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著:朱飞飞
地址:西安市朝阳门--由外往里走右约30米--见一胡同走约20米--左手边一胡同--一家属院--五单元四楼--左手边门既是。
采访目的:了解老一辈拳师逸事 发扬陈家沟历史文化 为下学期教学作准备。
采访时间:2005年7月14日
采访内容:陈立清大师自己学太极拳逸事(为何学太极拳,几岁开始,初感受,练习中事宜尤其是挑战之类,和其他拳师一起的事情,文化大革命事宜 包括太极拳受到的迫害 陈照丕所做的保护工作,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现代大师当时学拳始末,陈家沟与周边村落相关联络所发生事情,陈大师在陈家沟时所发生大事记。其他大师之事。
和蔼可亲、神采奕奕的陈立清大师
早上九点三刻按照陈新喜给我说的实在不能称作地址的地址我很顺利的找到了陈立清的家,一个很普通的小区里面,四楼,一敲门,很快有一位大约50多岁的阿姨给我开了门,我问,这是陈立清老师的家吗?“是啊”然后就听见一个很有力的声音在说,‘进来进来,谁啊?’我就看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不用猜我也知道这便是我要找的人了。心里免不了一番激动。我用最快的速度介绍了我自己和我此行的目的,陈老师的知我是她的家乡来人以后很是高兴,很快便和我谈起她的事情。
陈立清,小名金平,女,出生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十九世嫡亲传人,是陈氏家族里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其祖陈春元,其父陈鸿烈,陈氏十七氏陈发科为其四爷,皆是一代太极拳大师。陈大师今年已经87岁高龄,和我说话的时候仍是声如洪钟,铿锵有力,很难看出已是近九十高龄的老人了。
陈立清大师7岁开始练习陈氏传统太极拳小架,14岁开始在温县读小学,上了三年小学后就独自到开封去考中学,开封那时还是河南省的省会,陈立清到了以后报了好几所学校,初试都过了,但是复试却一个也没有通过,刚强的陈立清就想轻生。那时的开封龙亭有两个湖,杨家湖和潘家湖,传说杨家湖是杨家将的湖,湖水很清,传说是潘金莲所投的湖水却是混浊不堪,陈立清就想了想投了杨家湖。如果那时不被相救,太极拳界是否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呢。很幸运,陈立清被一个也在杨家湖边彷徨的同学救了,原来两人为同样的事情伤心,两人因为陈的轻生都豁然开朗,结成学习对子,为上中学一起努力,后来二人都考入开封的北仓女中,一所私立学校。后来七•七事变,陈立清参加了抗日救国队,到农村宣传。其中陈在学校时有一次英语考试考了0分,伤心和愤怒使她哭了整整一天,陈立清也许天生就具有那种习武之人的刚强与坚韧,第二天,就开始努力补习英语。成绩上升的很快,连老师都吃惊,这个小小弱弱的女孩子怎么会进步这样快,在一次考试中陈立清答的非常好,老师当着全班的面给了她A++++,四个+,最高的成绩。讲到这时陈大师特意停下来告诉我说‘这个你要写下来!’那神情淳朴的像个孩子,对我触动很大。现在的现实让我们这一代失去了许多,保留下来的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其父陈鸿烈也是太极拳界的一代大师,但是经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没有留下什么资料,我们就只能靠现在还在的老人来传说他们的事迹了。在陈家沟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小名,很多时候你问知不知道陈鸿烈,可能不会给你答案,但如果你问知不知道同来也许就让你找到。陈鸿烈小名同来,陈氏十八世,陈立清是他唯一的孩子,陈鸿烈是在娶他第三个媳妇时才有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孩子的,陈鸿烈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家里的人一个个急的要命,后来其养父母到温县北面太行山的一个庙里求了一个娃娃,才有了陈立清,不过这个以后成长为太极拳极少的女大师比别人多长了一个手指头。家里的人说这是胆子大的象征,事实上真的如大人们所料。
