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43|回复: 0

从‘汉字’ 到‘象化思维’模式 [转]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867

帖子

44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08
发表于 2008-5-26 14: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汉字’ 到‘象化思维’模式 [转]


从‘汉字’ 到‘象化思维’模式

‘汉字’字形与概念:

当我们明白了大脑处理图像和单词的模式后﹐根据上一节的阐述比较﹐我们已经了解到处理汉字应用到大脑处理图像的模式﹐因此认识和确认汉字是一种视觉性行为﹔而处理单词则应用到处理语言的模式﹐这样确认和处理单词的过程就是一种听觉性行为。图像所携带的信息内容就是图像的本身﹐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而非图像﹐虽然字面的平面结构具有图像性﹐但绝非信息的全部﹐因为汉字毕竟是文字而非图画﹐汉字所携带的信息主要在所指示或引伸出来的概念中。不过﹐大脑以处理图像的形式来处理汉字﹐这样就难免会把处理图像信息的模式用于处理汉字信息上﹐于是图像(视觉) 处理模式也就从处理汉字表面的图形信息上﹐再进一步深入到汉字的概念中来。现在﹐笔者定义图像对大脑构成的印象为‘象化’
图像﹐因为汉字的字形也是一个图像﹐所以汉字的表面就是一个‘象化’图像
﹐进一步而言﹐汉字字形所指示的概念信息也最后成为了一个‘象化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象化概念’内的‘象化’信息主要是概念信息而非单纯的图像特征(甚至可以完全不包括任何图像信息)﹐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详情﹐笔者在稍后再作深入讨论。对于以上论述过有大脑处理视学图像的模式﹐笔者称之为‘视觉模式’
ddao.net
﹐在处理语言方面的就是‘听觉模式’
。汉字成为了‘象化概念’
﹐以汉字为思维工具的思维就成为了‘象化思维’
模式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汉字的概念处理被调用到图像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汉字在概念上完全带有了图像的信息特点﹐最后成为全新的‘象化概念”
。为了能够清晰而准确的说明这个问题﹐笔者将会首先引用一套符号系统作说明方式﹐解释大脑是如何辨认汉字字形的﹐因为汉字的字形如同图像一样﹐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地方﹐会因为印刷或手写的关系﹐在字形和大小甚至形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脑一样可以辨认出这是同一个汉字﹐就如同我们认识一位朋友﹐虽然她在不同场合在化妆与穿带方面有所不同﹐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脸容有所衰老﹐但我们还是可以在人群中辨认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大脑以记录和对比图像特征的方式进行的图像处理功能﹐汉字的辨认方式也套用了这方面的功能。而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
﹐它的字形特征就是反映概念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在认识汉字的辨字过程后﹐再来看一下汉字是如何通过字形与汉字概念挂钩的﹐这也是‘六书’
的造字方法。在以上的阐述过程中﹐笔者都会用到这一套全新的‘象化符号系统’
来说明大脑的相关信息处理过程﹐并且最后把这一套可以仿真汉字信息处理的符号系统﹐在加上一定的定义和说明后﹐把它制定成为一套如同‘数学符号’
一样的分析符号系统﹐前者的‘数学符号’
是分析数理逻辑与演绎思维的利器﹐而后者的‘象化符号系统’
就是专门用来分析‘象化思维’
的工具。之后﹐在本书有关‘象化思维’
的内容中﹐笔者都会以‘象化符号系统’
作为主要的说明工具﹐特别是模拟‘象化思维’
的操作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而无误的了解到‘象化思维’
背后的思维操作﹐而思维操作最后也落实为实际的行为﹐这就是东方文化和文明现象。

现在﹐让我们通过‘象化符号系统’
对汉字的字形辨认作一个分析吧。笔字挑选出汉字‘阳’
为例子﹐在下图中把大脑中‘阳’
字的外形记忆信息﹐以‘深灰色’
的‘阳’
字表示﹐正如上文已作过的论述一样﹐大脑对图形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以及其中的信息是‘属性’
信息﹐也就是说大脑会把‘阳’
字的字形属性记录下来﹐‘属性’
信息就是笔划的走势与弯曲程度

(‘象化符号系统’
以虚线的图圈表示‘象化概念’)
等。之后﹐当大脑在另一个地方看到了一个手写体的‘阳’
字后﹐大脑就马上把现时所见到的‘阳’
字与记忆中的‘阳’(深灰色) 字作‘模拟’
﹐也就是作属性/特征性的比较。如果发现两者在特征上有较大的接近程度﹐就判断这个手写的‘阳’
就是大脑认识的‘阳’


