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金秋,我第三次到陈家沟采访。温县一位友人说,陈家沟有一位农民拳师,叫陈梦松,既是陈长兴的后人,又是一代宗师陈照丕的直接传人,建议我去采访他。我想,陈家沟太极拳名人见诸报刊的、名扬中外的已有不少,难道还有“未挖掘的”?我对采访对象的要求很高,即一定要是正宗的传人,并且是实实在在的拳人。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8月14日上午,与《精武》杂志主编田文涛、《武当》杂志副主编高飞一起在陈家沟杨露禅学拳纪念碑处见了陈梦松。我们一起看他演拳,只见他行拳柔和妙曼如行云流水,刚从柔出似飓风疾扫。田主编说:“这是我所见到演练太极拳最好的。”高副主编说:“从他练的拳看出他是正宗的传人。”我对陈梦松采访结束后,感到他不愧为太极圣地陈家沟的一位代表人物,虽然他现在还默默无闻地在太极拳的领地上耕耘。
13岁那年,他请陈照丕教他珠算,陈照丕却教他拳
陈梦松(字小松),1944年出生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按宗族传递,他是正宗的陈长兴传人。陈长兴→陈耕耘→陈延年(大儿子)→陈登科(二儿子)→陈照塘(大儿子)→陈秋雷(大儿子)→陈梦松(大儿子)。陈秋雷(又名陈克让)在陈梦松小时候教过他陈式太极拳,但只教单式基本功,未串成套。
1957年陈照丕回陈家沟省亲,住在大侄陈秋雷家(陈照丕是陈梦松祖父陈照塘的胞弟),陈梦松知道二祖父很有知识,饭后便拿着一把算盘,走到陈照丕跟前说:“爷爷,你教我算盘吧,让我长大后好谋生。”陈照丕看着长得敦实可爱的小梦松,沉吟了一下说:“不学算盘,爷爷教你家传的太极拳。”当天晚上,陈照丕就开始教陈梦松太极拳。陈梦松回忆说:“我是陈家沟第一个跟他学拳的。”
陈照丕是中国太极拳界的一位传奇性人物。《武林》杂志载文述:“旧社会,由于封建制度和宗族观念,陈式太极拳有严格的清规戒律,因此练拳者多,得道者少。加上政治腐败,兵荒马乱,到解放前夕,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已经濒临中断的边缘。多亏老拳师陈照丕,才使太极拳中兴起来。”(《武林》1987年第7期16页)他在1935年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汇宗》一书《自序》中说:“余少习拳术,稍窥门径,嗣以远游经商,未得专纯研练。民十年归里,复续前业,经延照公(耕耘的二陈氏太极宗师陈照丕儿子。世系为陈耕耘→陈延照→陈发科(福生)→陈照旭→陈小旺。——作者注)品三公及福生季叔指示。略有进境,愧鲜心得。”
他1921年回陈家沟,7年后通过过去外出经商时关系人的介绍,与陈发科一起到北京授拳,后又应邀赴南京授拳。抗日战争期间,陈照丕在抗日将领范庭兰部当武术教官,教战士大刀。全国解放后,他是国家武术协会委员。由于各种原因,解放后陈家沟的太极拳青黄不接,名家均不在乡,陈发科在北京,1957年去世。陈照丕在开封黄委会供职,由于 朝代的原因,未公开传拳。陈照丕清醒地看到,陈氏祖传拳艺在陈家沟将有失传的危险,于是想告老还乡居住,教一批后人,继承陈氏拳业。他见到陈梦松小小年纪,有思想,机灵聪明,所以当即决定教他拳。
陈照丕地里的活80%是陈梦松干的。
陈梦松说:“我敢说自己得到二祖父拳艺的95%以上。”
1958年,陈照丕告老还乡,开始在村中授拳,陈氏后人、村里的干部都来跟他学拳,其中有陈小旺、陈正雷等人。陈梦松在世系上比陈小旺、陈正雷小一辈(陈正雷是陈照塘四弟陈照海的儿子),但年纪比他们大。陈照丕的直系亲属不在陈家沟,每月两夫妇只有16元生活费,生产队给陈照丕一些地,地里的活几乎由陈秋雷包揽了。陈梦松长大后,把父亲照顾陈照丕的担子接了过来。他说:“二祖父地里的活80%是我干的。”由于陈梦松勤劳能干,学拳也聪明,深得陈照丕的喜爱。
