是要让你明白这个招式为什么要这么练?这个套路为什么要这么编排?这个心法到底有何种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学拳初始先一式一式的琢磨体会,再一路一路的体悟拳势之变化运转,精妙大美。
待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要跳出太极拳圈外再学太极了。
先平面的学,再立体的学。
先是躺着的太极拳,再是站着的太极拳,然后是跑着的,飞起来的,排空御气而去的……

老农的目的是要让大家不但学好学会太极拳,
而且还要懂得并完全有能力、完全有条件、完全可以很轻松的创造太极拳。
不但要拳练的好,而且还要懂得融和于太极大道,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也变得非常快乐圆满起来。

“起式”的阴阳变化很简单,只要略有心得的老师同学都了解。老农思考问题的方式,一向习惯于按轻重缓急来排序,所以基本上不谈这些东西。

承传开宗立派之绝学,为武术界培养一代宗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主题

2480

帖子

6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6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创编一个套路很容易,但你必须赋予它灵魂。只有赋予它灵魂了,它的生命才会永存。

我们今天看到,社会上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新编套路,轰轰烈烈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惜能够真正普及开来,扎根于民间的并不多。所以就常常很搞笑的“眼看它起高楼,又看它楼塌了”,这都是缺少“灵魂”的缘故。

也因此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太极图说》、《阴阳特性略说》、《五行鬼吼》、《八卦象数杂谈》等文章的缘故。
事实上这些文章都是有突破的,提出来的都是精髓所在,其中任何一篇皆隐藏着大道之理和10来个功法,既能独成体系,又能协同作战。

承传开宗立派之绝学,为武术界培养一代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主题

2480

帖子

6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76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1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昨天在论坛上发了《闲谈站桩》上半部分之后,
结果一整个下午都在“花时间”坐立难安,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终于惊觉原来虚度光阴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学问。

《闲谈站桩》中所提到的一些观点,其实在我早前的一些回帖中也都有提到过。把这些语丝都整合到一个

主题下面发表后,忽然就想,自己是不是有些张扬了?

拳架套路当然是很重要的,这一点老农从不否认。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没有数万遍拳架的积累是不能豁然贯通的。
老农虽然年老体衰,平时三分练而七分养,在拳架上一直不甚用功,
但每天都会坚持盘上至少四到六趟架子。

行拳时身心合一,反复体会招式中的意气运化,在重复较多的招式(比如单鞭)与不同的招式连接时,更是沉醉于其中阴阳流转和招式的多用。
每次练完,都会觉得心定神凝、中和沉稳、全身圆融。
再接着进行站桩或者静坐就能够很容易的进入一种精气神浑圆,天地人合一的状态。

那为什么还强调内功桩呢?
因为那是一生的基础。
参天大树再高再大,无根也朽啊!

承传开宗立派之绝学,为武术界培养一代宗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235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01
发表于 2007-7-22 14: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这个道理我是懂的,我也经常应用这个故事去教育那些懒人.如炒股,有很多人都会说:我给你钱,你帮我炒吧!这时我就会把这个故事给他讲一遍.没想到老农把这个故事在这里应用更是一绝!好好好好好好!!!!!!!!

珍惜生命而学太极拳,以练太极拳的心态去炒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主题

2656

帖子

555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9
QQ
发表于 2007-7-22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师兄讲的不错,六师兄也是高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770

帖子

58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37
发表于 2007-7-22 15: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不好理解的,老农你还是上UC给我们直接讲吧,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867

帖子

44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08
发表于 2007-7-23 23: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拳初始先一式一式的琢磨体会,再一路一路的体悟拳势之变化运转,精妙大美。
待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要跳出太极拳圈外再学太极了。
先平面的学,再立体的学。
先是躺着的太极拳,再是站着的太极拳,然后是跑着的,飞起来的,排空御气而去的……

我要转帖十万张,金之本色在于光明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1264

帖子

746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67
发表于 2007-7-24 0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央视《生活》栏目有一个宣传语是“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我要说练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练拳,太极拳尤其如此。老农说的“学拳初始先一式一式的琢磨体会,再一路一路的体悟拳势之变化运转,精妙大美。”岂不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典范?

以丹田为核心,时时保持中正松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235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01
发表于 2007-7-27 10: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拳初始先一式一式的琢磨体会,再一路一路的体悟拳势之变化运转,精妙大美。
待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要跳出太极拳圈外再学太极了。
先平面的学,再立体的学。

这就是学拳之精要也!

正因为如此,初学者没必要化很多的钱去找名师学套路。学拳要慢慢来,急不得

珍惜生命而学太极拳,以练太极拳的心态去炒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235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01
发表于 2007-7-27 1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没有数万遍拳架的积累是不能豁然贯通的。
老农虽然年老体衰,平时三分练而七分养,在拳架上一直不甚用功,
但每天都会坚持盘上至少四到六趟架子。”

在凡人看来每天都会坚持盘上至少四到六趟架子,已经是很用功了。高人的标准就是不同

珍惜生命而学太极拳,以练太极拳的心态去炒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51L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