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47|回复: 19

孙禄堂先生对武学的五大贡献 (童旭东)

[复制链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发表于 2008-2-22 09: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禄堂先生对武学的五大贡献

   孙禄堂先生(1860一1933年)是武术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上最伟大的武术家。研究孙先生的武学贡献,对21世纪如何继承、发展武术文化将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孙先生对武术文化的贡献是整体性、全方位、划时代的。他既是一位武术文化的开拓者,又是使武术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可实证的体验体系的创立人,更是一位体现武术最高境界的实践家。笔者虽然学习研究孙氏武学己二十余年,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愈发感到孙氏武学真可谓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非笔者的学识力所能及。作为抛砖引玉,本文试粗(略概述孙禄堂先生在武学方面的五大页献,并梳理出他的生平大事记恳望同道教之、正之、补之,以共同继承、弘扬这份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
  
   一、创立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
   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体悟和实践,通过对技击能力的本质的揭示,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诞生,使人们对武术的研修和认识产生了质的升华和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武术的本质、目的、方法、功能和文化地位的认识。在孙先生拳与道合武学思想指导下所构筑的孙氏武学体系,使武术得以从一种技能升华为一门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结构和学科,并使孙氏武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可实证的体验体系,从而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结构:
   孙先生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包括如下五个组成部分:(一) 拳与道合确定了内劲是武术修为的核心,使武术具有完善入之身心的功能和目的通过拳术的修为使人与道相合,这就意味着此时人的身心机能符合道体,达至完善的境地。因此,通过修为拳术追求拳与道合,这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我身心的实践过程。那么,如何使拳合于道呢?孙先生揭示出修为内劲是使拳术合于天道的不二法门。于是完善自我身心的过程就需要通过内劲修为的进阶过程来实现,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武学实践,揭示出内劲作为人体身心的适应机制,是“道”性在拳术中的体现,提出内劲是武术修为的核心。规范修为武术的正确方法是,通过修为内劲来提高人体身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完善人之身心,使人合于天道这一最终目的。孙禄堂先生通过对内劲的本质的揭示,最先提出武术可以通过修为内劲而成为完善自我身心的一种方法,并创立了相应的先后天相合的武术理论,以及合于丹道修为的技击技术体系。在孙先生之前,武术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虽然在技能和风格上已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和发展,但无论是在张三丰、余大猷、戚继光等人的论述中,还是在《苌氏武技》和诸多太极拳论中,留把武术仅作为一种健身或技击的技能来研究,从未有人认识到武术可以成为一种完善自我身心的方法。因此在孙先生之前,武术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作为一种技击和健身的技能在流传、繁衍。孙先生通过体悟自身的武学经验,提出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认为武术可以成为一门完善自我身心的学问;并根据《易)之原理参以儒释道之学,创立了以修为内劲为核心的孙氏武学理论及技术体系,从而使武术上升为一种以提高技击能力为表征、以完善身心的适应能力为目的的文化体系。这是孙先生对武学的研究与发展所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贡献。
   (二)拳与道合规范了武术修为的最高境界,开示其进阶之梯。
   孙先生认为拳术最高境界在于合道。合道者,不在于战胜他人 ,而在于自身适应机能完备,使他人莫能胜之。所谓不求胜于人,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而拳术的造诣一旦合于道体,说明此时人的身心机能已具有完善的适应机制,即具有了适应一切外来作用而立于不败境地的能力。此时拳术的造诣便达至无可无不可的武学最高境界。而孙禄堂先生自身的武学实践,便是这一武学最高境界的生动写照。
   孙先生提出武术修为方法有道艺和武艺之分的概念。 所谓武艺,是指以搏杀取胜为唯一目的的技击修为及技能。这是对军旅武艺——战场搏杀术的直承和发展。孙禄堂先生通过对各派武艺的研究和自身的技击实践,揭示出技击能力的本质是人体身心的适应机制。认为提高技击能力最根本、最合理的方法是通过修为内劲来完善人体身心适应能力。他进而揭示出内劲是“道”性在拳中的体现,是通过对“中和”的追求来实现的。因此要想 把“打”的能力提高到极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从“打”之外去悟。于是,拳需要合于道;而拳一旦合于道,则又使人通入到一个慧与悟的全新境界。于是,通过拳,天人合一。天道即拳道,拳道即天道,由此提出道艺的概念.。
   所谓道艺,是指以内劲的修为为基础,以实战切磋为检验手段,以完善身心机制的适应能力为最终目的的修为及技能。这是把技击修为作为完善身心适应机能的一种方法,把技击实践作为检验这一适应能力的完善程度的一种手段,使拳艺合于道性。因此,这是达至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门。
   显然,道艺是武艺的升华。它既是使武艺达至极境的方法,又是通过武艺来悟道的途径。这就是由孙先生所实践并集之大成的一种技击体系。道艺概念的提出,一方面使武术的概念超越搏杀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完善人之机能及身心气质、使人获取大意的方法体系,从而开拓并升华了武术的功能,使“武”从 “术”成为“学”,另一方面也揭示出达至武学最高境界的正确的修为原则和修为方法。
   (三)拳与道合的准则是中和
   何谓中和?孙先生说:“在拳中,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达道也。”“中”指内劲处于静中之动,即虽然内劲未与外界发生作用,但能和而不流,无处不在。“和”指内劲处于动中之静,即虽然内劲与外界已发生作用,但仍然能自然运作,与未发生作用时的自然状态无异。同时,又能作用得恰到好处,产生最合理、最有效的作用效果,使人具有打若未打、不打而打、自然而然的技击能力,于是使人的技击能力合于道性。所以中和是拳与道合的准则。中和为用是合道之用,是用的最高境界。
   孙先生提出中和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的思想,揭示出正确的武术修为是使人获得中和为用的能力,进而使人们获得体万物而不遗的修为效果。他精辟地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中和,既是拳术修为的关窍,又是拳术运用的原则。作为拳术修为的关窍,它是内劲的产生与运作的法门;作为拳术运用的原则,它体现着 “打若未打,不打而打”这一理想的技击能力的内在机制。而作为中和水平的反映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内外台一、动静合一、拳道合一等进阶次第逐渐完善和体现的。故拳术有明劲、暗劲、化劲这一客观存在的进阶过程。由此也就构成了武术进阶理论的核心,确定了武术修为层次的价值标准换言之,中和之体是内劲的形成机制,中和之用则是内劲的作用机制。而内劲形成与运作的完善程度标志着武术修为的层次。这是孙先生武学思想对武术文化的独到贡献。
   因此,对于一个武术修为体系的合理与否与价值判断,其最高也是最根本的标准就是中和。一个武术修为体系是否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气质,能否拳合于道?是道艺还是武艺?关键就在于是否符合中和的标准和功用。对于拳学修为这一内在机制(中和)的揭示和对拳学价值标准(中和)的确立。也构成了武术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的互补关系:一方面,武术的研究可以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找到哲学基础;另一方面,武术的实践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体验和检验,进而对中国的传统哲学又具有补充和完善作用。
   孙禄堂先生认为,拳要与心性相合。在通过拳术的修习使人逐渐获得具有中和为用技击能力的同时,也将使人的心性气质逐渐产生变化。从而走向中和。而中和的精神气质,则会使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产生升华。于是,中和为用这种能力就不仅限于技击范畴内,而且可以扩充到其所涉及的所有领域中。于是,通过修为武术,可以使人获得体万物而不遗的效用。由此,孙先生将武术发展升华为一门人生修养的艺术。
  
   (四)拳与道合升华了武术的功能,使其拓广为一种教育体系。
  
  
   孙先生提出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使“形而下”的拳能够通过“形而上”的道,使武术由练打为打发展为练打为知。于是升华了武术的功能,是武术成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孙先生进而提出文武并修的思想,倡导建立文武并修、知悟互济的完备的教育体系,强调通过挖掘武术的认知与教化功能,是武术成为一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身体共同受益,并与文字教育互相启发、互补相承的教育体系。
   孙先生认为,内劲的修为过程本身就具有建构武术教化功能的作用。通过修为内劲,能改善人的精神气质和适应能力:精神气质和适应能力的改善,必然使人的认知能力发生变化,可见内劲的修为是武术得以产生教化功能的主要基础。因此,孙先生认为武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在技击领域,而应扩展展到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孙先生武学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内劲尚未形成前,武术要产生教化作用则需文武并修,通过文化的“知”与武化的“悟”相互启发,才能在修武中逐渐获得教化。
   孙先生认为武术的教化功能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效用和进阶层次的。
   武术教化功能的特点,一是通过体悟的方式,即通过身心机能的改善而产生对心智的影响;二是教化的对象是心性而不是知识,即改善的是人的心性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而不会对知识积累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修武形成一种完备的教育体系,就必须借助于文字的功能,使这种自身体悟的经验能够确切地表达与传播出来,进而与其他的文化形态建立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字繁育是以消化别人的知识与经验为主体,要想提高文字教育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使之具有内在的体验依据。于是就需要通过修武来改善心性,提高认知能力。所以,只有文武兼修、知悟互济,教育方法才能完备。
   武术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改善人的精神气质和认知潜质,建立丰富的内心体验结构。这是传统的文字教育难以涉及到的深度,因此,武术教化功能的效用是文字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故在教育体系中引入武术的研修对于完备教育体系是必要的。
   武术教化功能的层次,是以内劲进阶的层次为基础的。随着内劲修为的不断深入体悟的效果也就愈加强化。武术要想发挥其教化功能,就不能脱离对内劲的研修与追求。可见孙先生提出的文武并修的教育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
  
