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刚到宁波不久的时候去中山公园拜访朱雨良老师的,在上午朱老师带学生完成套路联系后,我表明了来意。朱老师只是同意我可以跟随着一起学习,拒绝了对我进行太极推手的指导,因为彼此不熟悉,也很好理解。 大概几年之后,网上认识了一个朱老师的学生,经他建议,我周末又去了一趟,并且联系好了与小贺师兄切磋。我和小贺师兄交流是在大家练好拳之后,剩下很少人的情况下进行的。总体上说,小贺师兄掌握了杨式太极拳听劲和走、化的精华,在这些方面比我好很多。但吃亏在身高体重上,在应对我较为凶猛的进攻和长劲、整体劲力的时候吃了点亏。我们俩之间的交流基本上以我的进攻为主,算是小贺师兄相让。不过朱老师显然对这一结果颇不满意。责成自己的另一个学生,身材高一些但并不壮实,交流中我们以外围的攻防为主,我并没有运用陈家沟的近身腰胯的劲力。该师兄两次撤步绊脚令我单手撑地,或许也有草地上比较湿滑的因素。现在看来,这位师兄的劲力、整体性应该都好于我,我对结果没有什么不满。朱老师仍不予置评,更谈不上些许点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回来后,收到现场的某位拳友的短信,提出了对我的建议意见,鉴于其电话也不肯接听,我也对他的短信内容没太放在心上。现在想来,朱老师应该是对太极拳有深刻理解和体悟的,因为缘分不够,除了现场交流的收获外,谈不上更多的获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19 14:00: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