小时候的陈立清是非常调皮活泼的,偌大的家里也就她一个孩子,特别受宠,于是她的调皮得到无束缚的发展。就现在陈家沟的老人对她的调皮事件记忆犹新,95年回陈家沟时那些老人们相见都还是泪流满面的叫着“小金平回来了,马皮靴回来了”。陈立清小时候冬天要穿破四条棉裤才能度过并不漫长的冬季。现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对面的陈立周家原来有一个很大的皂荚树,那就是她经常爬树的地方。陈大师回忆说那个时候如果谁家的小鸡啊小鸭啊狗啊红薯啊不见了,大部分都要找陈鸿烈去解决的,那时她应该是令人头疼的孩子。
1928年,陈氏十七世陈发科应邀到北京传拳,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传统的陈氏太极拳才逐步走向社会的。在陈发科要前往北京的前天晚上在陈家祠堂祭祖并与徒弟告别,还有表演,陈立清很想去看,但是年龄太小,门口的守门不让她进去,这些都难不到被陈家沟称为马皮靴的陈立清。祠堂的东边有一个紧靠墙的树,陈立清就轻手轻脚的爬进了祠堂。进去后没地方藏身,看见放满供品的供桌就钻到了供桌下面。陈发科在这见屋子演练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发力动作呼呼生风,祠堂用来照明的烛火都在摇晃,当时祠堂的房子是土房上瓦,陈立清回忆说,当年发科爷一震脚那五间的大房土往下掉。还有一个好像是新学生吧,要试试发科爷的功夫,结果被打撞到墙上又重新弹回来。陈发科演练结束后双手一背说:出来吧。陈立清不知道是怎么发现她的,乖乖从供桌下爬了出来。结果被训了一顿让她回家。在第二天,族里的人到祠堂来时却发现祠堂里关公的红胡子不见了,一起想到了陈立清,就到陈鸿烈家去找人,陈立清也不赖皮,告诉他们说是她弄的但胡子不在她这里,被她藏在老关爷背后的洞里了。 其母要打她,被陈鸿烈拦住说,不问为什么就打?不公道。问陈立清,原来是那天她在祠堂时守门人不但不让她进大殿还吃油条不让她吃,为了报复就一气之下做了坏事。父亲听了解释后哈哈大笑,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它们一起构成了陈立清快乐的童年时光,对她以后有开阔的性格积极的心态,和对太极拳练习心境都做了基础。
陈鸿烈比他的女儿大了整整37岁,从后来的叙述中我也判断不出陈鸿烈究竟是一个开明的父亲还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家长呢,也许这些都已经不是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女儿找了比较满意的丈夫。
在那个时代十岁订婚是比较正常的,虽说陈立清订婚比较早,但她二十三岁才完婚。陈大师问我:“你有没有对象啊?”我说还没有,陈大师接着说,现在还小,不要着急,别看我老了,但我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婚姻我知道什么才是幸福的。陈大师的爱人是离陈家沟不远的北平皋人,姓原,不幸的是就在今年的三月份不在了,不知道那段时期陈大师是怎样度过的,虽然后来陈大师比较轻松的说了这件事情,还有她乐观的观点,但我总觉得那段时间一定不像陈大师讲的那样淡然。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到了吃中饭的时间,我原来是打算中午回到在西安的同学那里,下午再过来的,陈大师知道后马上就说:“你是我老家来的就是我的家里人,自己的家里人怎么能到别人那去吃饭呢?今晚也不要去了,以后也不要去了,就住在这里,我教你练拳。保姆已经给我们做好饭了,走!”我只好打电话给同学说明情况。中饭很简单,就像在陈家沟的普通中饭一样,面条是手工的,菜是时令的青菜,这样的饭菜马上就给我一种强烈的家的感觉,我很久都没有吃到这样的饭了,在上海从来没有见到过。饭中陈大师问我你是多少世的啊,我回答说是二十一世的,老人就笑了说,那你还得叫我老姑的,哈哈。那顿饭我吃的很多很轻松,因为那种家的感觉,因为陈大师那种亲切。
中午稍稍休息后陈大师给我正老架一路的架子,平时练习时比较偷懒架子有些高,挨了批评,不过心里高兴异常,夏日的西安是酷热的,一遍老架一路十四分钟,我就全身湿透了,这时我才注意到这样炎热的夏天这个连风扇都没有的屋子里陈老师都没有出汗,我好奇的问了心中的疑惑,陈老师像要告诉我一个天大的秘密的样子要我把耳朵伸过去说,那是因为功夫练到家了。说完自己先笑了。
下午我们就接着说以前的事,从上午到下午包括第二天的采访,陈大师对我说的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我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追随者,虽然我的一生都没有入党。”“爱情是纯洁的。”我可以从那说话的眼神中读出老人是有怎样一颗淳朴的心啊!