   (五) 拳与道合是武术成为一门能与传统文化互补相承的文化体系
  
   孙先生认为武学可以成为《易》学的一种表达方式,并创孙氏武学体系以证之。于是,作为《易》的一种体现方式的武术,可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互补相承且具有同等的文化价值。
   孙禄堂先生认为,武术若要成为一门能够反映事物的生成、存在与变化的根本规律的学问,就必须以《易》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技击实践的基础上改造、重构其技术体系。孙先生在不到二十岁时就开始研究将《易》之奥蕴一一形之于拳术的问题;以后又经数十年研究,终于完成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
   孙先生的《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三部著作所形成的孙氏武学体系就是这一成果的完整表达。孙先生以自身的武学实践为依据,以《易》学为理论参照,揭示出内劲的形成、作用及进阶的基本规律,发现内劲的生成‘作用与汉化完全符合《易》理,于是据此创立了孙氏武学体系(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使拳术体现着《易》之奥蕴,拳合于道。孙先生认为,拳术一旦与天道相合,武与文则源于一理,不分“贵贱”而具有同等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儒、释、道之学以及“形而下”的书、画、曲、杂等艺,其理皆与拳理有相通之处,故拳术能体万物而不遗。由于武术是一种通过实践而体悟的学问,故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儒释道等学之理,进而为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丰富的经验依据。因此,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只有将以实践为特征的武学纳入,才能形成一个体用完备的文化体系。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创立了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基本理论(上下)
  
   回溯数千年的武史长河,武技的繁衍可谓千支百脉,形式更是万种干姿。不同门派之间存在的不同的形式和各自修为特点,使那些“惟我独尊”者为了门派的荣誉而争执不断。可以说,直到二十世纪初,也没有哪家拳派具有完备的拳学理论(太极拳的情况虽略好一些,但限于个别流派),更没有谁的拳理能得到大家的共同承认。那么、各个拳派间有没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如果有,是什么?孙禄堂先生以《易》为指导,通过自身的武学实践并结合总结前人的经验,完整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传统武学共同的基本理论: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体用理论。孙先生的武学理论由六项成果五大贡献组成。六项成果是: 
   (一)揭示出内劲的本质和修为机制——中和:
   (二)创立了以中和为原则的拳学修为的基本理论;
   (三)创立了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
   (四)创立并最终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这三门拳学各自的技术、理论系统;
   (五)创立了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的武学理论,建立并完成了传统拳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系统:
   (六)揭示出拳学之中和与儒学之中庸的表里关系。
   六项成果所包括的五大理论贡献为:
   (一)揭示出拳术修为的核心和基础是内劲,并阐明了内劲的本质及其形成与作用机制,揭示出内劲的功能与效用、内劲的进阶基础与进阶规律:
   (二)揭示出拳术修为合乎自然法则的基本原则(中和)和理论方法(先后天八卦合一理论、以丹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
   (三)揭示出技击能力的本质(适应能力)、作用机制(感应一一协同机制)和功能结构(三球模型);
   (四)揭示了完备的技击能力的标准(神行机圆)并建立了理论方法(明劲、暗劲、化劲理论及三拳合一理论) ;
   (五)揭示出拳术与宇宙的基本法则、与传统哲学之间的表里关系。
   因此,孙禄堂先生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体用理论,是武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成就,为武术成为一门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体系建立了完备的理论基础。从而,孙禄堂先生历史性地完成了传统武术统一的基本理论的建构现将孙禄堂先生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体用理论的六项成果简述如下。
   (一)揭示初内劲的本质和修为机制——中和
   在孙禄堂先生之前,武术领域对内劲概念没有明确的提法,对其修为机制更无确切的阐述。孙先生以自身的武学实践为依据,结合前人的经验与体会,揭示出内劲的本质与修为机制,进面揭示出内劲应该成为武学修为的核心和全部武术技术的基础,孙先生在所著的《形意拳学》(1915年正月出版)总纲第四节中指出:“所谓虚无一气者,乃天地之根,阴阳之家,万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亦即形意拳中之内劲也。世人不知形意拳中之内劲为何物,皆于一身有形处猜想,或以为腹内运气,如此等类,不胜枚举,揭是抛砖弄瓦,以假混真。”那么虚无一气又是什么呢?孙先生指出:“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础也。”这里的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就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本机制、适应机制。于是,孙先生也就揭示出了内劲的本质:是人体身心在一定的功能状态下自发的适应机制,这是生命的存在与衍生的根本机制。
   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武学实践,天才地发现了拳术的基础是内劲,将拳术的修为建筑在生命体存在与衍生的基本规律上。这就使拳术能合于自然之道。这一成就,为数千年来的武术繁衍从纷乱走向有序、从个体的经验升华为统一的理论建立了合乎自然法则的理论基础。这在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
   那么如何修为产生内劲呢?孙禄堂先生在《形意拳学》第六章说:“中也者,形意拳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他指出:“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同上书第四章)关于内劲如何生自中和,他说:“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之内劲也。丹书云:以凡人之呼吸,寻真人之呼吸。庄子云:“真人呼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术调呼吸,从后天阴气所积,若致小腹坚硬如石,此乃后天之气勉强积蓄而有也,总要呼吸纯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虽实而若虚,有而若无。”(同上书第四章第六节)而拳中之规矩;就是以“中和”为统驭的“六合”、“九要”、“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等要则(具体内容在孙先生的著作中有详论,此不详引)。也就是说,这些要则可使习者通过拳术的修为产生中和之气,进而得内劲。于是,孙先生揭示出内劲的修为机制:通过拳术中的规矩使身心处于中和状态,进而使神气形合一、完满,从而生成内劲。
   孙先生认为,内劲是一切拳术共同的技术基础,因此也是全部武学修为的核心。他指出:“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从而为一切拳术建立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中和——内劲理论。
  
   (二)创立了以中和为原则的拳学修为基本理论
  
   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以中和为原则的拳学修为基本理论可简要表示为:中和--内劲理论。这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内外合一理论即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二是以丹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
   孙先生依据人体功能的基本性质,将人体分为内外两大系统,提出内外合一理论即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
   他指出:内系统的运作属先天,因其运动方式不完全受后天主观意识支配而有明显的自主规律。他将这部分功能结构系统定义为先天八卦(详见 《八卦拳学》)。他又指出:外系统的运作属后天,因其运动方式基本上受后天主观意识支配而不存在明显的自主规律。他将这部分功能结构系统定义为后天八卦(详见《八卦拳学》)。 孙先生在其著作中进一步揭示出人体的内外两大系统通过拳术的修为可以中和同化,即一方面通过拳术修为的原则(中和及其相应的技术要则)使外系统的运作合乎内系统的自主规律,从而善养中和之气,培育内劲;另一方面通过中和之气的善养、内劲的渐臻完满,使内系统自觉地统驭外系统的运作,使之无论形式如何变化皆符合内系统的自主规律,同时自主规律本身也渐臻意识化即内外系统的功能态渐臻同化。这就是先后天八卦相会,内外合一。这使技击合乎丹道的内修,从而使技击与修心健身相统一,产生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技击效果。这便使拳合于道。可见,孙先生的内外合一理论发现并建立了拳与道合的修为机制。这在武术领域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
   以丹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是孙先生为使拳术修为构筑在完善机体功能基础上所建立的拳学进阶理论。该理论不仅建立了拳学修为的进阶标准,而且揭示了在此基础上一切拳术进阶的基本规律即明劲、暗劲、化劲的生成演化规律。这就为传统武术的进阶建立了系统而完备的基本理论。这是武术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以丹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是对内外合一理论的补充。这并不是要求练拳的同时还要去专门修道,而是说只有在进阶至修道成真的层次时,静坐修道才是必须的。在此之前;静坐与练拳合修可也,因为一动一静可相合启发、互为补充;只修拳不习静坐亦可也,因为以中和为原则修拳亦能合道,并不影响拳学进阶的层次。这就揭示出:一方面,若以中和为修拳原则,按照相应的技术要则,修拳本身就具有修道的效果;另一方面,拳术合于修道,则又使拳术本身符合自然法则,产生最佳的技击、修心、健身的修为效果。据此,孙先生又建立了“式正气从”、“以形调吸”、“诚中形外”、“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等技术理论,使拳与道合建立在一套可操作的技术法则上,为拳合于道构筑了现实可依的进阶之梯。
   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中和--内劲理论,把武学的基础建筑在生命的存在与生衍的基本机制上,发现了拳与道合的修为与进阶机制,使拳术成为形而上形而下相互启发、知悟互参、体用完备的学科。这是武术领域数千年来空前的理论成就。孙先生通过五部拳学著作所阐发的中和--内劲理论,不仅在当时令“海内精技艺者无不望风倾倒”(《大公报》1934年1月28日评语),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武学理论的最高成就。其理论价值之高、意义之深远,远非其后出现的其他武术理论学说所能企及。
  
