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前,初会胡学智老师时,自恃己专练太极15年,问胡师是否可评为中乘水平,胡师曰:“门还没入”。当时自己还有些不理解,不服气,至今天才知道,胡老师评语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是胡老八年来的悉心指导,我也许到今天甚至到永远也不会入得太极之门。
王宗岳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隆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惴摩,渐至从心所欲”。故懂劲虽为太极拳入门阶段,也是很难求得的一个阶段。只有懂劲后在太极拳上才有希望达到大师级的水平。毕竟学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鳞角,能悟人懂劲,窃以为实在可喜也。
我忽然悟通的是什么呢?一时理不准头绪,就想到哪写到哪:
1、松柔连贯的拳式。力由脊发,由腰脊运动带动躯干四肢运动,各个关节肌腱、五脏六腑甚至每个细胞全松活开,这个“松”字很关键。 “逢松必变”,“逢变必松”,动作轻灵,毫不着力。“轻灵”这点至关重要,多数太极爱好者都因忽略“轻灵”而悟不得太极真谛。
2、“腰腿求之”,松腰落胯,腰腿是支架,所谓“立柱顶千斤”、“擎起彼身借彼力”,腰腿进退转侧得宜,便与敌之攻走之势,合成为太极阴阳妙图,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故胡师的拳架与推手,均不可擅改,那是悟入真太极的必由之路。
3、“胸背犹如一纸扇,开合折叠任君变”(胡师语),腰脊带动两臂胸背化发,处处能化能发,所谓“无形无象,全体透空”。腰腿与胸背相合,则形成“上下相随人难侵。”
4、“引到身前力始蓄”,距离感至关重要,距离远,化之人也不惊,打之我也无力,必须对方手触我身(躯干)而后化之发之,见李经梧、胡老师均是“以身试法”让徒弟推其身上(躯干部位)而后化发之。兵法所谓:“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善进身者对方打不出、摔不倒,阴阳鱼游走不已,近身好处大矣哉1
5、改造先天顶抗为顺势而动,会避双重,身如被单,床单、随打随移,一点打不到实处,而又能作周身一家,处处得机得势,所谓“敷”、“盖”、“对”也;又如老叟戏顽童,不单玩自己的,还要和对手合在一起玩,不即不离,犹如事先编排好的对练路子,可以周旋无已而又处处我顺人背,不想周旋则能随时发之。所谓“吞也”、“吐也”。
6、“一臂三力”“退必吸提,进必粘逼”(胡师语)。搭手后诸式诸劲中均含有三种力:牵引力、顺势力、推动力,这在肢体的螺旋走转中实现(“缠线劲?”),这是近身制敌的保证,也是处处我顺人背的保证,使之进不得,退也无法逃脱,这也是“敷盖对乔”之意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