在陈立清结婚的事情上,还是比较新式的,在夫家催了几次后才于陈立清二十三岁那年结婚。结婚时丈夫送了一枝钢笔给她,还有十几个没有脚后跟的袜子。夫家比较穷,为此陈立清的伯父不同意这桩亲事,但陈鸿烈同意,为此两人几乎打架,最后伯父拗不过父亲只好说,你不心疼孩子,我疼,我给孩子三亩地。婚后的生活是辛苦也很幸福的。陈大师对我讲,你老姑父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和人说话,有时候我们吵嘴都是我哄他,有一次我们拌嘴,他也不和我斗,一生气就跑到楼下去了(在西安时的事),我就要跑到楼下去哄他,到搂下后我就唱京剧(受其表弟赵堡镇顾遂影响甚喜欢京剧)‘相公,回去吧。’你老姑父说‘不回去,我打不过你,我就来楼下一个人呆着’,我就再唱‘相公,回去吧’,后来你老姑父就受不了了说‘回去回去,不和你在这丢人’。哈哈,就和好了。
陈大师说,爱情是最纯洁最崇高的,要与父母养育之恩同等。这些话我是第一次听说,还是从一个古稀老人口中,“爱情要与父母养育之恩同等”我们现在的在爱情中或即将走进爱情中的年轻人们是否会有这样古朴淳尚的思想呢?近些年对于复古的东西非常流行,领导这个潮流的还是我们这批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人们,我们究竟要复古什么呢?什么东西才是我们值得去复古的呢?
陈老师还说找爱人就要找个能说会道的,日子不会过的难受,不要找个胆小鬼,爱人就是咱们的卫士,怎么能是胆小鬼呢,在爱情上也要做楷模。我想这些观点思想真正使这位文武双全的大师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陈立清,文,做了30年的历史教师班主任,武,教陈氏太极拳70年从未收过一分钱,这些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到包括理解的。陈立清在开封女子师范毕业后,就在温县教历史。50年代因为温县发生的那场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才逃荒来到西安。结婚后陈立清在夫家操持家务也教太极拳,她的婆婆担心这个从陈家沟大家族来得儿媳妇,陈大师评价说,老婆婆保皇派。陈立清是要立志别人做到的事情她也要做到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还是那种坚韧使她在学校年年被评为先进,被村里评为贤良媳妇。
在陈家沟旁边有个村子叫小黄庄,1963年有一个被陈立清叫做范四叔的与和氏15徒人到北平皋找陈立清滋事,说陈立清是女流之辈不让教拳,其中有和氏太极拳的几个练习者和传人,到了北平皋其家中,其夫忙相迎让座,看来势不对忙拿了好凳子给范四叔,自己坐坏的,范四叔说,换换吧。陈立清一巴掌拍在范四叔的肩膀上说:“你坐下吧!”“啪!”的一声那个用黄河岸边结实的榆木做的杌子裂成了两半,那帮来人都浑身一惊,随便说了几句客套话就急急忙忙走了。现在那个杌子还在,被陈老师放在西安的家中(我拍有照片),陈大师说,留着它,是要告诉所有的人,练太极拳不是为了去欺负别人,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来欺负我们。还有在一九六三年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前夕,温县黄河滩以任绍先为首的几个人,也说其为女流不让其教拳,前来挑战,都是落荒而逃。
前面提过,陈大师在和我的说话中多次提过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追随者,老人说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能够入党。她是18岁就参加抗日斗争的,可以说这种想法是一直伴随着陈立清,如果没有那误伤人的事件,陈大师应该会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在逃荒到西安的那段日子里,因为战乱和饥饿,人人都是紧张焦急的,一天,陈立清在西郊街上出去找吃的,天应该快要黑了,走着走着,就听见身后跟了个脚步声,习武之人的敏感使陈立清注意到了危险,于是加快了步伐,但那个脚步也紧跟这加快了,这时陈立清一个急停,头也不回反肩肘击,那人就瞬息倒下了,陈立清马上就跑,后来知道她把这个人打死了。因为这次误伤人命的事件致使陈立清入党的梦一直没有实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别说陈立清这个富农家庭要受到迫害,连民族文化瑰宝的太极拳都遭到了空前绝后的封杀,幸得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得竭力保护才有今天人们看到的浑厚自然天成的传统陈氏太极拳,这是外话。