   (三)创立了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
  
   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武学实践,创立了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该理论揭示了使技击能力达臻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这个根本原则就是中和。孙禄堂先生说:“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见孙著《评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1932年《国术周刊》第85期)又云:“夫武术以和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见孙著《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 t929年《江苏省国术馆年刊》)
   为什么说“拳术之道,首重中和”呢?一方面,根据孙先生的“中和--内劲理论”,要想达到拳与道合这一拳学修为的最高境界。其拳术的技术基础必须建立在培育内劲上,而内劲正是通过机体身心达至中和状态来获得的,另一方面,拳手获得内劲后,其行为(包括技击行为)则由内劲来统驭,而由内劲来统驭的行为也必将合乎内劲生化之理,故必符合中和状态。因此,要想达到拳与道合这种最高境界,其行为基础与行为的过程和状态的原则都是中和。
   那么,中和如何为用呢?标准是什么呢?基本方法又是什么呢?
   中和为用就是内劲之用,也就是使技击行为成为内劲功能的自然运作。因此,中和为用就对外作用而言,不是我要怎么打,而是他要我这么打:就内劲的功能状态而言,打与不打则是统一的。这样,中和为用便不仅无损于自身卫生,而且符合内劲的生化原理。这就是“不求胜于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见《拳意述真》陈微明序)可见中和为用的标准就是“打若末打(相对于己之身心卫生)、不打而打(相对于对被之技击效果)”。修为中和为用的基本方法,是以内劲修为的内外合一、动静合一为基础来统驭技击实践,吸收符合自身条件的各个门派的技击方法、技击技术与技巧,使之同化到自身内劲的功能结构中,生化为自身内劲功能的自然运作。在这个过程中,练与打循环共进,体与用互验合参。这便使技击合于道。孙先生为此提炼、总结出“道艺”的技击理念,并揭示出其修为与效用机制。他在《拳意述真)第四章中云:“道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出之。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其心,心空也。身无其身,身空也。古人云:‘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虽空乃至诚至实也。忽然有敌人来击,心中井非有意打他,随彼意而应之。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即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也。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所用之法也。”孙先生由此揭示出技击的本质是人体身心的适应能力,技击的最高境界(能力)是使技击行为成为人体身心适应机制的自然运作过程,从而使技击行为升华到与“道”合真的层次。
   综上,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解决了使技击行为如何合乎自然法则的根本问题。这是数千年来关于人类技击行为的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也是时至今日人类技击理论的最高成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2 9:27:12编辑过]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9: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创立并最终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这三门拳学各自的技术、理论系统.
  
   孙禄堂先生分别于1915年、1916年、1919年完成并出版了《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这三部著作。这是有关这三门拳学公开出版的最早的著作,也是最早出现的有关这三门拳术的技术、理论最为系统性的成果,标志着形意、八卦、太极这三门拳学各自的技术、理论系统的最终完成。虽然在这三门拳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许多人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惟孙禄堂先生使这三门拳术最终集之大成,并使三拳融合、升华为一。孙禄堂先生以易学为指导,以“中和——内劲理论”为核心,参合儒、释、道之理,精纯三家特性并融合三家之共性,完成了《形意拳学》、《八卦拳学》 、《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五部拳著。直到今天,孙先生的这五部拳著仍代表着这三门拳学技术与理论的最高水平。下面分述之。
  
   1.关于《形意拳学》
  
   追溯形意拳的产生与发展,有三项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易筋》、《洗髓》二经。据说二经源于达摩,当然也有不同意见。无论出自何人,此二经确是形意拳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意义在于揭示了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外动可以修内,产生健体强身的效果。于是不仅心意可以支配外形,而且外形也可以作用于心意,即神与行可以相互作用。但仅此二经尚属有体无用,不能成拳,其仅仅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作为外形的运作如何既合乎技击的作用特征又能修内强身,此二经未能涉及。故后人在《易筋》、《洗髓》二经的基础上发明“易骨”之法。关于易骨之法的发明权,传统的说法是岳飞,近人也有将其归功于姬隆丰的。无论发明权归于谁,易骨之法探求的是外形运作外合于用。内合于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也就是外形与内意的相互作用之所以能成为拳的关键。换言之,形意拳的技术体系是否完善的唯一标准是:其技术体系能否使习者产生内外合一的能力,能否符合中和的标准。自岳飞或姬隆丰及以后的内家拳所摸索、所逐渐认识的莫不如此”
  
   二是易骨之法的渐臻完善。易骨之法要达到内外合一的完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天才拳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以下几位拳家作出过突出贡献:戴龙邦由十大形中总结出五行拳,这是由繁化简地探求拳术基本功能结构的一次重要进步。李能然以改进的三体式,最先明确将技击锻炼以根节为主转化为以梢节为主,这是手足相通,发现骨系合理传力结构的重要进步,由此李氏形意拳从心意拳中脱颖而出。孙禄堂以《易》为指导,以中和为原则,最终完善了三体式的结构,并由此改进了形意拳的整个技术系统和运作结构,使易骨之法臻于完善。他发明的三体式不仅传力顺达而且易于转播,不仅满足内外合一的要求而且易于内外合一能力的转换,这是产生动静合一的基础,使孙氏三体式成为《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原理在拳术中的完满表达。
  
   三是形意拳理的形成。有确切史料可考的、对形意拳理论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以下三位拳家;郭云深总结出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构筑了形意拳技术理论的雏形。宋世荣以《内功四经》为基础,提出拳理即天理、练拳应以变化气质为旨归以及拳术修为与修道不悖等思想,构成拳与道合思想的雏形。孙禄堂以《易》为指导,在郭、宋二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武学实践,最终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论的建立,著成《形意拳学》,使形意拳由“术”成为“学”。孙先生的《形意拳学》在形意拳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有以下五个方面。
   (I)创立了“中和——内劲理论”,建立了以修为内劲为核心的形意拳修为的基本理论,并使形意拳成为《易》的一种体现方式,造就是孙先生建立的以中和为总则,以无极为源,太极为本,三体式为基,五行为纲,十二形为目的形意拳理论体系。从而将郭云深的技术理论和宋世荣的拳学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个完整的拳学理论体系中。
   (2)总结出形意拳演习要义即一塌、二缩、三扣、四顶、五提、六横顺、七起钻落翻等技术要则,并提出“顺中用逆、逆中行顺”这一技术运作的总原则。
   (3)提出形意拳的理论基础——内劲之理可与诸家合一的思想, 揭示了形意拳具有教化人之身心的作用。
   (4)揭示出形意拳的作用原理符合儒家“诚中”之理,具有浑圆纯刚的作用特征,据此提出 “刚球”的作用理论模型。
   (5)提出形意拳“打坚不打暇、击实不击虚”的战术原则,揭示出“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拳术运用原理和修为方法。
   因此,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不仅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论的最终建构,而且对形意拳的基本理论做出了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形意拳的集大成之作。
  
   2.关于《八卦拳学》
   孙先生的《八卦拳学》是历史上有关八卦拳的第一部文献,开辟了八卦拳史的新纪元。其重要贡献有以下五个方而:
   (I)首次建立了八卦拳理论与技术的宏观系统。
   (2)提出“中和一一内劲理论”的两个基础理论—— “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和“以丹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揭示出人体存在先后天(内外)八卦两大系统,并参会《易》、《丹》二经揭示出拳与道合的内在机制和八卦拳修为的基本原理,为八卦拳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3)系统总结出“九要”、“三害”等修拳的基本规矩和 “四情”、“四德”、“八能”等体用法则。
   (4)提出修拳中环境场与人体运作的相互作用理论,从武学上奠定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这一理想的技术与理论基础。
   (5)揭示出八卦拳“避实击虚”的作用原则,以及“虚中”的作用原理知动静合二。万法归一的作用特征,提出“钢丝球”的作用理论模型。阐述了“不见而彰”、“不动而变”,“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等切身实践经验。
   因此,孙禄堂先生的《八卦拳学》直到今天仍是八卦拳技术与理论领域的最高成就,对今天的八卦拳的研修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关于《太极拳学》
   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学》是中国历史上有关太极拳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太极拳文献。《太极拳学》使太极拳的理论由歌诀上升为以《易》学为指导的、系统的技术与理论体系。主要贡献如下:
   (I)根据“中和一内劲理论”,最先揭示出太极拳修为与体用的核心是中和之气即内劲。
   (2)揭示出太极拳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圆研相合之理,具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作用效能。
   (3)提出形断意不断、式停意不停,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等行拳原则。
   (4)提出太极拳的修为原理是无极而太极,逆运先天中和之气,以和为用,贯串始终。并指出此理并非太极拳所独有,形意拳、八卦拳亦符合这个原理,故三拳一理,可证儒释道之学,并与道家相表。
   (5)提出太极拳抱元守一的作用原理和“空中”的作用特征:提出太极拳浑圆“皮球”的作用理论模型:揭示出内劲纯者,其太极拳则能与形意拳、八卦拳浑融一气而并用,三者并用则能超越太极拳“不丢不顶”的作用原则,产生“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效能。
   因此,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学》标志着太极拳的技术与理论系统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发展始臻完善,是太极拳技术、理论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成就。
  
