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宋体][/face] 陈小旺曰:"何谓刚?在发劲时,内外和一,意气风发,将自己的力量发出击点乃为刚". "不仅周身处处都能发出劲来,并且是劲由内换,连化带发,自然顺遂"。 "....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成为 “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式太极拳劲法中的松活弹抖,身法中的闪展腾挪,腿法中的蹬踢踩踏,手法中的刁拿锁扣,无不体现阳刚之势,所以有人说:陈式太极拳不过就是个炮捶而已。显然是指陈式太极的阳刚而言,好像与外家拳一般无二。须知外家拳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刚猛迅疾,以快制慢,招巧速快而取胜.也练内功也求柔,目的是提高人之身躯最大的抗打能力,冲击力和爆发力以及灵敏度,一招放空,用下一招补救,但终是为刚猛势烈而服务。当然越是高手越向柔的方面发展.然陈式太极的阳刚之势是缠丝劲,弹抖劲与捧,捋,挤,按,採,捩,肘,靠这八种劲道合一的体现。 陈式太极的捧,并不单是手背,而是浑身无处不捧,捋也并不是单用掌中,腰身也能捋,其它劲道皆如此。每一劲道都有刚柔,当这至柔至刚的八种劲道合一的时候,由于相对相抗,相拉相扯,相反相成,随时能爆发出至刚至极的阳刚之势。 我们以掩手肱拳为例,整式浑身无处不捧肘劲,拧腰转胯折叠转换有捋捩劲,身躯松沉有按採劲,拳出有挤靠劲,就拳来说,上打咽喉有肘劲,下打阴裆有按劲,中打胸腹有挤劲.由缠丝劲和弹抖劲在瞬间送出,真所谓刚之又刚,至刚至极.外眼人一看,这叫什么太极拳?其实,这种阳刚之势根本不是肌肉之力.而是相对相立矛盾统一的整体劲.用意气催放,这八种劲道松沉的越开,圈园柔活,柔韧力越强,拧裹的越紧,圈园成点,爆发力越大,就像无数个不同方位的弹簧被挤压在圈点里.周身一家的大圆上,任何一点又能形成无数个小圈.一拳发出的同时,劲之有上有下,有前有后,有左有右,阴阳相错对拉转换,向内向外,四面八方皆是劲.一松一紧,一开一合,正是陈式太极的刚相?说白了就是劲道在身形中的园圈变化,劲道的大圈小圈到无圈,就是说内在的太极劲互逆互顺又能整体合一。这种整体劲或空或实,对方任何来力,不须硬顶,我都有相向的劲力走化,能在刹那间听到对方的劲道而变换另一新劲.这一势明,暗,化具备,怎能与其它拳种的弓马步冲拳相比?用外家拳打这一势掩手肱拳,若不知这八种劲道的开合,或单用一两个劲力的组合,打的再猛再用力也是不对的。 一路中柔多刚少,捧捋挤按为主,在松静中练就柔韧之劲,二路突刚显柔,采捩肘靠突出,窜蹦跳跃,快速威猛,松活弹抖,意气风发,是意,气,力,神形在瞬间的高度统一的表现.动则具动,八劲拧于周身为一家."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我们不能只强调缓动缓随叫太极,急动急应不是太极的一部分, 慢能听到劲,快也能听,触之能听,分之亦能听,推手能听,散打更能听,全在于意念. 陈式太极的阳刚之势不是努气较力,劲在内换,就看你是不是将这八种劲道凝为一体而"收缩崩炸",开合回环而达变化无穷(懂劲和用劲).就拿二路炮中的"飞步腰拦肘"来说,手臂肘上的八劲,身腰胯的八劲,脚腿膝的八劲拧合于周身为一家,在闪展腾挪中完成,若拆招解招,整式虽以肘靠定势,肘前却能根据不同情况互相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劲势,如"翻花舞袖","抹眉红","当头炮". "搬拦捶", "裹鞭炮","玉女穿梭"以及腿上的跺,踹,扫,掛等等,就势换劲,一个飞步之间皆能变化,飞步也可以不飞,亦能从动到静,从静到动,千变万化,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冷,脆,快,急的阳刚之势无不体现这八劲的节节贯穿(不同的劲力与劲力).我认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整体劲".二路炮中的阳刚之势是在一路得柔的情况下更高层更全面的阴阳矛盾的结合。 人的生命到底在于"静"还是在于"动"?养生和医家历来争论不休,将这两极分开各说各的妙处,或各攻各的短处,虽然精彩,舍一是不可的.太极拳也是一样,舍刚唯柔,或舍柔只刚,那太极拳就应该更名了.太极拳是名符其实的武术,武术对于健体强身治病养生是确定的,但不是全能的,击打攻防伤人也能被伤,这就要求柔不离刚,刚不离柔,刚柔相济,互根互补.缠丝劲,弹抖劲与八劲形成的阳刚之势,正是武术中人之"精,气,神"的体现.这八种劲的凝合,是从刚柔相济中求得的,一松一紧,正是陈式太极拳系与众不同的地方.青少年初习时从刚入手(老弱病除外),遂渐化刚求柔,二路复从柔得刚,这叫换力得劲.八劲在未得柔的情况下,急于习练二路,虽年青力壮,整套拳打下来却气喘呼呼,总感觉力气不足,所以有的举杠铃,增负荷,百米跑,无氧训练,打沙袋,靠木桩......,肌肉是发达了,力量也刚猛了,内家拳也就变成了外家拳了,要想得太极真功,还得从头开始换劲,徒费冤枉功.若只为健身,只柔不刚,也无不可.将外家拳的招式快拳慢打,缓缓地冲拳,轻轻地抬腿,慢慢地挪动,松松的转换,也能起到健身的作用,但不能称为太极,也不能叫武术。 有所感悟说与师,纠我偏差扶我神. 2006年12月11日
[此贴子已经被千年一叹于2007-1-21 20:59:0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