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其他网站转过来的) 太极拳选手上“武林风”较艺,不是第一次了,有胜有负。太极拳选手与其他门派选手也私底下有交流。胜负是兵家常事,不奇怪。 但是,为什么最近一位17岁的太极拳选手张海涛在“武林风”台上“失利”(凭网上传闻,未曾亲见,也没有相应录像印证,说错请勿怪),就激起“千层浪”,为什么? 一、“张”事件中的几种观点 综合起来,在网上的发言中,有几个观点: 1、太极拳就是做“操”。 论据:没见过太极拳能打人。练起来慢慢的也不象能打人。 2、现在太极拳宣传是吹牛。 论据:拿到台面上不管用。 3、太极拳名家是纸老虎。 论据:否则怎么不上台打一打? 等等。总之,一片乌烟障气。 武术是用来做什么的?答曰:防身和进攻。太极拳是武术。当然就具有这两个功能,拿普通话讲,就是技击。 这是逻辑学中最简单的三段论法。大家不明白,惟一的是因为没有亲眼看见。 其实许多人都明白,决定比赛胜败的因素很多,当然实力很重要,但是也有身心状态、临场发挥等。 参加“武林风”的选手许多都是在各种大赛中拿过名次的,其中张海涛本人也得过冠军,并且在不久前的焦作大赛上得过第二名。实力肯定是有的。之所以失利,相信有客观因素存在。 再说,我们总不能让老师傅去跟一帮子毛头小伙子打吧! 但是,从总体上来讲,这一事件反映了一个问题:群众还没有习惯于“太极拳能技击”这一“事实”。 二、“让人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见” 百闻不如一见。说破大天,不如让人一见。“武林风”等比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因此,太极拳手积极地去参加这类比赛,往小里说是个人有进取心,大了看,就是有宏观意识,把太极拳的水平拿到整个武术系列里去比较。 真金不怕火炼。一次失败不怕,只要成功的越来越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太极拳的技击价值。 三、技击才是硬道理 技击已非时代主流,但却成为挖掘人类潜能、展示力、巧与智完美结合的重要形式。这与人类已发明飞机,而赛跑却越来越发达,是一个道理。 技击上打不过他人,就说明不了太极“拳”的优越性。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对于现阶段的太极拳而言,技击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对于正在走向产业化的太极拳而言,技击更是应当抓住的重中之重。 太极以易为内核,以健体为延伸,但不由技击之桥,便达不到易的境界,不循技击之道,便难觅人体自然之理,谈不上好的健体效果。 目前世人对于太极健体功能认识较广泛,但总是提不起热情去好好学,为什么? 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发挥得不好。 技击是第一梯队。技击好了人家才会信,信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学。 总之,威风是打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