陈照丕从退休回陈家沟到1972年去世,共在陈家沟生活了15的。此间,陈梦松一直跟他一起生活。在陈照丕的严格要求下,陈梦松下苦功练习他传的拳。他回忆了当时跟陈照丕学拳的情况。陈照丕教拳时,先在房子里示范一个单式的动作,讲解练习的要领方法,并问:“记住了吗?”如果记住了,就叫他到外面练习,练个把钟头会了,或有什么疑难问题再回房问他,熟练了一个动作再练下一个动作。就这样一个一个动作正规操作、正宗训练,陈梦松用三个月的时间学完了陈式太极拳一路,以后逐渐学了二路炮捶、单剑、双剑、大刀、枪、扎四杆、粘枪等。
开始学拳时,陈梦松年岁小,只知道自己是陈家后人,应该学好陈家的拳,慢慢长大了,知道要继续祖国武术文化的宝贵遗产,并要将它发扬光大。认识的提高也给了他练拳的动力。他练拳很刻苦,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到陈照丕处练拳,练二个小时,吃完早饭下地干活,中午稍事休息又练,晚上练几个小时,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生活很苦,但他下足了苦功。陈照丕对他也十分钟爱,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为陈式太极拳的继承人。
陈梦松对陈照丕的敬重已超越了祖孙关系。在“文革”岁月里,陈照丕70多岁,头戴四顶“帽子”,经常晚上到大队“受训”,只要没有特别的事,陈梦松总是在屋外等候接他回家。陈照丕怕陈梦松受连累,对他说:“小松,你来接我时一定不能让别人知道。”梦松说:“爷爷,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回家后陈梦松还要问长问短,安慰他那颗充满痛苦的心。陈照丕在原来亲近他的人疏远他的情况下,陈梦松不顾一切地保护他,他深深地受感动了,他传陈梦松的拳也超越了长辈、晚辈与师徒的关系。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陈梦松得到了陈照丕的正宗传授。
陈梦松非常喜欢看陈照丕练拳,他说:“二祖父练拳,手眼身法步,虚实分明,一动没有不动,一静没有不静。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周身平衡。由内到外由根到梢,一处到无处不到,用炉火纯青来形容还不够准确,简直出神入化了。”他常常在陈照丕练拳时,也不自觉地动起来。了解陈家沟太极拳传递情况的人都知道陈梦松跟陈照丕的时间最长,都喜欢看陈梦松练拳,都知道他得了陈照丕的真传。一些见过陈照丕练拳的内行人称赞说:“陈梦松的拳是陈照丕的活化石。”
由于悟性很高,陈梦松常常将陈照丕所传和自己悟到的真谤用笔记下来。1984年,他将自己撰写的《陈式太极双股剑歌诀》、《单剑歌诀》寄《武林》杂志,发表在第11期上,这是陈氏后人较早将自己的练拳械体会见诸媒体的。
陈梦松回顾自己跟陈照丕学拳的过程时说:“我敢说自己得到二祖父拳艺的95%以上。”这可能言之不过。 他想拿老师一下,不知怎的一下被打在门上,他悟到了打手要诀学拳的人,学了一段时间后,都在捉摸拳的使用价值,陈梦松也一样,他练拳有年,但不太了解拳的使用。有一天,学完拳后,大家跟陈照丕一起吃饺子,有人说:“梦松,你敢拿老师一下吗?”陈梦松被大家一激,走到老师后面,用一只手按住老师的肩膀,说:“二祖父,我这样拿你,你怎么办?”他的声音未落,只听陈照丕“哼”的一声,自己已被“砰”的一声摔到门上。这一下,陈梦松悟到了很多。
据说陈家沟祖传的训练方法,就是苦练拳架,按正宗的家传练法练上10年8年,不讲推手。“拳打千遍,不打自转”。千遍万遍多多演练功到熟时巧自生。拳练到相当时日,有一定的功力了,经老师一点化即明用法。陈梦松挨陈照丕“打”了数次以后,他明白了套咱中的动作都含有技击意义。他想,二祖父打他时的动作,在推手训练中是没有的,而在实际操作中二祖父全身的部位都能随时作出反应击人。可见,练到“自转”的程度,就随时能使用。
从此以后,他练拳更勤,碰到有人找他较技也不惧怕挑战。
1972年6月,陈照丕与陈梦松一起率队参加河南省全运会,有一位颇有名望的拳师找上门来,对陈梦松说:“我双手抓你一只胳膊,看你如何化解?”陈梦松伸出一只胳膊,这位拳师一抓一采,陈梦松在对方将动未动时,一肘将对方击在床上。陈照丕看着不自禁地说了一声:“好!”
