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沟太极拳的武学生态--蔡伟(三联生活周刊)
如果没有太极拳,位于河南省温县的陈家沟村肯定只是黄河边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虽然这个位于清风岭上的小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温县体育局局长原福全颇为自豪的说,作为中国温姓的发源地,温县从商代定名、西周分封开始,3000多年来名字从未更改。
谈到陈家沟,老村长张蔚珍同样意气风发:“过去这里是盛产‘四大怀药’的怀庆府。”“四大怀药”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的总称,盛产于黄河北岸的温县、武陟、博爱、孟州、沁阳等县市,因这一地区在元明属怀庆府辖。如今的温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最值得一提的,就只有太极拳了。
据说元末明初朱元璋北进大军怀庆府时受到怀庆府守将的激烈抵抗。此后为了报复,朱元璋三次命常遇春屠杀怀庆地界,导致当地人烟稀少。山西人陈卜在此后移民温县黄河岸边的清风岭,到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开创太极拳,该村随以陈姓命名为陈家沟。
从温县到陈家沟,“面的”15块钱,1路公交车1块钱,发达的交通网各处都人车稀少。此前看的有关“陈家沟村民兴办农家武院赚洋钱,今年以来户均创收近万美元”的消息,仿佛就是冬天里的神话。这不由得又让人想起了从郑州抵达温县后的首次心理落差:县城内的太极市场空无一人,十字路口的太极商场早已关张,县太极体育馆上的巨大金字已然变成了“太极体育馆”。在冬日灰黄的天空下,陈家沟展示出来的,已然是和路过村落毫无二致的萧瑟与单调景象。
难道这儿,就是太极的江湖?
(明日待续)
[em16][em16][em16] 从家传走向社会
衣着单薄的陈炳在寒冷的冬日里从一片碧绿的麦苗上走过。麦苗不怕踩,周围是大小高矮参差不齐的墓碑和墓穴。这一片开阔
土地是陈氏宗祠的陵园对早已普及火葬的河南,这是当地政府特批的唯一一块土葬墓地。从农田中走出的练武之人最后又回归农田深处这似乎正是中国传统的家族传承练武人的生命循环模式。
在陈炳父亲年轻的时候,太极拳作为四旧之一是被扫除的对象。对陈氏这个村里的宗族大姓来说练武在当时更是被禁止的事情侠以武犯禁”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为了支撑家庭,陈父很早出外打工,“他没有选择练武,虽然会一些但并不地道”。
教陈炳学习家传陈氏太极拳的是他的叔叔陈小旺。陈小旺如今是陈氏家族的掌门人却早在1991年就前往澳大利亚定居。对农家出身的孩子。练武是逃避终身务农的一条出路。家族里的二十几亩地早已租出,而陈炳在得到了太极拳的传承后,最终也走出了陈家沟,在上海体育学院度过了4年大学生活。可以说,他是陈氏家族里文武双全的第一人。
大学毕业后的陈炳回到陈家沟任太极拳学校副校长兼总教练。对他来说振兴陈家沟太极拳的道路远比他自己的人生奋斗之路来得艰难。尽管 1992年温县被国家体委首批命为全国武术之乡,但陈炳所在的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涂为村里最大的武校学生人数也不过100多人,绝大部分都还是乳臭未干的孩子。村里其它武校,学生人数通常不过数十人。20世纪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掀起的全国热潮让太极拳获得了多年来的首次大发展,但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随着武侠热潮的消退,陈家沟终于又回归了一个传统农庄的平静。
说起未能像少林寺那样随武术热的兴起而发展壮大,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陈氏家族目前在国内的实际掌门人陈小星还是非常遗憾。在学校边一个破旧乡村餐馆的餐桌边,陈小星描绘了1978年前陈氏太极拳封闭的家传模式。
“练武人的生计,除了种田就是走镖。我们陈氏家族的先人曾经走镖远达山东莱州。我祖上陈耕耘走镖山东时,在山东为父亲陈长兴立了一个碑。光绪二十六年袁世凯做山东巡抚巡视期间看到陈耕耘碑记后,知道太极拳为陈家沟陈氏专精就派人前往聘请陈长兴的孙子陈延熙到袁家,教袁克定太极拳法。从山东直到天津总共教拳年。后陈延熙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辞去教职还归故里以行医终了余生陈延熙后来传给我祖父陈发科。陈发科在年前往北京教拳目前流传的陈式太极拳都是陈发科所传。”
对于当时的习武之人,成为达官显贵人的家庭教师是个名利双收的出路。当年的杨露蝉正是到了京城给权贵授拳,才有机会成为名震京师的“杨无敌”。不过那时太极拳的传授仅限于此民间并没有公开传习。直到年陈小星祖父陈发科去北京教拳太极拳才算真正开始从家传走向社会。(明日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陈鱼落雁于2005-2-16 23:46: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