   (五)创立了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的武学理论,建立并完成了传统拳学的基本技术理论与技术系统。
按照姜容樵先生编的故事,三拳之间的交流从董海川、杨露蝉、郭云深时期开始,但这种说法缺乏有力的史料支持。事实上,形意拳与八卦拳的交流始于程庭华和李存义。有人说还有练太极拳的刘德宽(太极门的人不这么看,认为刘德宽并未得太极拳真传)。不过他们的活动仅限于某些技术上的交流,还远谈不上这三门拳术在技术体系和理论上的合一。历史上真正提出并完满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孙禄堂先生。
   孙先生从技术和理论两个方而解决了三门合一的问题,井揭示出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构成了所有拳学的基本技术体系。
   孙先生通过对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进行技术体系上的改进和完善,使三拳内合于《易》、《丹》,外合于用,于是拳与道合。从而在技术体系上建立了三拳的内在联系:提炼出三拳皆以中和为总则,以内劲为核心,以三体式为基,以六合、九要为法,以“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为度,以“一以贯之、纯以神行”为行拳总纲:使三拳的基本规矩相统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孙先生揭示的“中和一—内劲理论”,故其基本理论也是统一的。孙先生进一步揭示出不只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任何一门拳术若要使技术体系符合自然规律、合于道,则基本规矩必然也是统一的,与上述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基本规矩相同。孙先生的这一重要贡献,为其后诸多拳种的技术改进和理论形成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所以,孙先生的“三拳合一”理论是传统武学的基本技术理论。
   孙先生指出,拳与道合者皆内合于丹道外合于用。合丹道必以无为为本,合于用必以和为本、以直为用。直就是整劲即内外合一之劲,拳法虽干变万化但用直不过三法,一是“中直”,二是“变直”,三是“蓄直”。形意拳为“中直”之道即“诚一,,,八卦拳为“变直”之法即 “万法归一”,太极拳为“蓄直”之术即“抱元守一”。 “一”者,内劲也。故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以内劲为基础构成了所有拳术的基本“用直”技术。广而言之,既使不考虑内劲,仅就技击的劲法而言,上拳之劲已涵盖拳术运用的全部劲意。故三举构成全部拳学的技术基础。
  
