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0
26
184
注册会员
以下是引用abc168在2006-5-1 22:27:47的发言: 这段就事论事的分析是否客观? (文章来源:苏南太极俱乐部论坛http://www.taijiclub.net): 1、从功力上看,二人差不多。廖先生先前进去时,被反弹得有点踉跄,从现象上看,似乎陈稳于廖,其实陈先生是以逸待劳,一般情况下,主动的一方是要吃点亏的,随即廖先生做了调整,可见功力其实不分上下。至于胜负,还谈不上。 2、至于陈先生开始的话是否策略,这倒无所谓,因为推手本身就是斗志斗勇,可不可进,各自心中有数。 3、关于防守问题。如果着眼于策略,那么,廖先生能够数次进去,假如是陈先生故意放进,便是为了在放进时或放进后找机会反击;如果不是策略,那么,陈先生的防守确实有些问题。 4、有朋友认为在推手中脱手击打很容易办到,其实那是对不懂粘劲的人很容易办到,如能听出劲,想要脱手,既危险也非易事。所以廖先生屡次脱手进击,只能表明陈先生听劲不灵,或廖先生灵于陈先生。 5、陈先生数次被击中,可见反应确实不够灵敏,不仅是听劲可能慢半拍,而且动作也慢了一些。 6、廖先生大约和练陈式的打交道较少。其实练陈式的人本身就善于等劲,功力相差较大的,有可能在进去时被人所乘,能几进几出,已是不易;如果廖先生对陈式的特点熟悉的话,他采取的进去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采取游走的方式,即想法使对方的身体方向转动大于约60度,在动的过程中进击,陈先生的稳大约就不容易做到。就现场情况看,面对廖先生的正面进击,陈先生每次都出现趔趄和晃动。 7、廖先生屡次破门而入,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陈先生的大方,倒确实是一种策略:既然守不住,索性大方一些,让你进击。因为陈先生既然善于等劲,就善于打阵地战,正面的冲击一般是可以承受的;如果是运动战,手忙脚乱是必然的结果。从技术特点分析,瘳先生是适合于打运动战的,所以,廖先生其实是以己之短,攻人所长,战略方针并不恰当。 特别说明:只是就事论事,无意褒谁贬谁。
使用道具 举报
3
143
新手上路
以下是引用mitaiji在2006-5-2 17:10:36的发言: 从没有听说过主动的一方要吃亏!小旺先生虽然名满天下,难道连一个晃动都不给他吗?难道他真的是神?又何必把太极拳神化?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用微信扫一扫互动赢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