陈梦松深明太极拳的练习程序,他教人拳时总是先教人架子,他认为一个人认真练习太极拳架子是最主要的培根工作。他说:“根深才能叶茂。我教拳时努力做培根的工作。”但是有一些跟他学拳的不这样想,未学多长时间拳架就想学推手,有的甚至通过试手来考老师的技艺。有一次,陈梦松郑州教拳,一位学生说要请他到家 吃饭,到他家后学生并未立即做饭而是泡上一杯茶,说:“陈老师,我不懂推手,想请你教我推手。”陈梦松心知此人想试自己功夫,不与他推推手是不行的了。他们一搭上手,对方就有备而发,上用双手拿,下用脚勾,想将他击倒。陈梦松在他未完成动作时,轻轻一按,将他打出老远。陈梦松说:“外出授拳,如果搭手就败,就无法立足。与人搭手等于交手,100个人与你推手,虽然99个人都给你推败了,但是不小心却被百分之一的那一个推了一个都不妥。所以教拳、推手都不可大意。”
20多年来,他到过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山西、广东等地教拳,接待过不少海内外拳人来访或求学,很受拳友的欢迎。
为保护陈梦松,陈照丕不惜牺牲;
陈秋雷舍身跳井救护
1972年,对陈照丕来说是难过的日子。由于他的出身、经历,不断产生麻烦事。有人告发陈梦松要帮陈照丕要回土改时被没收的房子,专案组人员逼陈照丕写材料揭发陈梦松。陈照丕见自己的大侄孙才二十多岁,还没结婚成家,受自己株连,将要毁掉前程,心如刀绞。又想到自己已届81岁,余日不多,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的陈梦松不受牵连。经过苦苦思索,一代英豪无回天良策,只好出轻生下策。他默默无言地走到一口水井旁,纵身往下一跳。
陈秋雷听到二叔跳了井,赶忙跑来,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也往井里跳,要救护自己敬重的二叔。在众人的帮助下,陈秋雷从井中将陈照丕救了上来。陈照丕生命无虞,只是腿受了伤。经过医治,尚无大碍。
经过此次变故,那些要陈照丕告发陈梦松的人对“翻案”一事也不了了之。以后陈照丕多次对自己的家人、亲近的徒弟、学生说到此事,对陈秋雷、陈梦松这两位侄、孙非常感激,对陈梦松更加爱护有加,授拳、表演、出席有关会议都带上陈梦松。陈梦松在陈照丕身边也得到更多的拳的直接传拳。
后来陈照丕去世,陈氏后人给陈照丕立碑。是时,陈秋雷已去世,碑上未刻上陈秋雷的名字。陈梦松在族中要求在碑上补上自己父亲的名字,陈氏后人一致同意,在立碑众人的名字上方刻上“陈秋雷”,并在名字上刻上四方框,以纪念陈秋雷舍身救护陈照丕的功绩。
陈照丕对梦松说:“我练拳练到何时止?”
梦松说:“爷爷应该继续练,你可以活到100岁。”
1972年春,陈照丕应邀去郑州教拳,不久,村里来通知,要陈照丕回家训练学生参加省运动会,陈照丕从郑州赶回陈家沟教学,陈梦松负责培训。
运动会过去,郑州的学生又要请陈照丕去教拳,陈照丕见自己年事已高,就把爱孙梦松叫到家里,对他说:“小松,我写个信给郑州的学生,由你代我前往郑州教拳。”他将信交给陈梦松后,似乎还有话要说,两人相对无言了一段时间,陈照丕说:“小松,爷爷不中了。”梦松惊愕地问:“爷爷,你说什么?”陈照丕语气沉 重地说:“我练拳,生命还可以延长,但练拳到何时止?不练拳生命就终止了。”陈梦松急忙说:“爷爷你才81岁,你应该练拳,可以活到100岁,你的生活、吃饭的事由我来管。”陈照丕感激地点点头说:“你去郑州代师传艺,安心教好拳。咱们后会有期。”得到陈照丕信任,能代他传艺的在其后人中只有陈梦松一人。
1972年12月30日,一代宗师、陈氏太极拳的中兴者陈照丕与世长辞。陈梦松闻噩耗从郑州赶回陈家沟,做了一个最好的花圈敬挽自己的长辈、恩师。陈梦松一家及陈梦松的弟子也在陈照丕陵园立了一个碑,以志纪念。
此后,他继承陈照丕的遗志,南北授拳。他教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一些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如河南省委组织部一位部长也跟他学过拳。
陈梦松按陈家沟世第排列是第二十世后人,但他的拳艺是十八世宗师陈照丕所传,他是一位实实在在得到陈氏太极拳真传的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