   (六)揭示出拳学之中和与道家的表里关系
  
   孙禄堂先生说:“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见《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1932年lO月)又说:“内家拳术,实与道家相表里。”(见《太极拳学》这里需注意的是,孙先生指明是道家而不是道教。换言之,孙先生并不是要把拳术归于宗教,而是指出拳术之理应将合老庄所提出的自然之道。那么,拳术、中和与自然之道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孙禄堂先生说:“形意拳术三体式者,亦即形意、八卦、太极拳三派合一之体也。此式是自虚无而生一气,是自静而动也。动而复静,是拳中起钻落翻之未发也,谓之中也,中者,是未发之和也。三体式重生万物张者,是静极而再动,此是起钻落翻已发也。动作能循环三体式之本体,是已发之和也,和者是已发之中也。故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见《拳意述真》第四章)孙先生又说:“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若知五行归一和顺,则天地之事,无不可推矣。”(见《形意拳学》第六章)孙先生通过其五部拳学著作,揭示出拳术一旦符合中和原则就成了使入通向(掌握)自然之道的阶梯,成为使人的身心真正获得自由, 进入自然而然之境界的法门。故一方而,拳术是手段,中和是原则,目的是使人悟道合道,另一方而,以中和为原则,使拳术合于道,也就为拳术的技术合理性建立了客观标准和理论依据,使拳术升华为一种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体系。所以,孙禄堂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使武术升毕为文化的第一人,为中华武术的发展作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9: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建立了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上下)
   中国近代武术门派林立,、在技法上更是名目繁多。这看繁花似锦,实则未成体系,无论从明确某种技术本身的功能上,还是从对武技的发展与优化上,各个门派技术系统间存在的种种无序状态,给武术技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优化和统一带来严重障碍。本世纪初,当一些人还陶醉在各自门派的天地里自我标榜时,孙禄堂先生就通过自身广泛而深人的武学实践与研究,精辟地指出:“形意一门,内含无极、太极、五行、八卦、起点诸法。探原论之,与彼太极、八卦二门及外家、内家两派,虽谓同出一源可也。”《形意拳学》自序,1915年出版)揭示出武术的各个门派在技术体系上存在共同基础。进而,孙禄堂先生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打通武术各个门派间的技术藩篱,使之熔于一炉,并铸以绝伦的拳艺与精审卓识于一体,使天才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系统严密的学理性技术体系完美统一,通过其(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三部拳著,为整个传统武术的技术系统建立了统一的技术基础——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为形成统一的武术技术体系奠定了完备的技术基础。
   根据“中和一内劲理论”,内劲是武术的基础和核心,修为完备内劲的法门是中和原则。因此,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的修为原则和特点就是中和;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从修为的角度讲就是以中和为原则的技术体系,即中和技术体系。
   中和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孙禄堂先生在武学技术领域的伟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揭示并建立了武学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武术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六项基本技术构成:
   1.能量的积蓄与释放技术,
   2.力的传导与作用技术,
   3.力的转换与作用技术,
   4.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
   5.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
   6.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
   中外武术无不针对上述六项技术而形成各自的修为系统。但是,由于指导思想、方法的不同,不仅产生了不同的技术形式,而且存在着在合乎自然法则、利用自然法则程度上的差异。孙禄堂先生以《易》学为指导,以自身的绝伦之艺为依据,天才地创造出完全合乎自然法则、最为充分地利用自然法则的武学技术体系:中和技术体系。孙先生的中和技术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原则、两大系统、三大功能。一个原则是中和原则;两大系统是内劲的培育系统和内劲的运用系统;三大功能是协同作用功能、运动变化功能、随机转化功能。下面分述之:
   1.中和技术体系以中和为原则:以无机、太极、三体、五行、八卦、生克原理为法度,通过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诸项技术,形成内外合一、动静合一、拳道合一等能力和“打若未打、不打而打”的作用效能,构成中和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和是掌握自然法则的法 门。只有始终以中和为原则才能渐臻拳与道合。中和既然是掌根 自然法则的法门,就不能以主观意向为基础,而是要客观即所谓客气从之,于是要以“空”、“虚”、“无极”为基础。故孙氏拳皆以无极式为起点。但“空”、“虚”、“无机”并不是不蕴涵任何功能,相反,恰恰蕴涵着不可限量的功能——自然法则的功能。这就是空而不空。这种空而不空是通过先天真一之气即太极来体现的。这是内劲的内在能量与信息的基础,是人体身心整体功能系统协同状态的一种反映。它既是一切动静形态的基础,又是一切动静形态是否合乎自然法则的标准和依据。孙先生指出,合理的拳术是将此起点之意节节贯串,即所谓动中求静。这是内劲能量的积蓄技术。若将此先天真一之气与身体的最佳传力结构协同一致,就产生内外合一之劲,便能宣布与外,合于用。于是就有了内外三合,形成六合的技术要求。而身体最佳的传力结构是符合外三合的所有结构形态的,所以历史上就产生了各门各派众多的桩架与拳式。那么,在如此众多的合乎外三合的传力结构的形态中,哪种形态不仅传力最佳而且最便于力的转换与身体的移动并能合乎先天真一之气的运化呢?即什么结构才能使内、外、整、灵的最佳状态达到统一呢?孙禄堂先生以自身绝伦的武学造诣为依据,以中和为原则,天才地创造了孙氏三体式,使先天真一之气与身体的传力、转换及移动的最佳状态中和为一,解决了武术技术形态的基本结构问题,为武术的所有技术形态找到了最佳的结构基础。这正如孙禄堂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万法皆出于三体式,此式乃人道之门”《形意拳学)总纲,(1915年出版)。
   孙氏三体式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使能量的积蓄与释放、力和传导与作用、力的转换与作用三大基础技术得到完美的统一,并为进一步统驭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那么,如何以孙氏三体式统驭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呢?如何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构成武术技术系统完备的技术基础呢?孙禄堂先生创立了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大拳术体系,解决了使能量的积蓄与释放技术、力的传导与作用技术、力的转换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统于一体且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问题。孙先生认为三派拳术统于一体,各有侧重,目的是解决使武术技术的功能基础完备的问题。他指出,形意拳之“诚一”,八卦拳之“万法归一”,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三拳皆出于三体式,以三体式为基础。诚一是解决协同作用的功能问题,万法归一是解决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的技术问题,抱元守一是解决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的技术问题。倘若一个人能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不仅掌握了协同作用的基本技术,而且无论是在主动的变化状态下,还是在随机的转化过程中皆具有协同作用的技术能力,则作为武术技术的功能基础而言已臻完备了。所以,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构成了武术技术系统完备的技术基础。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虽有各自研修的重点,但技术原则仍以中和为统驭。无论是作为其共性的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诸项技术,还是作为其特性的实中、变中、虚中诸项技术都如此。
   静中求动是站桩的成就。先天真一之气由三体式在人身内产生内动就是静中求动。这需以内三合的心态和外三合的拳架为基础,做到内外合一,故其要为中和。
   动中求静是走架的成就。将站桩时内外合一的中和之意在走架中转运于拳式变换的过程中,心意恬澹(内不悖于真气之运行)、形态自然(外不悖于力之顺达严整),将此内外合一之意转运于拳架变换之中循环不已就是动中求静。其以内外合一之劲为 “中”,身体运动变化不悖于此为“和”,故其要仍为中和。
   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是指内外合一已臻自然而然的境界。孙禄堂先生指出:“(老子)云:‘得其一万事毕’,人得其一谓之大,拳中内外如一之劲用之于敌,、当刚则刚,当柔则柔,飞腾变化,无人而不自得,亦无可无不可也,此之谓一以贯之。”他进一步揭示道:“一之为用。虽然纯熟,总是有一形迹也,尚未到至妙处,因此要将一化去,化到至虚至无之境,谓之至诚至虚至空也,如此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之道理,得矣。”如是则为纯以神行。
   空而不空是中和状态在不同层次上的体现和作用。它在站柱阶段体现了由无怨无象的恬澹虚无而生中和之气的功能状态;在走架阶段体现了由于松空而至中和,产生不加力而力自彰、不运气而气自周的功能状态;在运用阶段体现客从彼意、感而遂通的技击能力,即在与敌接触的瞬间使我与波中和为一。只有自身无任何主观意向,才能最客观最准确地感受出对手的意向;也只有自身没有主观的用力趋向(加速度为零),才能使自身之力以最快的速度据被之势而发出,做到后发先至。孙先生将此技术概括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此为中和之用。
   而实中。变中、虚中也是以中和为法门。形意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协同作用的技术能力(即六合为勇),其劲性如刚球,技术运用讲求实中;八卦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动静合一的技术能力(即万法归一),其劲性如弹簧球,技术运用讲求变中;太极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反馈调节的技术能力(即抱元守一),其劲性如皮球,技术运用讲求虚中。
   综上可见,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中和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是武术技术体系的核心,并构成一切技法的功能基础。
   2.中和技术体系的两大系统:内劲的培育技术系统、内劲的作用技术系统。孙禄堂先生指出,拳术的特点在于皆有体用,拳与道合则体用完备。内劲之“体”即内劲的培育技术系统,内劲之“用”即内劲的作用技术系统。
   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皆是以中和为原则的体用完备的技术系统。
   例如孙氏形意,始于无极,以太极为起点,合于三体式,构成形意拳修为的最初基础。此为内劲培育之基础。