以下是有关的思维操作过程﹕
图例说明如下﹕
‘箭头’表示﹕‘相属于’
或‘隶属于’的关系
‘互属性’
﹕表示转换到相反的‘相属’
关系﹐因为‘象化概念’
中包含的只是‘属性’
的信息﹐例如﹐‘人体’
带有‘心脏’
的属性﹐相反﹐‘心脏’
也带有‘人体’
的属性﹐又例如‘红色’
带有‘鲜血’
的属性﹐所以看到红色令我们想起‘鲜血’
﹐而‘鲜色’
也当然的带有‘红色’
的属性。
‘包容/递进性’
﹕表示一种属性间的‘递进’
关系﹐例如‘人体’
带有‘心脏’
的属性﹐而‘心脏’
带有‘血管’
的属性﹐因此﹐‘人体’
也带有了‘血管’
的属性。


代表性’﹕表示某一个‘属性’
对‘象化概念’
起到代表作用或象征意义﹐如‘红色’
具有‘鲜血’
的‘代表性’


可见﹐汉字的字形辨认是通过‘模拟’的思维操作来完成的。以上的例子是有关大脑处理汉字字形的过程﹐我们在这个例子中已经总结出了‘象化概念’
里的重要属性﹕互属性﹑包容/递进情﹑代表性和‘象化思维’
的主要操作方式—模拟。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新概念的引入﹐从讨论语言文字的特性而过渡到讨论思维的模式上。本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完全引入这些新概念及相关的逻辑法则﹐它们将以符号系统作为表达的方式﹐这套符号系统可以令到我们更有效的理解和阐述思维模式﹐这一套符号系统就是‘象化符号系统’。在书中所有有关东方思维模式的部份﹐笔者将通过这种从处理汉字信息总结出的符号系统﹐解释及仿真‘象化思维’的思维操作。由此﹐读者就可以清楚的明白到东方文化文明背后的产生过程﹐其中存在着一脉相通之处﹐这就是‘象化思维’模式。
以下的例子﹐让我们再认识一下‘汉字’概念的处理过程﹐现在试把以上的‘象化符号系统’
应用到以下的例子中。

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象化符号系统’
﹐对大脑处理汉字‘阳’
的信息进行模拟操作。如上文提及﹐‘阳’
在《说文》中的解释为‘高明’
。当大脑已经认识了‘阳’
字的字形结构和指示的概念后﹐汉字与汉字所指示的概念之间就存在着‘互属性’
﹐例如汉字‘阳’
的字形与它的概念‘高明’
发生‘互属性’关系﹐这也是‘象化概念’的‘等价关系’﹐如下﹕

之后﹐这个概念就储存大脑中成为储存体‘阳’
的信息属性﹐当大脑看到一个手写体的‘阳’
时﹐大脑将会执行以下操作来认识这个汉字所指示的概念﹕


汉字概念的处理过程发生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以上说明的是解读汉字所携信息的过程﹐而另一个过程是使用汉字来表达信息的过程﹐前者为读者的操作步骤﹐后者就是文章作者的工作。这个工作就是把汉字与某些需要指示的概念作‘挂钩’
过程(如下图)﹐也就是以汉字的形式在文章字句中表记这个概念。当文章被阅读时﹐就发生了读者接收和学习汉字概念的过程﹐读者从文章中领会到汉字所指示的概念﹐然后把这个新学习到的概念与汉字一起储存到大脑中去﹐日后读者就可以把这种汉字指示新概念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然后就可以重复第一个操作过程。

当汉字使用者要表示一个有关活人世界﹐相对于死人世界的概念时﹐这位使用者就会在大脑的字库中搜索现有汉字哪一个可以表示这个概念﹐最后选择了‘阳’
字来组‘阳间’
一词﹐但是‘阳’字在当时的意思只有‘高明’﹐不过在思维操作得到的结论是﹐‘阳’
具有了这个概念的‘代表性’﹐其思维过程可如下﹕
(注﹕在上图中﹐请读者注意‘现有的概念’
和‘认知对象’
这些字眼和模式﹐这其实也就是以汉字作为‘象化概念’
来指示属性﹐以此来认知概念的过程﹐认知的结论就是以某一个汉字来指示这个概念﹐这是‘象化思维’
的认知模式﹐有关这种认知模式﹐我们可以在本书中看到更多的例子。)
而在另一方面﹐作为读者﹐当时他只懂得汉字‘阳’
只用作指示‘高明’
的意思﹐但阅读这篇文章时﹐通过‘上文下理’理解到文章表达出‘活人的世界’
这个概念﹐又看到了‘阳’
字出现在‘阳间’
一词里﹐读者于是就通过以下的思维活动学习到‘阳’
字可以用于指示‘阳间’
概念的部份信息。如下﹕