在陈立清小的时候有很多为她的调皮编的顺口溜,“小金平,不要能,推小车,卖麻绳•••”“陈家沟搭戏台,叫你外婆来看戏来”“陈家老坟梗真高,陈家姑娘出来个个都叉叉腰”。还有许多我都因为笔速不够快没有记下来,陈大师的记忆力很好,在读书时背诵古文无人能及,又熟又快,说到古文陈老师说,来,我们比比,你说一篇文章吧。我想了想就捡了自己记得还清楚的岳阳楼记,我原以为自己这篇文章背诵的还是可以的,没想到和近九十岁的陈老师比起来我居然没能顺畅完成,后来又背诵桃花源记,醉翁亭记,陈老师都是脱口就是一章,让我这个刚刚结束高中生活的大学生脸红惭愧,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想法。
陈大师在喝水的时候给我说,我这一辈子有两个坏习惯,一个是不喜欢喝开水,一个就是喜欢骂人,这习惯不好,现在还有点改不了,喝水是一直都不习惯这里的水,还是咱陈家沟的水好啊,不过现在也被污染了些。真想回家看看。陈立清最近的一次回家是在95年,和自己的爱人,村里的老人们见到昔日总给他们找乱的小女孩现在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一声声“小金平回来了”“马皮靴回来了”,涌到车前,陈立清下了车,在那些老人们面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认识这位老人怎么能让自己的父辈祖辈这样激动,这时陈立清说:“小孩子们,还不赶快把你老姑拉起来!”年轻人才知道是祖辈大师回家了,都赶忙扶起了这位离家几十年的奶奶。“马皮靴,你还知道这里是你的家啊?出去都几十年了,我都这样年纪了,你再不回来就怕我们就见不了了呀!”“小金平啊,你可算回家了啊!陈家沟才是你的家,要多回来看看!”“金平啊,还记得我吗?你还去我家烧过红薯啊!这次来了就不要走了,回家了哪还能再走啊……”陈立清和老人们都泪流满面,尽诉着超过了半个世纪的乡情思念,陈立清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每一户人家都是亲戚,每一户人家都要去看看,回家了,时间就过的不知不觉,如流水一般迅速。现在陈家沟陈立周家的东边就是陈立清的老家,对面就是陈鑫的家,陈立清家有三座房,东屋,街屋,客屋,很传统的陈家沟建筑,现在陈家沟还大多采用这样的房屋结构。陈立清在自己家的土地上站着,东屋已经没有了,客屋也没有了,仅存的街屋也变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房子是给了从黄河滩搬来的陈霞家,现在陈霞也是陈氏太极拳的佼佼者。陈立清很快就回西安了,西安还有她的工作,她的萃华武术馆。说到家乡,陈大师眼里急尽了向往,还有那种急切,我想,对于家乡来说不管年龄多大在外时间长短,永远都是心里的痛,最软弱的地方。
对于陈家沟,对于陈氏太极拳,陈立清是倾注了她最大最尽心的力量来做的。1975年,陈立清带着孙子,千里迢迢来到山西洪洞县辛南村,当年陈氏始祖陈卜就是在这里被朱元璋的明军赶到怀庆府去的,陈立清要来这里学陈氏已经失传的108式长拳的。当年陈王廷博采众家之长,创编了太极五路,炮锤一路,长拳108式,刀,枪,剑,棍,锏,钩,斧,镰,叉,耙,以及双人粘枪,八杆,杆梢对打等套路。但自108式传给郭永福之后陈氏自家已不传,陈立清来山西来到这个她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要找到郭永福在洪洞传的徒孙许方庆,因为交通不发达,去学拳的路走的异常艰辛,有很多都是要靠一双脚来完成的。40天,整整40天,陈立清使这个失传了百年的武术文化瑰宝重新延续了下来,功过任人评说。