   继而,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合于五行拳中,演化为五行连环。此为形意拳运化之纲、内劲运化之基本。
   最后,以五行生克拳各得其当然理之所用。孙禄堂先生指出:“五行各用其所当,于是乃有明德之至善之谓也。故名五行拳生克变化之道也。”此为形意拳运用之纲、内劲之用的基本技术。
   以上,始于无极、起于太极、基于三体,以五行单习为纵,修为协同作用功能;以五行循环为横,修为协同功能之转换,此纵横为形意拳“体” 之纲。以五行生拳为“用”,修为五行拳当然作用与变化之道。于是构成孙氏形意拳修为的第一个循环:孙氏形意拳技术修为的基础阶段。
   接着,以十二形单习为纵,以杂式捶为横,此纵横合之为体,并以安身炮为用,构成形意拳修为第二个循环:孙氏形意拳技术修为的完备阶段。
   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亦有体用完备的两大系统,这在孙禄堂先生的著作中已有详述,此不赘。
   3.中和技术体系的三大功能:以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拳术合于丹修为法度,通过纯化升华完善人体的协同作用功能、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功能、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功能,形成完善的信息感应、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机制,完善人体适应机
   人体的适应机制制是由信息感应、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机制三大环节组成。
   通过拳术合于丹修而善养中和之气,能完善人的信息感应机制,疏通人体的反馈调节回路,完备协同作用的能量与信息基础。
   而人体的反馈调节机制的完善不仅要回路畅通,而且要符合自然法则下的反馈调节原理。作为在技击中体现的合乎自然法则下的反馈调节原理是实中、变中、空中的中和,这是孙氏形意、八卦。太极的作用原理。
   作为反馈凋节的能力,则是由人体协同作用的基本功能、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功能和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功能所组成。
   形意拳侧重于修为协同作用的基本功能,故由单操人手.求以中和至整的能力,继而联络一体,循环如一。
   八卦拳侧重于修为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功能,故由转掌入手,求以变中寓整、变整合一、
   动静合一,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中即整也。
   太极拳侧重于修为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功能,故孙氏太极拳起手即一气贯串,求以一以贯之、纯以神行之道,即曲中蓄直、柔中运刚,至柔至顺中寓以至中之道。
   可见,以中和为原则,以内劲为基础的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体用系统能够完善人体的适应机制,构成武术技术体系的基础技术。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9: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揭示了武学技术体系建构中的简约与完备的关系
   孙禄堂先生认为,圆融寓于简。要想在技术上获得圆融的境界,非简约而不能至。而由简约达至圆融的法门就是修为内劲,使内劲完备。内劲一旦完备,就为博采众长、使技法合于本性建立了完备的技术基础。换言之,一方面,内劲反映的是人体适应机制的功能状态,当内劲完备时人体的适应机制就处于完备状态。此时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大大提高,这就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了充分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内劲又是自然法则在拳术中的体现,修为内劲就要从合乎自然法则入手,自然法则对于拳术修为而言是确定的、不随人的意志而更易的,因此通过修为内劲能产生以简驭繁、使圆融寓于简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使内劲完备呢?如前所述,孙禄堂先生为此提纯、升华、完善了原有的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技术系统,创立了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解决了使内劲完备的技术问题。于是通过创建武术统一的技术基础——孙氏三拳,揭示了武学技术体系建构中简约与完备的关系。
   孙氏三拳的产生,一方面为拳术技术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基础,这是达至中和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孙禄堂先生认为孙氏三拳不过是“中和”这个总原则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实中、变中、空中。这便提供了达至“中和”这个理想境界的三大基本途径即诚一、万法归一、抱元守一。换言之,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不过是三种符号,表征着通过拳术的修为达至中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任何拳术只要按照“中和”这个原则改进、升华其技术体系,解决实中、变中、空中三大基本功能问题,即使不叫形意、八卦、太极,也同样能构成拳术技术统一的基础。反之,只要偏离了中和这个基本原则,未能很好地解决实中变中空中三大基本功能问题,虽名以形意、八卦、太极,亦不能构成拳术统一的基础。所以说,孙氏三拳的产生,为提纯、升华、完善各个拳系的技术系统,打破传统武术间的技术藩篱,建立武术统一的技术体系开辟了道路,建立了武术统一的理论与技术的基础。
   (三)提出了通过修为内劲完善武学基本功能结构的技术原则
   这个技术原则就是以中和为总则,以诚一、万法归一、抱元守一为原理的内外合一、变中寓整、曲中蓄直三大技术原则。内外合一助六合为勇,以孙氏形意之三体式为基础;变中寓整即动静合一,以孙氏八卦之单换掌为基础;曲中蓄直即圆研相合、空而不空之理,以孙氏太极之懒扎衣为基础。这三大技术原则不仅提纯凝炼出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最为基本的母式,而且使三拳完全遵从中和的总原则。使其中任一个母式既能精纯各又修为的技术重点,又能将其他两个母式修为的技术特点蕴含在其技术结构之中。这就为三拳技术体系的合一建立了完备的技术基础。
   (四)创立了完善武学基本功能结构的技术体系——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孙氏三拳与原有三拳的关系)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出现,是近代武术发展的重要成就。从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技术体系自身发展的纵向上看,形意拳自姬隆丰起至李能然初步完成了技术体系的改进与定型。以后经过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车毅斋等人的努力,使形意拳的技术日趋成熟、技术系统日趋庞杂。此时形意拳的技术尚未完善,形意拳技术的精髓尚未被提纯、凝炼出来。最终使形意拳技术体系完善并提纯升华了形意拳技术精髓的是孙禄堂先生。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标志着形意拳技术体系的最终完成和完善。
   同样,八卦拳自董海川始,技术体系与技术特点已初步形成,以后经过程庭华、尹福等人的努力,技术日趋成熟,系统也日趋繁杂。此时八卦拳的技术系统还较为凌乱,技术本身也未臻完善。最终完善人卦拳技术及体系的是孙禄堂先生,这以孙先生《八卦拳学》的完成为标志。
   有关太极拳的创始及其技术系统形成的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太极拳理论的出现自武禹襄时站。在武氏之前,无论在陈家沟还是在武当山均未发现有关太极拳的理论著述,甚至连太极拳这个名称也未出现过。自武氏之后,太极拳逐渐有了理论指导,其技术特点才日趋成熟。但太极拳的真意到底是什么?如何合理地解
   决太极拳在合乎道艺原则下的技击实用上的技术问题?这无论是陈长兴、陈清平、武禹襄还是杨露蝉父子及李亦畲、郝维桢等皆未能阐明和解决。惟孙先生通过其《太极拳学》以及一系列论著揭示了太极拳之真义,完善了太极拳的技术体系。孙先生的《太极拳学》不仅是武术史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有关太极拳的著述,而且也是有确凿的史料中最早出现的有关太极拳的完备的技术体系。
   从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技术系统的相互关系的横向上看,在李能然、董海川、武禹襄、杨露蝉时代,三拳的技术系统尚处于各自基本形成阶段,还谈不上融合。以后在程庭华、李存义、刘德宽、耿诚信等人努力下,三拳始有交流,但一方面这种交流主要眼于形意、八卦两门之间,另一方面交流的程度处于个人技法互补的层次上,还未上升到拳系之间的技术体系及理论上的融合。完成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技术体系和理论融合的是孙禄堂先生。这以孙先生创立的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的技术体系《形意》、《八卦》、《太极拳学》为标志。
   孙氏形意拳如前所述,是由修为人体的协同作用能力即诚一、实中入手,最终达至完善人体身心适应机制的目的。
   孙氏八卦拳则是由修为人体在运动变化状态下的协同作用能力即万法归一、变中人手,最终达至完善人体适应机制的目的。
   孙氏太极拳则是由修为人体在随机转换状态下的协同作用能力即抱元守一、空中人手,最终达至完善人体适应机制的目的。
   一方面,孙氏三拳中的任何一门拳学,都具有最终完备习者技术基础的功用,其中任何一门技术体系皆与另外两门技术体系相容、相通;另一方面,老三拳参学,则一开始就为习者建立了完备其技术的确切坐标和最佳修为体系。孙氏三拳为习者的拳术修为沿着中和之路建立了完备而最佳的坐标系统。孙氏三拳上述两大功用是孙氏拳学突出的、独到的功能价值,是形意、八卦、太极原有拳系或其他拳系所不具备或不完备的。
   孙氏形意拳在理论上以《易》为指导,在技术法要上则全以“气”(中和之气)言。其修为过程是由静中动始渐臻动中静。静中动是孙氏三体式的成就,有了静中动才谈得上五行单习,通过单习(单操)求以人体协同作用的能力。人体内外合一的协同作用是由明劲开始,明劲是内气之顺与外形之整(传力顺达)瞬间协同作用所形成之劲。因此对于内气越顺通其劲越彰;对于外,其形越整、调整的过程越短暂其劲越猛。
   可见,明劲的锻炼过程虽然表现为一个瞬间的作用效果,但其间确实存在一个周身内外的协调与转换过程。当明劲修为到至纯至刚时,身体内这个协调与转换的机制也基本形成,即明劲的终点就是暗劲的起点。当这个以内通外整为特征的协调与转换机制渐臻成熟,达至通顺无隘不露任何痕迹时,说明暗劲的终点就是化劲的起点。因此,明劲、暗劲、化劲这三个层次,一方面表征着机体内外合一水平的不同程度,另一方面也表征着机体自然产生内外合一之劲这种能力的不同水平。也就是说,一方面,当一个人修为到暗劲的程度时,发出的明劲比在明劲阶段打出的明劲更具有破坏力和威慑力;同样,当一个人修为到化劲水平时,打出的明劲比在暗劲阶段打出的明劲更具威力。另一方面,在修为明劲的过程中也体悟着协调周身的机窍,不过协调的目的是在确定方向与方式下的瞬间至整。当这种协调能力逐渐成熟时、就需要修为如何潜换这种协调能力(协调内外合一的能力),这就是修为暗劲所要解决的问题。当这种潜换能力逐渐成熟时,就需要修为如何使这种潜换机制纳于自然、不露痕迹,这就是修为化劲所要解决的问题。此为孙先生所揭示的拳学进阶过程。孙氏形意拳正是以此形成其技术修为体系的。这是由静而动、由五行单习渐至五行循环,再至生克对练的过程。由此也说明,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在拳学修为的技术体系中是基础的基础。
   孙氏形意拳之五行拳,以孙氏三体式求其形之至整,以中和之气的起落、伸缩、流行、开合、团聚统驭顺通其形,成为劈崩钻炮横之五劲。从而极尽形意拳之协同作用之能。此为孙氏形意拳对形意拳本质的凝练与升华。
   孙氏形意拳之十二形,虽亦以三体式为基、以协同作用之能为旨,但在技术法要中融入了八卦拳变中求整和太极拳曲中蓄直的技术精微。这一方面本是孙氏三体式的独到功用,另一方面孙氏十二形本身的运作已将八卦、太极二劲涵蕴其中。
   可见,孙氏形意拳一方面是对形意拳诚一、实中、用直这些原有特点的高度凝练与升华,另一方面又将太极拳、八卦拳的精义融入其技术体系中。这就不仅极为纯化了形意拳原有的技术特点,而且随着自身修为技术体系的深入,使其技术体系自然与太极、八卦两大技术体系相通、相容。所以说,孙先生完善了形意拳的技术体系。
