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17|回复: 11

陈王廷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田秋茂整理)

[复制链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发表于 2008-2-23 0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太极拳创始人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有张三丰造拳说,有王宗岳传蒋发说,而最被大家认可的,也是经过专家严格考证过的是陈王廷造拳说。近年来经常有人对此提出置疑,也有人提出一些其他假说,今将一些历史和考证资料摘录如下:

一、唐豪、顾留馨考证摘录
1932年1月唐豪约同陈子明去陈家沟调查太极拳历史时于陈森处得到“陈氏家谱”,“陈氏家乘”各一册携归上海,今藏国家体委。
“陈氏家谱”骑缝注16页“十一世提起以前有”,至此,以上乾隆十九年(1754年)谱序,以下道光二年(1822年)接修字样。封面题:“同治十年(1873年)癸酉新正颖川氏宗派”。
  自陈王廷造拳后,族人累代习其拳,谱中凡拳技著名者始傍注“拳手、拳师、拳手可师、拳最好”等字样。计二十余处现摘录如下:
第12页 九世祖王廷傍注:“又名奏庭,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扫荡群匪千余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天生豪杰,有战大刀可考”。
第22页11世 光印傍注:拳手可师
第20页12世 善志傍注:拳头可师
21页12世 继夏傍注:“拳手可师”。
23页12世 甲第傍注:“拳手可师”。
27页11世 正如傍注:“拳师最好”。
12世 节傍注:“拳最好”。
13世 出兆傍注:“拳师最好”。
28页12世 敬伯傍注:“拳手可师”。
13世 大兴傍注:“拳可师”,并注“不家”。
36页 13世 秉壬,秉旺傍注:“拳手可师”。
14世 长兴傍注:“拳师”。
15世 耕云傍注:“拳手”。
45页13世 出兆重注:“拳手可师”大家。
14世 有恒傍注“拳手大家”。
有本傍注“拳手最高,教侄出众”。
15世伯牲、仲牲、季牲、傍注:此三人拳术最优。
仲牲、季牲傍合注:“神手”二字。
14世巽傍注拳手可师。
46页鹏傍注:“拳手可师”。
51页 15世仲牲傍注:“武生,文武皆全”。
季牲傍注“拳手神妙”二人名下又合注拳手神妙。
16世垚傍注武生,淼、垚下合注:拳师最优。鑫傍注:文武皆通
末有“我高曾祖父皆文兼拳最优。森批”字样。
此陈氏太极拳最可考信之直接史料。

  陈王廷老年并著有造拳遗词为证 :“…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陈王廷《拳经总哥》的开头两句话:“纵放屈身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充分体现了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的特点。
  二、张三丰等与太极拳无关。
  张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领,曾在湖北太合山(即武当山)结庐修行。根据明史和历经篡修的《太合山志》都只字未提张三丰会拳术。即使是1723年住在四川的圆通道人汪锡龄编的“三丰全书”稿本以及到1844年被长乙山人李涵虚重编出版的“三丰全书”里面,他们虽然都鬼话连篇的宣称见过15世纪的张三丰,但也未曾捏造张三丰会拳术或创造太极拳。太极拳创始于张三丰的谎言,出现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事实至此可以证实。因此,说太极拳的创始人为张三丰是不真实的。

  明史卷和太原县志有关张三丰的记述如下:
  明史卷299《张三丰传》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实,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本颀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
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
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潆,偕内侍朱祥,齐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琏、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
  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入,终莫测其存亡也。

  太合山志《太原县志》张三丰传
  张真人,名君实,号三丰,辽东义州人。状貌魁伟,行步如飞。太祖及成祖求之皆不得。后游太原之南峪山,尝绝烟火,累月不,或分身助人力作,数著灵异。忽而病丐状,来乞村民施缸,云死即瘗南峪山上。寻果死,如方瘗之。后村人又遇于西安诸处。