陈大师说话声音很是高,拿陈立清自己的话说,就像在吵架一样。陈立清在西安市的一所学校里教了几十年的学,做了整整30年的班主任,学校给了她一所小小的两居室,陈立清很满意,到现在还在感激国家和党。陈立清说自己之所以说话声音高有力,一个是因为练太极拳,一个就是自己做了这30年的班主任。而这班主任的工作使陈立清得以能够教太极拳70年没有收过一分钱的学费,还经常让学生在自己家吃饭住宿。50年代时,中原大地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三年自然灾害,饿殍遍地,连草都让饥饿的人们吃光了,那时整天饿肚子,但是陈立清没有让徒弟饿过,她用陈家沟人的朴实和对太极事业的忠诚在不求回报的尽心尽力,这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单元房曾经圆了多少太极痴迷者的梦,谁也说不清楚了。
陈立清说我们伟大的祖国版图就像一个――秋海棠叶,完整不可以分割,台独是愚蠢的行为。陈立清几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充满了热情和乐观,没有消极的表现,这些思想她还带给了她的学生,给那些人鼓动。陈立清到过很多地方,国内她很遗憾的是没有去过拉萨和西双版纳,现在还是很想去,还说有机会还是要去的。陈立清曾多次受日本太极拳总会邀请,一直因事没有前往,最后日本方面特意点名邀请其前往,陈立清说不去是不去,去,就要展现陈氏太极拳的风采,陈大师在日本的演练还有她人格方面的优秀品质都使当时在场的人终生难忘,那一拍桌子亮相,那么大年纪的神采奕奕,当时她在演讲时有个小孩子的家长因为自己进不来只好先把孩子塞进会场,孩子见到陈大师磕头就跪,要拜师,父母就在会场外面常跪不起。陈立清说,出去了,就不能给陈家沟丢脸,不能给陈氏太极拳丢脸!陈立清还受邀到过很多国家,都给当地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所解释演练的太极拳对传播太极拳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太极拳,使太极拳为更多的人健康做贡献。1995年陈立清作为导师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太极拳交流大会,当时的冯志强也作为大会的导师出席。
说到太极拳陈立清就是滔滔不绝,陈立清说,天下武术本是一家,我们不要保守要学会超越。还要会创新,有心的人不论是谁,我们都要教。陈立清因为年纪太大,现在已经无法亲身教太极拳了。中午我们吃饭时,陈大师告诉我说一会还有个小孩子要来学拳,已经读高中了,每周来两次,现在已经快学完了,我有点不解,陈老师现在的年纪怎么教啊,陈老师看我迷惑,说,拿拐杖啊,用拐杖教太极拳啊,这就是创新,我们不要让任何一个有心的孩子失望。
陈立清大师家的小凳子,俨然一副陈家沟的风格
下午炎热的时间里我们聊了很多,陈大师很健谈,说到小时候的事,陈立清很开心。小时候陈立清很是大胆,陈家沟原来有个大庙,说是大庙其实也不大,就几间房,那时大庙旁边有个花红果园,传说里面有鬼,一天有人从那个花红果园路过听到有人哭的声音,走近一看有一个女人坐在土堆上哭泣,那人问她怎么了,她说在婆婆家受欺负实在受不了跑了出来,已经几天未进米食,那人就把她背回了自己的家,好多人都跑去看,陈立清也跑过去,听见大人们都在说那个女人一定是个鬼,不然怎么那么晚了还呆在田埂上,再说前几天还没有,现在突然就有了。也有的人说,长的那么漂亮怎么可能是鬼呢。在农村有一种说法,鬼怕火,尤其是艾草烧的火,但是大人们都不敢去试试,这个推那个那个推着个,陈立清可不怕,抱了艾草偷偷放在那个女人呆的屋子门口就点燃了,一阵浓烟过后人们推开门一看那还有什么女人,就是一个棺材板。陈立清说心里无邪念,行为无猥琐的地方,我们就什么也不怕。在这些地方陈立清是问心无愧的,她对待徒弟对待敌人对待太极拳都是用一个的一颗赤子之心。
回想起当时那些太极拳的大师们所经历的苦难,陈立清讲了一个练习小架的老师陈国的事情。那时整个国家还很穷,陈氏太极拳还很保守,也不可能用它来养家,陈家的人几乎都有一种吃苦坚韧的性格,陈国为了生计,到处给人家修锅,过去农村用的锅很多都是锅底因为用了太久已经薄的破掉了,但是锅帮还可以再坚持用,就出现了一种专门换锅底为生的职业,通常都是到处游走吆喝招呼生意的,一次陈国修好了一个锅底,说好了修好后是给一斤粮票的,但是修锅的人不给挑出一堆毛病,陈国一气之下一个金刚捣碓把那人的下巴打碎了。陈立清说从那以后陈国也不太能常出去修锅,日子就过的很清苦。当时许多大师都有此类的经历,吃不饱,最心痛的是怎样能够把太极拳这文化瑰宝传下来,当时陈照丕历尽苦难教的四个徒弟不仅仅是要解决温饱和劳累,还要和恶势力做斗争。