   孙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孙氏安身炮拳,是对技击这种相互作用运动中的合理作用方式的总结、纯化和凝炼,是体现着升华为符合生物力学作用原理的、合理的作用方式。换言之,五行生克炮拳和安身炮拳修为的并不是一种教条的、僵固的技击招式,而是使人通过其掌握技击中合乎科学的作用原理的基本作用方法,并通过修为逐渐使这种合乎科学作用原理的作用方法成为习者本能的作用方式。所以,修为孙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孙氏安身炮拳是欲达“不打而打。打若未打”技击能力的必经之梯。关于孙氏五行生克炮拳和孙氏安身炮拳在技击修为中的作用,在以后的文章中将详细介绍。
   孙氏八卦拳以孙氏单换掌为基础,孙氏单换掌又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孙氏形意拳是孙氏三体式在直线运动中的演化,孙氏八卦拳则是孙氏三体式在曲线运动中的演化。将孙氏三体式与八卦拳的走转形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是孙氏单换掌在技术功能上的独到之处;并由此彻底解决了变中寓整这一八卦拳的基本技术问题,构成孙氏八卦拳技术体系的基础。这是孙氏八卦拳对八卦拳技术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改进和提高,对八卦拳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贡献。
   孙氏八卦拳在技术上要求纯于自然,提出动静合一、形止神连、一气贯串等心法要则,以及三害、九要等技术要领,首次凝炼出八卦拳系统的技术规范;并以先后天八卦相合的技术为基础,提纯、升华了八卦拳技术体系。
   孙氏八卦拳在技术体系上独到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突出地表现在其是一套以技击作用的合理性为条件的、具有内外(先天、后天)八卦相合功能的技术系统。孙禄堂先生以自身卓绝的内功修为为参照,天才地发现了人体组织的内外八卦系统与人体功能的先后天八卦系统之间的相互对应与作用关系,并据此发明了能使习者内外八卦相合、先后天八卦合一的合于丹修的技击技术修为体系——孙氏八卦拳。
   故孙氏八卦拳是孙禄堂先生对八卦拳进行提纯、改进、完备、升华后的成果,并将形意拳之整、太极拳之空有机融合在孙氏八卦拳的走变之中。这是孙氏八卦拳独到的技术成就。
   因此,孙氏八卦拳的技术系统是孙先生以《易》、《丹》二经为理论指导,升华完备了八卦拳技术精义并与孙氏形意拳和孙氏太极拳相通、相容的技术体系。
   孙氏太极拳是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融合孙氏八卦拳的步法特征,极尽以和为用,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种圆研相合的技术;将形意拳之整实与八卦拳之刁变融蓄在空定妙化之中,具有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作用效能。孙氏太极拳从起式之法到拳架的技术结构及推手技术的修为体系,比起其他太极拳派皆有独到之处。孙氏太极拳揭示了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即中和~内劲原理)的太极拳修为技术的真意,构成以和为用的太极拳技击技术,总结出手随身动、身随步换、客接主引、空定串接、圆研相合等一系列超过于传统太极拳理论的技击技术要领,解决了完善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修为技术问题。关于孙氏太极拳技术体系的详细情况和独到功能,请详见《孙氏太极拳、剑》《孙剑云著)一书。总之,孙氏太极拳是太极拳技术体系发展至完善的表征。
   因此,孙禄堂先生即是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三大拳系各自技术体系的集大成者,又是使这三大拳系技术系统融合为一、形成完善武学基本功能的统一技术结构——道艺拳学技术体系的创始人。日本的中国武术史专家笠尾恭二先生经过长期研究与考证,也认为孙禄堂先生是中国内家拳系的集大成者,是内家拳的鼻祖和拳圣。
   (五)确定了孙氏三拳与完备自身技术体系的关系
   如前所述,孙氏三拳构成拳学修为完备的技术基础,但不是全部应用技术。诚如孙剑云大师所言:“修为孙氏武学自然对提高人体的技击能力具有显著效用。这种效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善养内劲,来变化、升华习者的精神气质。其二是通过内外合一、动静合一的修为,来提高和改善习者的身体素质。其三是通过简约的基本构架及其转换方式,来构筑习者枝末实践的技术基础和基本方法。至于具体的搏击技术则通过技击实践来体会和掌握。先父在其著作中只授人予规矩而不能传人予巧,其因亦在于此。这也就是先父在其著作中很少谈及具体搏击技巧的原因。事实上,对于具体的搏击技巧各门各派皆有其各自的独到之处,每个人通过各自的技击实践也有其各自的心得。由于修为孙氏武学能大大提高和完善习者的身心气质和适应机制,故使习孙氏武学者在技击的研修和实践中易于掌握他人或他派的技术、技巧,并能使其原有的威力获得显著提高,因此,孙氏武学是个开放的技术修为系统,其所完善的是人体身心的适应机制,这是纳百川于海的总枢纽。”所以,修为孙氏三拳者要想完备自身的技术体系,需在修为孙氏三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本性和身体条件博采众长,形成合乎其性合乎其身的完备的技术体系。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开创了文武并修的教育体系
   考数千年来武术的发展,直到孙禄堂先生的三部拳学著作出现,武术得以上升为修身育人的一门学问。换言之,孙禄堂先生通过对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本身的归纳总结、去粗取精、凝练优化,升华了武术的功能,使技与道合,于是使武术在完善了技击功能的基础上突出了修身育人的效用,从而开创了文武并修的教育体系。
   孙禄堂先生在其《形意》、《八卦》、《太极》三部拳著的凡例中开明宗义:“是篇发明此拳之性质,纯以养正气为宗旨。”“是篇专讲究为修身而作。凡我同胞,无论何界,男女老幼皆可习之。身体过懦者。可易之强,过刚者,可使之柔,或有身体极弱及有劳伤病症者,或因他种拳术非血气之力不能练习者,亦均可练习之。将气质驯至中和气固而神自完。”这就把武术的功能与目的拓展到修身的境界,使之成为修身育人的一门学问。这在武术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需指出的是,孙氏武学并不是硬将文武两道牵强附会地拼凑在一起,而是从实践、技术、理论三个方面改善并升华了武术的功能,通过开启人的良知良能、变化人的精神气质,来完成修身育人的目的。
   早在1888年,孙禄堂先生创立“蒲阳拳社”的时候,就开始了文武并修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蒲阳拳社”里,孙先生并非仅仅传授或交流武艺,而是文武并授,普及于乡民。他倡导“不以气粗力猛为勇,而以不粗不猛刚柔相济为勇也”,提出文武一理,通过习武文,明理修身、格物致知,启发人之良知良能、孙剑云大师曾说:“‘蒲阳拳社’从成立那天起其宗旨就是变化气质、改善精神、修身育人。强调善养正气、文武并修、格物至知、体物不遗。这是‘蒲阳拳社’的传统和特点。”因此,历代孙氏门人中鲜有好勇斗狠、粗俗蛮野之辈,而盛行书剑合壁、武人文相之风。“蒲阳拳社”从修身育人的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武术学校。
   孙禄堂先生通过其天才的武学实践和体悟,总结凝炼出中和—内劲理论及其技术修为体系,从而使文武两道源于一理,有机融合。换言之,中和—内劲理论及其技术体系是文武并修教育体系的“武”的方面的基础,此为由形而下步人形而上之梯。而其“文”的方面的基础就是易学及儒释道之理,此为由形而上指导形而下的标灯。而两者所以能妙合为一,是因为孙氏武学与易学及儒释道之理皆是道性的一种体现,皆反映着万物的本原或曰基本规律。
   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自序中指出:“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因此,只有当内劲成为武术修为的核心时,文武两道才可能真正在本质上得到统一,妙合于道,成为一门能从中求真、得真的修身育人的文化体系。
   那么,孙氏武学又是如何使拳术与儒释道三家之学相表里,构成文武并修的教育体系的呢?首先,由孙氏形意、孙氏八卦、孙氏太极构成的孙氏武学是《易》之奥蕴在拳术中的体现。《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孙氏武学所体现的也正是《易》的这一基本精神。
   孙氏形意拳合于儒家之理,以中庸为原则,修为正大直刚之精神。孙先生在《形意拳学》中指出:“五行单习是谓格物修身。五行拳合一演练,是为齐家,有克明德之理。五行炮(对练)谓家齐,是五行拳各得其当然理之所用,而又调明德之至分也。对孙先生在《形意拳学》中还详尽论述了拳术从作用两个方面对习者的精神气质以及心智所产生的影响。其一是通过练习拳术使身体机能得以改善,进而产生改善精神气质增益心智的作用。如孙先生在论及崩拳时指出:“其拳顺则肝气舒,其拳谬则肝气伤,肝气伤则脾胃不和矣。其气不舒,则横拳亦必失和矣。此拳善能平气舒肝,长精神、强筋骨、壮脑力,故学者当细研究也。”这就揭示出拳术所以能改善习者精神气质的机制,同时也提醒人们错误的拳术修习方法不仅对人体无益而且有害。这似乎也能说明为什么一些著名拳家往往或身患重病或夭亡早逝之困,同时也说明拳术虽为形而下之法,但要想产生修身的效果还需要有形而上的哲学的指导,故需文武并修。其二是通过练习拳术使习者掌握正确的作用方法即所谓机窍,并在传统哲学的指导下使形而下的机窍上升为理论,产生形而上的意识,从而获得格物至知、体物不退之效。如孙先生在论及五行合一进退连环拳时指出:“连环者,是五行合一之式也。五行分演而为五行拳,五纲之谓也。合演而为七曜连珠,连环之谓也。分合总是起钻落翻阴阳动静之作为。勿论如何起钻落翻,总是一气之流行也,起钻落翻亦是一气流行之节也。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拳技亦云: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告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若知五行归一和顺,则天地之事无不可推矣。”这就揭示出正确掌握了拳术演练的方法、规矩,在中庸思想的启发下,能使人体悟出中和的道理和作用,产生形而上的慧识。再如,孙先生在论及孙氏安身炮的作用时指出:“其劲能与诸家道理会一。亦可以同登圣域。”这说明孙氏武学与诸家道理相会,文武一道,皆可使人获得至高的品性和悟识。
   孙氏八卦拳合于周易之理,并能体现数不离理、理不离数,数理兼该,乃得万全的《易》之精微。孙禄堂先生在《八卦拳学》的凡例中指出:“是篇为修身而作。取象于数理,立体于卦形,命名于拳术。谓之游身八卦连环掌。皆以实行体育、强壮筋骨、保护身体为正宗。”这说明孙氏八卦拳是一门以《易》为指导的、技理合于数理的拳术体系。又云:“是篇粗浅之言,以明拳术至深之理。简约之式,能通拳法至妙之道。拳中数形,不过作为万物之纲领。若能熟习,则纵横联络全体一致,。不惟取数形数式习之则已也。朱子云: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理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拳术始教。”从而阐发了孙氏八卦拳之宗旨为修身、明理。孙先生在《拳意述真》中又进一步揭示了八卦拳的功用:“体用一源,动静一道,远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动一静、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体用焉,亦莫不有八卦拳之道焉。其道至大无所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将此道得之于身心,可以独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由此可知孙氏八卦拳是将《易》之奥蕴—一形之于拳术的一门教化人之身心的学问,是用以修身明理,既可独善其身又能兼善天下的一种教育手段。
   孙氏太极拳则与道家精神相表里,使人之心性驯至中和,庶几近于道。孙先生在其《太极拳学》中指出:“是篇拳术不尚血气,纯任自然,不能伤其后天之力,专以善养人之浩然之气为主。”他在揭示太极拳之本质时指出:“太极者在于无极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其气隐于内也则为德,其气显于外也则为道。内外一气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阴阳,故拳术之内劲,实为人身之基础,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内家拳术。名称虽殊,其理则一。故名之日太极。”又云:“古人云:无极而太极。不独拳术为然,推而及于圣贤之所谓执中,佛家之所谓圆觉,道家之所谓谷神,名词虽殊,要皆此气之流行己耳。故内家拳术实与道家相表里。”从而论证了孙氏武学所以能成为修身育人的一门学问的内在机理,同时也说明了孙氏武学所以能与儒释道之学相互补,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可实证的体验体系的原因。
