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2月20日报道
A
实景陡峭山顶挖掘“西岩洞”
湘潭县乌石镇坝湾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弯弯曲曲的山路在苍翠山峦间延伸。氤氲雨雾中,座座村舍院落如棋子般散布,愈显僻静。
在两山夹峙的坝湾村友助组,有一条宽约两米、长近四五里的沙石路,蜿蜒通向后山。山路尽头,是一个水池和几垄抽穗的白菜和新栽的柏树幼苗。再上十余级水泥台阶,这里离山顶已只有二三十米距离,坡势虽缓,仍十分陡峭。
一个人工修筑的洞穴筑在山顶,徐文义就生活在这里。洞口有门有窗,门前堆着日用家什,好像西北干旱地区的窑洞。与窑洞不同的是,洞口正上方用水泥写下了“西岩洞”三个字。
B
探访侠客业余时爱听花鼓戏
其实,被人们称为“山顶洞人”的徐文义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神秘。记者找到他时,他正在邻居兼朋友的余师傅家听花鼓戏,他说这是他的爱好之一。
徐文义中等身材,梳着大背头,留着山羊胡,上身穿着一件被人们遗忘多年、连领口扣都扣上了的灰布中山装。虽是初次与记者见面,徐文义却像一个豪爽的侠客,显得很热情。
C
倾诉与妻感情不和痴迷武侠
今年53岁的徐文义,是个土生土长的坝湾村人,有兄弟姐妹十人,他排行最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19岁的徐文义应征入伍,当了5年水兵,复员回乡后,他娶了同乡不同村的一名姑娘为妻,并生育了两个儿子。
然而,夫妻生活的不合让徐文义“身心饱受痛苦”。他说,结婚至今25年,他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十多年。大约是在1998年前后,徐文义在自家的两层新楼房建起不久,就买下了哥哥未拆的三间旧房,独自搬了进去,开始了与直线距离不足百米的妻子分灶、分食的分居生活。
在感情生活遭受挫折后,徐文义的人生兴趣发生了改变。他喜欢上了武侠小说,侠客们的神奇武功和各种奇遇让他着迷成痴。渐渐地,心中苦闷急需寻求排解的徐文义萌生了练功的念头。
D
过程历时50多个月掘洞“练功”
大约从2001年,徐文义就开始了他所谓的“练功”。后来,他在一次练功中,碰上大雨,正在山顶练功的徐文义被淋了个透湿,这使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在山顶挖一个小洞、搭一个雨棚”。雨棚搭在什么地方?这让徐文义颇费了一番心思。在山顶的向阳坡上,徐文义发现有几块垒叠在一起的山石,中间的那块石头平整光滑,与侧躺在两旁的两块石头形成了一张天赐的座椅,且十分牢固。
于是,徐文义便将此处作为自己建雨棚的地址并开始挖掘。徐文义说,他所开掘的“西岩洞”到目前为止已挖掘了4年零一个冬天。他有点得意地说,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挖了一个洞,并在原来杂草丛生、野树疯长的山头栽上了蔬菜、种上了松柏树。
E
参观百平方米洞穴“五脏俱全”
徐文义打开门锁,请记者进洞参观。洞门开处,是一间七八平方米,堆放柴草、炊具的厅堂。这是顺着那几块大石头建起来的,也是整个“西岩洞”的洞檐。再往里走,才是真正掏挖出来的洞体。整个洞体呈长条形,宽有三四米、深约有二十多米,洞顶呈弧形,洞壁上另外掏挖了放置杂物的小洞,洞顶、洞壁均已用混凝土加固。徐文义对自己的这一杰作甚是满意。
F
得意以酒为生,很少吃米饭
令徐文义满意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他的练功。徐文义的朋友余师傅告诉记者,在建洞之前,徐文义大约有两年的时间未沾粮米。徐证实说,从2002年开始,他确实是吃饭吃得少,有时甚至不吃,平日防饥全靠自酿的米酒,为此每天要喝掉一斤多米酒。
对于他这样每天得从事数小时的强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只靠酒来补充体力简直让人有点难以想象。对记者的疑问,徐文义笑而不答。
其实,在练功之余,徐文义还在耕种着家中的四亩多责任田,并承包了组上的4口鱼塘,鱼塘每年的收入有近万元,责任田里收获的粮食则酿成了他的杯中物。 (本文来源:湖南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