由此可见﹐不论是作者或读者﹐在他们以汉字表达概念或通过汉字理解概念的过程﹐这都是‘象化思维’的操作过程。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汉字的造字原则﹐因为汉字的字形是指示概念的主要载体﹐汉字的造字过程就是把汉字字形与概念挂钩的过程﹐而且汉字的字形能够起到提示概念的作用﹐反过来汉字使用者也以这种造字原则来处理汉字信息﹐这一种处理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操作过程。从汉字的造字原则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思维的操作模式﹐这就是汉字使用者发展出的‘象化思维’
模式﹕
根据<六书>﹐汉字有以下六种的造字原则﹕
一、指事:
《说文解字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以‘上’
为例。

二、象形:
《说文解字》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曲,日月是也﹐以‘日’
为例。

三、形声:
《说文解字》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江’
为例。

四、会意:
《说文解字》谓: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以‘信’
为例。

五、转注:《说文解字》曰: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之前介绍的四种方法,都是六书中关于文字构造的方法,转注及假借则是属
于文字运用的方法。转注的定义分歧,有一类说法是说字的声韵属于同一语基的,或意义相同的不同文字之间,可以互通,如「考」与「老」,其虽为不同的字,但
发音则为迭韵;另一类说「建类一首」的「类」解释为「形类」而非「音类」,指两个字在字形上部首相同或相关,意义又相同或相近,却因为时间的变迁或地域的
不同,分别造出形体不同的字,可以互注换用。

六、假借:《说文解字》曰: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就是借用已造文字,来代替在语言用法上已经存在,实际上却并未造出来的字﹐以‘令’
为例。


由‘六书’
的造字法则可见﹐先民通过以上的思维操作模式﹐把汉字的字形与汉字所指示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个过程完全反映了他们的思维模式﹐而且他们也明白到汉字的阅读者与他们一样将会使用同样的模式来解读汉字﹐于是在长时间使用汉字后﹐也就会在使用者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因为每读一个的汉字就是一次的思维操作﹐反复之下这种操作模式就成为习而为常的惯性动作。再加上﹐文字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这种惯性动根本就是思维动作﹐从而导致思维模式的产生。还有﹐汉字的本质虽然是图形﹐但是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字形表意﹐也就是指示概念﹐因此大脑需要对汉字进行辨认的内容﹐也就从单纯的图形层面而进入到概念层面﹐这种思维模式也就从‘视觉模式’(视觉思维)
深入而成为‘象化思维’
模式。
现在﹐我们可以再通过‘阳’
字为例﹐对‘象化思维’
处理汉字概念和视觉模式处理图像作一个比较﹐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象化概念’
在概念上有如‘图像’一样的性质。
正如上文提到过的﹐‘阳’据《
说文》解﹐指‘高明’也。‘阳’的本意在最初的时候也甚为狭窄﹐只是指与位置和光亮有关的意思。不过﹐经过‘象化思维’模式的处理后﹐‘阳’字所指示的概念信息也就慢慢变得‘图像化’
﹐这是以概念信息为基础作无限引伸﹐这就是‘象化’过程﹐‘阳’字最后也成为‘象化概念


在本书中﹐‘虚线’
的图圈用作表示‘象化概念’﹐虚线的边线表示信息的边界呈模糊化﹐就是没有确定的边界﹐圈内的信息数量也是不可知﹐存在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是‘象化概念’的‘扩散性’

‘阳’
字以‘高明’
的意思作为基础﹐就可以从这个基本概念﹐正如以上词语‘阳间’
的例子一样﹐通过‘模拟’
就推想到与光线有关的性质﹐联想到‘热’
﹐因为有光线就会发热﹐所以有‘太阳’和‘阳光’﹔
‘热’也引伸为一种能量的代表﹐一种‘刚烈’的性质﹐因此‘阳性’就包括了男性和其它雄性的动物﹐男子气概为‘阳刚气’﹔光明是人所喜爱的环境﹐也充满了‘生命力’﹐因此有‘阳间’﹔因为有光线的部份往往是表露在外或突出的地方﹐所以有‘阳奉阴为’﹐
‘阳文’是印在金属上的凸出文字﹐外面也称‘阳面’﹔光相对于暗﹐因此有‘阴’
‘阳’的对立。下图表示了在‘象化概念’
‘阳’
中包含了以上的‘属性’
﹐也就是语言概念。


下表比较了图像与‘象化概念’
之间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自汉字的图形性而调用到视觉处理模式﹐最后成为了图像和汉字概念的共同信息处理模式﹐可见‘视觉处理’
模式通过汉字处理而升级成为了‘象化思维’
模式。