   总之,孙氏武学开启了文武并修、寓教于武之门,凝练出中国传统武学的精神本质,启蒙着后来出现的各派武学思想。因此,孙氏武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武学集之大成的一门文化体系,也是今天武学思想的正源。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开启武术文化传播、普及之门
   孙禄堂先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开启了近代武术的文化运动。孙先生不仅为近代武术文化运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而且是这一运动实践的领袖人物,使武术文化的传搏与普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在孙先生的《形意举学》出版前(1915年5月出版),武术的传延主要是以门派私传的形式进行。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师徒间的传承,二是拳经或拳脚谱的秘密传递。这两种方式可以说是明清时期武术传播的主要途径。其共同特点是非公开性和模糊性。因此,皆不利于武术作为一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民初,孙先生率先打破武术传播过程中的封闭保守陋习,开创了以拳照和文字理论说明相结合的全新的传播与普及方式,进行武学著作的公开出版发行。孙先生在武术传播普及中的这一创举不仅使武术的传播由私下变为公开,而且改善了武术技理传承上模糊性的问题,使之精确系统。孙先生的这一贡献影响至今,他当年开创的这种形式仍是武术传播普及的基本形式之一,其泽惠后人无可限量。
   话说到此,不得不提两个典故。其一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回到西班牙,一些朋友对他的伟大发现表示庆祝,但是也有一些同行或出于不服或出于嫉妒在宴会上发表言论故意贬低他的发现。他们说任何人像哥伦布那样沿着海岸线一段一段地航行都可以发现美洲大陆,甚至连白痴都能做到。这对哥伦布拿起一个鸡蛋放在桌子上,对那些贬低他的人讲:你们谁能把这个鸡蛋立在桌面上?众人试了半天,谁也没能把鸡蛋立起来,最后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哥伦布拿起鸡蛋用点力往桌面上一放,鸡蛋虽然破了,但立了起来。哥伦布说:这件事做起来这么简单。但是如果我不示范给你们看,你们都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当然,现在你们人人都可以效仿了。同样,在武术的传播与普及方面,当年孙先生的工作也是始创性的工作,由此开拓了一个时代。
   其二是关于孙先生的《形意拳学》出版后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保定形意拳家刘纬祥在保定小察院成立武术研究会,邀请孙先生前往。一见面,刘纬祥就说:“你摄了那么多影,不怕把功夫摄丢了吗?”因为当时流行说照相能夺人的元气,甚至减寿。当然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孙先生说:“那你就试试吧。”俩人一过手,刘即被放出。刘始信照相不会丢功夫。这就是说在今天看来是很平常的一些常识,在当时却有很不寻常的意义。所以,对于孙先生的五部拳著在武术的普及和传播中的作用,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看,从这个意义上讲其确实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当然,孙先生的五部拳著在武术普及与传播中的作用,远不仅是由画像改为拳照这么简单,其所阐扬的拳学思想已远远超出了武术范闻,而深入到中国传统哲学领域,并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因为,孙先生的五部拳著不仅使武术成为一门修身的功课、成为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阶梯,而且也为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创造了一套可以检验其真的实践体系,从而完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结构。
   因此,孙先生的《形意拳学》出版后,学术界名流如辜鸿铭、陈宝泉、刘春霖、马一浮。蔡元培、陈微明等对孙先生的学识、见地与修养无不叹服,常登门拜访或书信往来,相互交流心得。这使当时传统文化界的一些学术权威改变了对武术的认识,促进了对武术文化功能的认同,为武术的普及与传扬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为武术进入学校,成为一门必备的教育手段奠定了文化与理论基础。换言之,武术的普及与传播若无理论与文。化作为基础与内涵,也许会风靡一时,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演化成为一场闹剧而烟消云散。武术从民初到抗战爆发前这二十多年所以能蓬勃发展,直到进人奥运会,是与孙先生为其建立了深厚的理论与文化底蕴分不开的。直到今天,武术最使外国人着迷的还是其蕴含的文化理念。”
   孙先生对传统武术普及、传播上的贡献还表现在破除传统武术的自秘保守旧习上。《拳意述真》的出版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拳意述真》(1923年出版)是孙先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对前人拳论进行的一次系统整理、总结升华,从而揭示阐发了拳学的真意,奠定了传统武学统一的基本理论。可以说其后出现的各家或传统或现代的武学理论皆可以从《拳意述真》中找到出处,但又皆不及《拳意述真》对武学宏括得完整、深刻、系统、贴切。比如今天武学研究中比较热门的关于拳学中意、气。形之间关系的讨论,以及有关武术中套路作用的争论和技击理论中有法与无法、有限与无限的认识,皆在《拳意述真》中早已有了精确、系统、完整的答案。
   可以说《拳意述真》的出版使武术已无任何神秘可言,其把武术由托神附仙归还到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与掌握上,为破除武术界的保守陋习,促进武术界各派的交流与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然,《拳意述真》揭示的是武学的核心和本质,建构的是武学的基本理论,而不是一本拳脚谱。因此后人若把其当作什么拳学秘笈,想从中得到些什么特殊的秘诀,恐怕就要失望了。这也就是当年田镇峰先生一再抱怨孙先生的原因。这因为两人对武学的认识所站的高度不同。田纪峰先生想知道的是孙先生的功夫所以能独步天下的特殊心得和特殊练法,而孙先生所关心的是武学中的共性及其基本规律。
   孙先生对武学传播、普及的贡献不仅在理论和著述方面,还体现在有关武术教育普及的实践活动中。孙先生不仅创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业余武术学校——蒲阳拳杜,而且一向热衷于武术的教育工作。民初,孙先生先后在法政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堂、北京体育讲习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传授武术。普及武术教育。以后又受聘于年央国术馆担任首任武当门门长,嗣后改就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并且与张静江、李景林、虞洽卿、杜月笙等共同筹备和主持了浙江国术游艺大会和上海国术大赛,孙先生担任这两次大赛的筹委会副主任和浙江国术游艺大会评判委员会副委员长以及上海国术大赛的评委主任。同时,孙先生还培养出一大批武术教育的精英骨干,如中央国术馆教务处处长朱国福、湖南省国术馆教务长朱国桢、山东省国术馆教务长李玉琳、浙江省国术馆副馆长郑佐平。一等教习曹晏海、江苏省国术馆一等教习胡凤山、马承智、孙振岱以及上海国术馆教务主任靳云亭等。
   孙先生在武术传播与普及方面的活动并非一帆风顺。他始终坚持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既反对牵强附会地把武术的本体精神与政治主义硬扯到一起,也反对唯技击论忽视武术的修身功能;既反对少林武当孰优敦劣的派系之争,也反对奢谈武术的统一而不研究何为武术中基本法则的模糊论点。如对马良的“新武术”,孙先生就很不以为然,由此曾遭到一些人的嫉恨,并引发了中央国术馆开幕典礼事件。孙先生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使刚刚开始的国术运动免遭派系斗争的损害,主动辞去以马良系为主体的中央国术馆的武当门门长的职务,改在江苏省国术馆任职。然而当马良系的一些骨干份子跑到江苏省国术馆一定要与孙先生一见高低时,才发现孙先生于闲庭信步、举手投足间竟打得他们魂飞胆丧,无不惊服。于是马良系的几员大将如胡凤山、袁伟等复拜在孙先生门下习艺。可见,孙先生在进行武术的传播与普及中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要以拳与道合为基础。否则,武术在传播与普及过程中将由于偏离本体而逐渐丧失原有的作用和功能。总之,武术要想健康地传播与普及,就必须有理论基础、文化内涵和基本原则。这是当年孙先生已经解决,但却一些后人逐渐淡忘的一个重大问题。总结孙先生这方面的贡献,对今天传统武术的开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在本文行将结束时,笔者深感本文所述的与孙先生对武学的实际贡献相比只能是挂一漏万。这是因为笔者的学力所限。但笔者所以要勉为其难地完成此稿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孙氏武学所代表的并非是哪一个门派,而是代表了整个传统武术所曾达到的最高水平,是传统武术集之大成后的结晶。我们继承、研究传统武术若不以孙氏武学为基础,就永远不算能从古人的身影下走出来,也就更不可能产生具有实质意义的革新与发展。几十年来传统武术的开展现状,已无情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由于历史的原因,真正能够理解孙氏武学的人不多,真正能够对孙氏武学有所掌握的人就更少。孙氏武学的技术内容目前已几近绝传。所幸者,孙先生留下了五部武学著作,可以作为今人继承与研究的基础。
   (三)目前传统武术的开展很不正常,今天管理和研究传统武术的某些管理者和专业人士的素质更令人堪忧。功利、浅薄、偏狭、浮躁,严重损害着传统武术的继承与研究。因此,如实地、客观地对前人的贡献作一介绍,对今人如何研究、继承传统武术就显得非常必要。
   (四)传统武术的宣传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解放以来,孙氏武学长期未得到认真的研究与公正的对待,实在是传统武术研究与继承上的一个重大失误。这也是目前社会上一些传统武术在理论上经不住敲,在技艺上经不住实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传统武术是学问而不是宗教,打破门户之见的根本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其一是历史的真实。什么是历史的真实?如何论定?不能靠什么家谱、什么自篡的轶事,更不能靠什么狐野之说,而要靠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文献史料。可以说从唐豪先生起,这件事就始终没有做好。其二是科学的实证。科学实证不是在武术中仅仅增加一些时髦的名词,更不能以偏概全地仅仅用某一门科学理论去解释作为复杂的科学系统——人体科学的重要分支的武术学,而是首先要引入科学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论,其次是要以实证、实效为依据。本文的形成就是以上述几点认识为出发点的。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1264

帖子

746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67
发表于 2008-2-22 1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太好了。是开启孙先生绝学的一把好钥匙。也是开启陈氏太极拳的一把好钥匙。感谢罗汉兄,真心地感谢。
以丹田为核心,时时保持中正松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发表于 2008-2-22 21: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64

帖子

412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24
发表于 2009-2-6 23: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罗汉兄,真心地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