  三、王宗岳传蒋发之说显是讹言
  即《太极拳研究》第四段此说源自李亦畬的“太极拳小序”“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
甲申年--1644年明皇朝复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
  今考王宗岳的生平(见王宗岳“阴符枪谱”佚名氏序)1791年他在洛阳,1795年又在开封以教书为业。
  此时期,适为陈长兴(1771—1853)上一代,陈家沟拳家鼎盛时期。温县与洛阳开封仅隔一黄河,因之适足推定王宗岳之太极拳乃得于陈氏。蒋发为陈王廷好友李际遇的部将,际遇奉岳反抗明皇朝逼粮纳税于登封县嵩山少林寺后面的御砦(见景日晗的“说嵩”,“刘祯传和温睿临的南名逸史”卷二列传九“陈潜夫传”)。后降清,被借故族诛,蒋发投奔陈王廷为仆。陈氏家祠尚藏有陈王廷遗像,傍立一持大刀者即为蒋发。蒋发前于王宗岳约百年,所谓王宗岳传蒋发说显为讹言。

  通过以上史实资料不难看出,太极拳创自陈王廷应为史实,而其他说法均站不住脚,不值一驳。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1264

帖子

746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67
发表于 2008-2-23 1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本清源,好!
以丹田为核心,时时保持中正松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12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130
发表于 2008-2-24 18: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氏太极拳确是陈王庭陈家沟创造的!
忙时造拳,闲来上网. 腰似车轴气如轮,健康快乐太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4
发表于 2008-6-4 0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空中客车一在2008-2-24 18:00:36的发言:
陈氏太极拳确是陈王庭陈家沟创造的!

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787

帖子

46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12
发表于 2008-6-4 0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这些历史,看唐顾徐震先辈的文章,非常佩服,因为他们都是学术态度.

徐震提出的一个关键点太厉害了,就是唐的重要论据有问题,就是家谱的注释是陈鑫所写,所以无法印证为创造人.陈鑫的图说却说是陈卜创拳,都被唐顾徐批驳.

官方已经有定论,现在应以官方结论为准.
历史要留待历史学家去研究,很多太极拳爱好者或从业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都是漏洞百出,徒增口水战之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0

帖子

6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3
发表于 2008-6-4 1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温县体育局局长原福全的考证,河南博爱县李村一本家谱发现,李岩和姑表陈王庭在继承什么太极宫三圣庙xx老道的无极养生功基础上共同创立了太极养生功十三式,不过陈式太极拳应该是陈王庭所创立的,这点勿容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5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5
发表于 2008-6-17 1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有渊源,或许陈王庭祖师爷曾得仙道高人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0

帖子

6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3
发表于 2008-6-17 1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 太極源流百年爭論塵埃落定---原福全

      自陈家沟的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1927年在 北京宣武门外立下擂台,与各路武术高手交手,一连十七天不败,轰动京城,由此引发了太极拳源流问题的一场争论以后,虽经民国和当今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的反复论证,认定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但目前仍有异论。有人提出张三丰创拳之说,其中典型的说法有几个,一是吴图南在其《国术概论》中讲的太极拳传递:张三丰(元末)——王宗岳(明孝景间)——蒋发(清康熙间)——陈长兴(1771年——1853年,作者注);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楚臣——,此为二;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王廷——。几种说法,虽矛盾很多,但都讲张三丰传拳王宗岳。此说真假,弄清王宗岳的生活年代是个关键问题。但是否真有王宗岳其人?如果有,是何时代人?主要活动在哪里?一直是太极拳研究中需要解开的谜团。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考证陈王廷创太极拳的时候,又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有关王宗岳的重要线索。

    使我为之一振的一篇文章

      3月9日,太极网站张金鹏先生打电话给我讲:3月8日大河报第26版登载的一篇考证李自成部将李岩的文章,提到了陈奏廷,我听后为之一振 。过去,有的文学作品写陈王廷(字奏廷)和李自成结拜弟兄,我不以为然,因为那和金庸先生所写张三丰创太极拳一样,只不过是允许虚构的文学作品。谁知这篇考证李岩的文章也提到了陈王廷,难道陈王廷真的和李自成有什麽关系?我马上找到了这篇文章。


