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陈志军

[原创]鉴赏李小龙传奇

[复制链接]

3

主题

150

帖子

13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5
发表于 2008-10-25 1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从李小龙那里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做人需要执著,需要奋斗,绝不能偏安一隅,但也要有知足常乐之心,懂得放松自己,不要让自己在奋斗的路上过早的劳累了,倒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3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0
发表于 2008-10-25 20: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死于脑积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3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0
发表于 2008-10-25 2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仅32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50

帖子

13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5
发表于 2008-10-25 2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的死因可没那么简单。还有有“中国健美第一人”之称谓的马华之死也同样发人深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3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0
发表于 2008-10-25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华死于白血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50

帖子

13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5
发表于 2008-10-25 2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脑积水和白血病等只是西医的概念,人体的构成远比现代医学所能掌握的复杂得多。

健康是金,今天练拳了吗?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6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4
发表于 2008-10-27 23: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喝水罗汉在2008-10-24 10:24:33的发言:


李小龙大学的时候主修的是哲学课程,而且特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他的拳理乃至截拳道的标志中蕴含着佛、道、阴阳思想不奇怪!~

至于说:“李小龙最多的采用太极拳的原理,阴阳混元气的原理。
倒还是第一次听说。


网上有资料说李小龙很小就随其父习练太极拳,而且练习的时间很长,所以李小龙的拳理思想受太极拳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6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4
发表于 2008-10-27 23: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海泉——太极拳
  通常,人们都认为李小龙宗师的第一位武学老师是叶问宗师,但实际上他的启蒙老师却是他的父亲李海泉(LEE-HOI-CHUEN),因为李海泉作为粤艺明人,已修习太极拳几十年,有很深的造诣。李小龙自小好动,认为只要是拳便都能打斗,因此从几岁时便开始跟父亲学习太极拳,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练就是二十几年。从李小龙的武学笔记可以看出,太极在截拳道中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一些有关“太极”、“无极”、“阴阳”的理论更逐渐发展成为截拳道的核心理论,而太极图也成了截拳道的标志图。
  所以说,尽管李小龙早年所学的太极拳未能为当年的“街头实践”带来什么直接的效果,但却为他在武学上的辉煌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术中有句谚语叫“十年太极不伤身,一年形意打死人”,太极拳的实战效果虽不像其它拳术那么明显,但它对人体的内在功力的锻炼却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个习武者通往武学顶峰的重要一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主题

3264

帖子

86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86035
发表于 2008-10-28 0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谢谢!太极拳真是个好东西啊!
奥巴马也该练起来了。
我用太极丈量信仰,誓要还陈沟天真模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8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3
发表于 2008-11-8 19: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