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甲蕤通讯员胡文超文记者甲蕤通讯员何英杰图 金丽贵,在中国武术界和西安市,曾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原籍阌乡县(现灵宝市西阎乡),又名金石生,生前被称为“武林一杰”。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他是中国代表团中的一员。近日,记者来到灵宝,寻访他的族人,追寻他的奥运足迹…… 得遇名师 金丽贵1907年生,自幼跟其姨父学习少林拳。10岁时拜一位西安武林高手为师,专攻洪拳,同时在阌乡师范学堂读书,空余时间天天练武不辍,此后跟从一位名叫姚万玉的前皇城 保镖学习技击。从18岁起四处游历,遍访武林名手,吸取各家之长。1932年考入位于开封的河南省国术馆第二期学员训练班深造。因其武学根基非同一般,明显高出同学一筹,便引起馆长刘丕显的关注。 刘丕显系梅花拳第12代传人,一生研习武术,擅长技击,民国时有“武 状元”之美称,享誉大江南北,曾任中央国术馆副馆长,并自创少摩拳,成为少摩拳第一代宗师。善识人才的刘丕显发现金丽贵是块难得的好料,对他说:“你的拳法蛮有功力,只可惜明劲过火了些,也不谙实际用法。你要愿意,我给你开小灶。”金丽贵满心欢喜,随即拜刘丕显为师。从此,刘丕显倾力传授毕生所学,金丽贵则刻苦训练,精通10余种拳械,尤以少摩拳、少摩剑出神入化。 据金丽贵的族人回忆,当年,刘丕显曾在河南省国术馆部分学员中传授少摩拳,但得其真传者,唯金丽贵一人。后来,金丽贵与刘丕显爱女刘紫霞结为伉俪。 那时,民间有兴武之风,金丽贵从国术馆毕业后四处打擂,并在实战中研磨升华少摩拳。直到现在,少摩拳在中国武术界仍有一席之地。资料显示:“少摩拳无定式,既可单操对击,又可成套演练,尤重实战,招法巧妙,身步捷便。” 1935年,金丽贵在全国运动会国术国考(即现在的武术)项目中获得第一。不久,他来到位于南京的中央国术馆继续深造。 奥运扬威 1936年,中国组团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除了足球、篮球、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还要组建国术表演队,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在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负责的国术表演队选拔中,金丽贵以一套少摩剑顺利入选。当年的国术表演队共有9人,和金丽贵一样,张文广、寇运兴、温敬铭、张尔鼎、刘玉华等五男三女均是当年及新中国成立后享誉一时的武术名家。 由于经费不足,中国代表团只能乘坐轮船,经过一个多月的远航抵达德国。本来中国的竞技体育基础就薄弱,经过这样的折腾,比赛成绩更是惨不忍睹。然而,就在中国代表团横遭嘲笑的时候,连续进行多场表演的中国武术表演队却以独具一格的风采,震惊了奥林匹克。这其中,金丽贵和他表演的少摩拳、少摩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之一。 一次,金丽贵在韦思巴德体育馆刚刚表演完毕,剑未入鞘,一名德国击剑队的教练来到台上,盛气凌人地说:“中国剑法虽然好看,可未必管用,哪能比得上我们的击剑。”金丽贵反唇相讥:“贵国剑法呆板固执,哪堪一击!”双方由此决定比试一番。结果,金丽贵剑光闪烁,德国击剑教练根本无从招架,没几个回合便弃剑认输,在满场掌声中抱愧而去。 这是中国武术首次在奥运赛场向世界展示,当场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挽回了声誉。 奥运会后,金丽贵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开封。1937年抗战爆发前,金丽贵曾在一次擂台比武中将一名作恶多端、伤人无数的日本武士踹下擂台,致其当场口吐鲜血、不治身亡。此后许多日本武士扬言报复,抗战爆发后,金丽贵改名金石生,移居西安,后在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等旧军校和旧警校任武术教官,直至新中国成立才又改回原名。多年后,他向儿媳张晓霞说起这段往事,仍十分自豪。 宗师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金丽贵成了西安市民用木器厂的一名普通工人,退休后仍居西安,默默地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 1979年,国家对中华传统武术再度重视起来,举行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金丽贵代表陕西省参加大会,并获得一等奖。一代武学宗师由此再度出山,并任陕西省武术协会委员、西安市武术协会秘书长以及省柔道教练、省散打教练、骊山武馆名誉馆长等职。许多人慕名拜他为师。家里地方不够,他常把弟子带到附近的公园教授拳法。他常对弟子说:“只要武术能发扬光大,还怕别人偷师吗?”虽然对弟子们无所保留,但他也并非毫无原则,有几个弟子因为恃强凌弱而被他解除师徒关系。 除了武术,金丽贵对体育、对奥运会也十分关注。日常生活中他不事张扬,很少和别人说起参加奥运会的往事,但却向弟子多次感叹:“什么时候武术能真正进入奥运会呢!?” 1986年,灵宝市史志办原主任张仓曾到西安拜访金丽贵。说起当年的柏林奥运会,老前辈呵呵一笑,怅然叹息;说起家乡的山山水水,金丽贵同样挂念不已。 1989年,金丽贵溘然辞世,享年82岁。除了他的弟子,一些曾受过他辅导的高校毕业生也前来拜祭。1992年,一代武学宗师被安葬在故乡,西安武林同道刘侠僧、徐雨辰等撰写了碑文,首句便是“武林一杰”。 日前,记者来到灵宝市西阎乡公路边一处高坡的棉田里,站在金丽贵老前辈的墓前,正午的阳光下,宽大的墓碑仿佛诉说着老人不凡的武学生涯、不息的精神追求。 金丽贵在柏林奥运会上的风采,永远镌刻在中国奥运历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