    《李氏家谱》记载李岩和陈奏廷事迹的一页

      文章为大河报首席记者张体义所写,题目是《<李氏家谱>为李岩身世提出新证明末李岩是河南博爱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根据家谱(博爱唐村李家的家谱——作者注)的记载,李岩......生于明万历34年(即1606年,比陈王廷小6岁——作者注),卒于明崇祯17年。李岩早年随父在济源读书学习。后来和他的二哥李仲、陈沟姑表陈奏廷在该县(博爱县——作者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创太极养生功十三式拳和箭艺,名传数省。陈奏廷考举人时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李岩为之打抱不平,遭官府追杀......李岩在堂弟李牟的介绍下加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崇祯17年李岩惨遭冤杀。李岩娶妻陈氏、孔氏......”。并讲“这份家谱为李元善所修,故谱中所记李岩兄弟诸人事略最为详尽。由于李岩从李闯王为‘贼’,李氏第十世李元善在修谱时特意提出:‘谓明末吾族门九世李公讳仲、讳信、讳牟、讳栋、讳友,皆诱入闯贼,谋主数将,族裔诚祀之,所事避谈,籍谱勿传扬焉。’因此,唐村李氏世代传承,密藏其谱从无外泄,但其族人对李岩等人并不避讳。”
      文中讲到的“李岩和陈奏廷在博爱县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创太极养生功和箭艺”、“考举人时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事,和陈家沟记载 的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箭法很好、在开封考武举时箭射凤夺巢后怒杀惊误报靶的鼓吏,情况完全吻合。此家谱中所写的陈沟,是不是温县的陈家沟?陈家沟和唐村的这些关系,不仅在50年代就开始在陈家沟任党支书的张蔚珍不知道,就连现在的陈家沟陈氏家人,也皆是一无所知。
      我决定邀陈家沟的村长张蔚珍和其他几位有关人员,马上到博爱县唐村考察。

    寻踪唐村、千载寺

      陈家沟和博爱县唐村分别位于沁河南北,直线距离25公里左右。虽不算远,但我和张蔚珍都不知唐村在哪个方向。过河后问了几次,才得以找到。该村1300多口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姓李。村北就是千载寺的遗址。


    作者在千载寺遗址前,身后就是占地540亩的千载寺

    当年香火鼎盛的千载寺如今已变为良田。左为千载寺,中为三圣门,右为太极宫
    图中人物:李立炳(左)、作者

      从有关资料上看,千载寺建于东汉,原名无极寺,北魏太平真君年改名太极庙,文成帝年复称无极寺,北魏武定三年改为千载寺。它的东边有个三圣门,也叫三圣祠,内供奉着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先哲。再往东的一大群建筑叫太极宫,内有老君殿、太极殿、药王殿、八卦门和练武堂(也称太室祠)。寺南300米,有个叫博鳌潭的小湖,嵌在千载寺的前边,也有人称伏羲观鱼潭,潭边有个周易祠,里边存有许多易经一类的书籍。每天在千载寺汇集的四方香客及游人,大都要在祠内驻足,在这里谈经论易。这里是千载寺辐射太极文化的核心部位。祠边曾立有伏羲、女娲雕像。这几个建筑群相依相连,共占地540亩,人称五顷四。这里是典型的三教共融的地方,据说,过去三教僧徒的友好交往,使这里香火兴盛,千载寺当时和洛阳的白马寺齐名并交往很深。它座落在过去 的南北交通要道旁边,北边有条河,名叫运粮河,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在这里指挥过运粮。寺前有个北魏时期的碑,村里的大人们津津乐道地称叫“魏碑”。他们讲,那是三国徐庶的母亲到此上香时题写的碑文。碑高两米左右,厚八寸,宽八十公分左右,是寺前引人驻目的一尊建筑。
      这一大群巍峨的建筑,人们统称千载寺。
      李氏家谱序中记载:“始主*王氏聚广济寺大槐树荫,徙河邑千载寺,应官府设司驻员,迎迁分办,众徙下山四方不一,同足潮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硕四邻茅舍茶待”。由此可见,千载寺当时是政府安置移民的中转站。
      清朝前期,寺庙被官兵以寺里藏贼为由放火烧了一把,1958年,由于修建公社的需要,又被扒拆一次,文革时被彻底扒完。寺里几百通碑,被运到村西北的水利工地奠基用了。现在的遗址上,一垅垅麦田在那里静静地倾听着黄土覆盖下的 瓦砾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千载寺前一棵十三年便长成胸围1.2米的榆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呼呼作响,是在呼唤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是在欢迎我们这些久违了的朋友们的到来,不得而知。
      入村后,首先接待我们的是唐村李氏第18世李立炳先生。今年57岁,原任博爱县农场纪检副书记,大专学历。就是他,和村里的一些人,过去陆续地将寺里的部分碑刻抄、拓保存了下来,才给以后研究千载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在李氏家族中被尘封多年的李氏家谱的面世,也是他的功劳。

