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显林 文章来源:《武魂》
由于时代的变迁,多种拳法相应产生了。本身这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做法,但有些人在编创自己的拳法当中。贬低前人抬高自己。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任何拳法传播至今。必有其独到之处,否则便无法流传。古老的拳法应该是后人研究、探讨的对象。就我本人而言,始终定位在整理者,而不是发明者。近年来总结了一套太极拳的修炼体系,很多内容是前人的经验结合自身体会总结而成的。换句话说,这是对过去内容的重新整合,传统的拳法内涵并没有变。它是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要按拳法每一步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需要训练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太极拳素以养生、技击名世,对于拳法如何养生,延年益寿,太极拳有自己的训练法则。因为谈养生太极的人太多,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就技击而言,太极前辈们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近现代的习练者。真正能发挥太极拳技击特点的不是很多。我曾向一位老师(现已故世)请教过,他回忆当年在南京国术馆,国术考试前二十名选手所报的习练拳种,没有说自己是练太极拳的。当时太极拳在全国也非常盛行,不知这时太极名家的弟子们都到哪里去了。这种现象实际说明,太极拳从技击与养生两面全方位的继承和发展,起码在那时,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在此我特别要向喜爱太极拳的读者强调,请不要把同门训练的推手作为技击的体现,推手和技击完全是两种概念。有人说推手就是技击的慢动作,我认为不然,推手只是太极拳训练的基础之一。
技击是什么概念?古人称为“搏杀”,每一个动作都关系到生死存亡。而训练技击是切实可行的,可根据技击所需要的各种素养,决定该练什么,不该练什么,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要有一个选择。做针对性训练,一切为了实现技击的目的服务。学习者,依据这个系统,可以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我整理这套太极拳修炼体系的初衷。
那么,太极拳修炼体系是如何处理不同社会需求的呢?
当今社会具有快节奏、高效率的特点,许多人不可能一天抽出五六个小时的时间训练太极拳,但是又想在短时间内具备防身自卫的本领,如果按照常规训练方式来讲,一年也只能把基本的套路和套路的要求掌握,技击根本谈不上。因此针对这个群体,就没有必要先从盘架开始了。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着眼于技击,进行各种素养的训练,系统地训练一年,发挥技击的水平并非难事。
有些人的心愿是全面继承。对这个群体来讲,就要强调练“明白拳”。首先要了解太极拳每一个层次的基本划分。每一个层次能达到什么效果?每一个层次如何去验证?每一个层次的具体训练方式、方法是什么?每一个层次是否环环相连、学有所用?每一个层次是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是否和前人的经典之作相符?每一个层次老师能否演练出来?等等。要使学员切身能够体会到.只有吃了盐才知道盐的味道。体会到拳法的内涵才能够依法而练。练拳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鹜远。 下面谈一谈这个太极拳训练体系的具体内容:
太极拳的训练体系是一套系统工程,主要分两大部分:自我训练和实战训练。
自我训练主要针对太极拳攻防转变,其中包括基本的单势训练,是训练间架结构,运行路线、速度及劲力的发放,拳法的变化,包括各种功力、辅助训练、身法、步法、手法、精神、意识、气血等方面综合训练。这个过程大约半年到一年就可以了。
实战训练主要是在实战运动当中通过老师及陪练,让学生懂得如何寻找空挡,如何适应对方的节奏.如何体验自然本能的反应,在抢点夺位、角度、距离感等方面得到训练。这是通过老师及陪练带出来的,而不是瞎打,需要老师来把握火候,就是所说的“喂招”。实战训练是要打活,而不能死练,是在双方变换当中训练的。至于这种太极拳训练体系的好与坏我不便说,因为并非凭想象的“好”以及配套理论的“高”就能让社会接受,最终还要靠实践才能验证。我前些年一直属于整理阶段,今后我想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培训方面,争取能培养出敢于实践、能够实践的人。事实才能说明一切。
从技术层面上讲,这个训练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一、主要靠老师的传授基本拳法的训练。拳法在每一个层次训练要求都有不同,都有针对性;
二、拳法和技击中的心理素质训练。这种心态是致关重要的;
三、身体素质训练。包含体力、体能、速度的转换(这是高水平当中必备条件);
四、综合训练。自然反应的训练,角度、速度、距离感的训练,以及身法、步法、发力、承接、转化的训练;
五、推手、沾手、接手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太极拳要求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种综合性的体现就在这三步训练中,即可达到。
六、陪练。陪练是非常重要的。绝对不是两个人在一起乱打,而是老师作为陪练,给学生留有空,让学生学会自然寻找空挡。陪练可以运用各种风格的技击方式.让学生去适应各种技击的方式。老师运用多种节奏,让学生把自身所学溶入其中,这一步训练是技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技击。在技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某一个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它环环相扣,使它学有所用。
作为现代人,这套训练体系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特点,它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我整理这套训练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搁置争议,直入主题,采取缩短教学日程,浓缩化培养的模式。
学习整个训练体系只需要十八个课时,就可以掌握从练到用,实现练用合一。训练基本分三大阶段:
第一大部分十二个单势进行针对的训练,运动的间架结构、轨迹要符合太极拳技击的实际,通过这种更有效地训练太极拳技击理念、技术的模式,于各个技术的相互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太极拳技击的基本的规律。
第二大部分是训练如何掌握这种技击的基本规律,如何在实际运用当中,在动态当中抢点夺位。掌握距离、手眼身法步在实战中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无规律的,随势走势的,决不能被人为的招式迷惑,各种训练都要从符合技击要求出发。
第三大部分功力训练。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虽然十二式对功力有一定的帮助,但不是针对性的功力训练,本阶段将采用专门的功夫来全面提升功力,并且训练动态下的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