图像处理‘象化概念’(以‘阳’字为例)

处理的基本单位
平面或立体的点
平面分布的所属概念信息。
‘阳’
字包括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如‘热’
‘光’
‘能量’
‘表面’
等﹐呈平面分布

单位的数量和形式
构成图像的‘像素’
在数量上无限﹐不在大脑显意识的掌握范围内﹐其中携带的是图像的‘属性特征’
信息。当要求显意识回答﹐如两只香蕉的共同点这种问题时﹐显意识会在大脑中搜罗所有‘属性特征’并一一列举﹐但是这些‘属性特征’
没有具体可量化的数量﹐大脑如要列举对象的属性特征也可以举之不尽。
信息的数量呈模糊性﹐没有确定的边界﹐上层信息的性质是‘属性’
信息﹐也就是有关‘阳’
的属性﹐因此下层信息量可随时扩展﹐此概念带有扩散性。
由‘阳’字本意‘高明’
—这个‘属性’
为基础﹐通过相同属性所包容的概念多不胜数﹐如再扩张到外层像‘
雄性’﹐
‘阳面’等﹐为数就更多了﹐这都是以‘阳’为模拟属性所联系上的概念﹐数量无限﹐我们可随时用‘阳’字组出新词概念﹐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信息纳入‘阳’的属性范围﹐如‘火’﹐
‘雄性’
动物种类等。

处理的方式
归纳图像特征﹐以特征作比较﹐分析和判断
‘模拟(归纳)’法﹐概念中的信息指示的是‘属性’﹐具有共同属性的信息都可以被纳入到这个概念中去。
纳入‘阳’
字中的概念﹐如雄性﹐阳面等都带有‘阳’
的属性﹐完全没有‘量化’的关联。

处理模式
归纳法﹐归纳特点/特征。
比较的是属性﹐并没有‘量化’信息的存在。

推想性
可由一个图像的特点﹐推想另一图形的属性﹐由对象部份或失真的外形特征来判断对象。
可根据汉字字形结构(边旁部首)推想其含意﹐以及单个汉字的意思推想整个词组的含意。
如明白‘阳’
的意思﹐就可以推想‘刚阳’
和‘阳面’
和‘阳奉阴为’的含意

自动性
因在潜意识下进行﹐所以信息处理就从接触到图像的那一刻开始﹐具自动性﹐基本上不受大脑其它活动干扰。
在潜意识下进行﹐当接触到‘汉字’
或‘象化概念’﹐大脑便自动处理其外形或上文下理来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理解了‘阳’
的属性后﹐当接触到其它与‘阳’
相关的词组如‘阳间’
或‘阳寿’
等﹐大脑就会自动推想其含意。

准确性
由图像处理分析所得结果﹐可能因人而异﹐而且结果准确性低。
对汉字概念的理解﹐会因人而异﹐也因汉子所处的文句和与其它汉字所组的词组而异﹐有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性。
如‘阳面’
的理解﹐有人可能认为是‘光亮的一面’
﹐或有人认为是‘露出的或表面的一面’
﹐有人想是‘上面的一面’
﹐其理解有出入。

除了上表之外﹐我们再以图像的信息处理详图﹐与大脑在处理‘阳’
的信息作一个直接而清晰的对比﹐如下﹕




由此可见﹐‘象化思维’
的形成就是借用‘视觉模式’
来处理概念信息的产物﹐通过汉字的使用﹐强大有效的‘视觉处理’
模式被发展为开发和处理概念的工具﹐从而发开出更有深度的思维能力﹐这就是东方文明能够较世界上其它民族更为‘早熟’
的原因。具体来说﹐就是‘汉字’作为思维工具出现的时间比其它文明早﹐而‘象化思维’的模式只依赖于汉字来操作﹐不像西方文明需要数学符号的产生﹐才能令到认知能力随着这些思维工具而延伸﹐所以西方的文明也依附在思维工具的发展上(这就是笔者需要解构西方语言与符号演进的原因)
﹐她在开始时受制于思维工具的迟迟不能发展﹐但当思维工具成熟定型后﹐西方文明也就在十七世纪开始突发猛进。相对于西方思维模式﹐‘汉字’就是‘象化思维’
的全部思维工具﹐‘象化思维’
在不假于其它工具的情况已经足而令到我们祖先的认知能力可以发展出耀目的文明﹐不过﹐同时也限制了东方的认知水平而令到文明停滞和令到社会进入‘超稳定状态’
。在下一节中﹐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象化符号系统’
吧。



我要转帖十万张,金之本色在于光明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