    陈、李两家的世代之交与太极拳的创编

      由于家谱被研究李岩问题的专家借走,我们看到的只是李立炳用相机拍下的李氏家谱有关内容的照片和他抄印的家谱上的有关文字。他讲,家谱是清康熙  55年唐村李氏第十代李元善所编修《李氏家谱》的抄本,上边有康熙55年的序言。究竟抄于何时,年代久远,有待考证。虽然为后人抄写的,但谱系完整。


    作者在采访村中的老人

      

      家谱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始主与河邑常阳村陈公讳卜、郝庄陈公讳厚、李洼李公讳清河、刘村蒋公讳培礼故徙途相舍衣食义厚,入寺庙拜圣结义”。从迁居河南的开始,陈、李两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至发展到两姓以后通婚多年。李家家谱记载,李岩的第一个夫人是陈家沟陈家之女,李岩两个夫人,有一子少亡。哥哥李仲将四子李元善过继给李岩。第五子李元明所娶的三房妻子,都是陈家沟陈姓人。有幸的是,我们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见到了后人清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为李元明立的石碑。它已裂了两半,但字迹尚清。碑上的记载与所讲一致。更有意义的是,家谱上记载:李家第七世李正德“长女常阳村陈门、次女北金村李门”(这两位女子,是李岩的姑姑)。家谱的序言中称李岩和陈奏廷是“姑表”。由此证明,陈奏廷的母亲就是李正德的长女。此类通婚的例子,不止二、三(遗憾的是,陈家沟陈家的家谱未写女性)。唐村好多人都知道陈沟和唐村是亲戚,所以见了我们,都显得分外亲热。而为什么对这些历史,陈家沟现在的人却一无所知?有人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在陈家沟的陈氏家谱上未将女性写入;二是李岩做为李自成的主要部将,却被冤杀。陈李两家均为维护家族的声誉,对外皆不愿声张此事;三是清朝前期,李自成所部的有关人员受到清政府的跟踪追杀,为避凶险,陈家从此闭口不谈与李家的关系,李家也在尽力掩盖这段历史。因此陈家逐渐淡忘和疏远了与李家的关系。以上分析,不无道理。
      李家家谱在写到李信时写有这样一段话:李信“与兄仲陈沟姑表奏庭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功(?)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双杰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箭艺名传数省故奏庭考举考官不平……”(原文无标点)。
      李立炳给我们讲了唐村这样的一个传说:陈奏廷经常到唐村,和李仲、 李岩在一起交流拳术,他们在商量对套路的改编和定名时意见不一,就去寺里征求教过他们拳的博公武道的意见。这位武道讲,你们回去各自好好练一年,明年二月二再来比武,谁打得好就用谁的定名。第二年二月二,他们在千载寺当着老道的面,各自将自己的拳打了一遍,博公武道讲:你们打的都很好,但奏廷的拳更有特色,功底更深,就依奏廷的建议,根据在太极宫结义和阴阳五行八卦之理,定名太极养生功。从此,这套拳术在陈、李两家广为流传,并得到了不断发展。