我们羡慕现在大师们的功夫心境,看到他们风光的一面,谁会想到他们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与折磨才能够在饥寒交迫的年代日日练习保护太极拳,让它现在能够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陈立清十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陈氏太极拳小架,,并在近年出版了一本《陈氏太极拳小架》,书中对练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讲的非常详实。陈氏太极拳是先有的小架,后来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将太极拳套路精炼简化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陈氏太极拳套路。现在称为大架或者老架。相对大架,小架紧凑,而大架舒展大放,陈立清说不管是大架还是小架,拳理都是相通的,不影响对功夫的练习,练习者不要有这方面的顾虑。陈氏有十八般武艺,陈氏的太极枪,动作柔和坚韧,如游龙戏水,梭鱼躲礁,练习呼呼生风,当时太极始祖陈王廷创始之时就是结合杨家枪还有罗成十三枪所编,原来只有二十四式后改位七十二式,枪的历史中大多数都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现在的陈氏太极枪还游很重的格斗味道。长器械还有一个太极春秋大刀,刀和木柄约三七分成,相传是根据三国关云长大刀所来。陈氏还有一拳种叫“忽雷架”,现在陈家沟旁边的辛堂王圪垱练习者很多,陈家沟练习的不多,我只见过一次,是在王圪垱的陈茂雷家里,他的女儿演练给我们看的,动作多发力弹抖,陈立清讲,当时是因为陈家老人有病,练拳时有多抖动,他的徒弟学了后,就行成弹抖震颤的忽雷架。
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桐县迁徙到怀庆府的陈家族人在河南分布比较广,但是还是主要集中在陈家沟一带,陈家沟附近的留村,陈辛庄,辛堂都有很多陈姓的人,其中留村的辈分在这几个村子中相对是最高的,陈家沟中等。但是只有陈家沟的人会太极拳,现在村子里大约3000人口,在当地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了,人均年收入中等,不过绝大多数的家庭还是要为孩子上学发愁,陈家沟地处黄河中下游,有开阔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季,还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药用山药,地黄。全国其他地方也有种植,但是只有陈家沟附近温县武陟沁阳一带产的有药用作用,我们当地人都很少吃,一般都换了钱来支付日常开支。也产油料作物,花生,芝麻,油菜,大豆,还有一些水果,西瓜,苹果,桃子,梨,葡萄,主要供给当地人,村子的一部分人还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要家庭收入,民风淳朴,都很热情,对于任何一个爱好太极拳的人都诚心相待。曾经有一个许昌的太极拳爱好者告诉我,他初次到陈家沟一位太极拳老师家拜访,近中午,进门还没有来得及解释来因就被热情的主人招呼坐下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捞面条,主人也一直没有问你是谁为什么在我家之类的话,陈家沟人认为来的都是客,都应以礼相待,不论出身,相貌,都是陈家沟的客人,太极拳的热爱者。我作为陈家沟的一名村民听了他的话,心里很是骄傲,为我家乡的太极拳,为我家乡可爱可亲的相亲。
我这次到西安见陈立清老师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要聘请陈立清大师来作同济大学陈氏太极拳协会的太极拳顾问,我一说,陈老师马上就答应了,并答应会送一把她当年比赛的奖品一把刀,陈老师再三嘱咐要将我们的太极拳推广要更多的人来学来练来健康,最后陈老师送了两句话给所有太极拳的爱好者:早晚练练太极拳多流汗 心悦体健寿延年福无边。
让我也用陈老师的这两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早晚练练太极拳多流汗 心悦体健寿延年福无边
愿太极拳能造福更多的人,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