    乾隆年后期,王宗岳曾在唐村教书学拳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在为千载寺大量的文物被毁而惋惜时,忽然听李立炳讲到了唐村50岁以上的人无不知晓的王宗岳为老师李鹤林生日挂的匾被毁一事, 我为之一惊。
      这无疑是一个意外的重大发现。
      我认为,这个发现的价值,远远大于李岩和陈王廷交往的信息。因为在太极拳的研究中,王宗岳是争论的焦点人物,弄清此人的活动年代,对消除太极拳起源问题上的争论,意义极大,所以,对此信息,我异常地感兴趣。过去很多关于王宗岳的考证,很难自圆其说,曾使我怀疑王宗岳此人的存在。许多事真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想不到偶然间在这里得到了关于王宗岳的信息,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讲:“王宗岳在清朝乾隆年间曾在唐村教过六、七年书,山西人,但何时来的,不清楚,传说后来往洛阳方面去了。在教书期间,跟李仲的后代李鹤林(李氏第十二世,康熙六十年生)学过拳。李鹤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不仅拳打得好,而且还善于经商,他的儿子李永达在舞阳县开有盐店,孙子李嘉际后来也曾在舞阳开武剧院。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李鹤林生日时,为报师恩,王宗岳为老师挂匾祝寿,匾中间的 四个镏金大字是‘武元杰第’,落款是‘门弟王宗岳’和年号。此匾斜挂在李鹤林门口,文革前破四旧时,匾被取下烧了,连钉匾的钉子也被拔掉啦。”


    李氏十二世李鹤林故居,当年王宗岳的匾就斜挂在门口上方

    李岩故居(左)、李鹤林故居(右)

    作者一行与被采访人在李岩故居街房门前合影

    李岩家另一所院子的躲兵楼

      他讲王宗岳教书,和顾留馨、唐豪先生考证的“据王宗岳所著的《阴符枪谱》佚名氏序王宗岳1791年在洛阳、1795年在开封教书为业”的说法吻合,时间上也非常接近。当听到李鹤林的儿子曾在舞阳开盐店时,我忽然想到在太极拳界盛传的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曾在舞阳县盐店得到一本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一事,遂问李立炳:知道不知道王宗岳《太极拳论》 一书的事。

      听说陈家沟来人啦,一下子聚来了十几位男女村民,年龄多在50岁以上。我记下了其中6位老人的名字,他们是:李立维,63岁,唐村7组人;李振温,66岁,4组人;李成普(过去曾任村支书),77岁,2组人;李成奎,77岁,6组人;李立朝,80岁,7组人;李广献(是李家辈分比较长的人,他们称他是族长),72岁,2组人。
      在场的几位老人,指着李鹤林故居门口上方被锯断的横方木,争先恐后地说:这就是乾隆五十八年王宗岳为老师挂匾的地方,破旧时,连横方木也被锯断烧了。对上面的字,他们都记得。之所以他们能记住这块匾,因为这个院子过去是大队部,村里人经常在此来来往往,此匾抬头便见。
      王宗岳果真是乾隆年间人?如果按王宗岳为李鹤林挂匾时年龄40岁的 假设推算,他生于1753年,比陈王廷小153岁,那么,他根本不可能向年龄比陈王廷还大的蒋发传拳。那些整日“钻”在“家”里东拉西扯地搞什麽太极拳源流考证与研究的所谓“专家”的一些论断的荒谬性,在此被狠狠地“曝”了一“光”。真是 羞也!休亦!恳请那些道似有知却无知的人,到陈家沟、到唐村、到有着几千年丰厚的太极文化底蕴的这一带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一定会大有所悟、大有所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5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5
    发表于 2008-6-17 1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四方友的资料好珍贵啊。就是图片看不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7 18:59:4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9

    帖子

    7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0
    发表于 2008-6-17 2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从战争中来,武术从将士中来,浴血奋战中才能体会到武术的精髓。打坐,念经的道士、和尚不可能创造武术。
    某一种拳法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就能创造出来,太极拳也不可能由陈王廷一个人就能创造的,你以为是YY小说?如果你说,最开始的陈氏太极拳套路是陈王廷组合而成的,那还有一定的可能。
    玖玖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