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龙戈

老子道德经——憨山大师注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8: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工夫

    吾教五乘进修工夫,虽各事行不同。然其修心,皆以止观为本。故吾教止观,有大乘,有小乘,有人天乘,四禅八定,九通明禅。孔氏亦曰:知止而后有定。又曰:自诚明。此人乘止观也。老子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又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亦曰:莫若以明。又曰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又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止也。又曰:大定持之。至若百骸九窍,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又曰: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至若黄帝之退居,颜子之心斋,文人承蜩之喻,仲尼梦觉之论。此其静定工夫。举皆释形去智,离欲清净。所谓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冀去人而入天。按教所明,乃舍欲界生,而生初禅者。故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此天乘止观也。首楞严曰:一切世间所修心人,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又曰:欲习既除,离欲心现。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名为梵辅。又曰: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又曰:此三胜流,一切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至于澄心不动,湛寂生光,倍倍增胜,以历二三四禅。精见现前,陶铸无碍。以至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名色究竟天。此其证也。由是观之,老氏之学,若谓大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形莫先于有智,故释智以沦虚。此则有似二乘。且出无佛世,观化知无,有似独觉。原其所宗,虚无自然,即属外道。观其慈悲救世之心,人天交归,有无双照,又似菩萨。盖以权论。正所谓现婆罗门身而说法者。据实判之,乃人天乘精修梵行而入空定者也。所以能济世者,以大梵天王为娑婆主,统领世界,说十善法,救度众生。据华严地上菩萨为大梵王。至其梵众,皆实行天人,由人乘而修天行者,此其类也无疑矣。吾故曰:庄语纯究天人之际,非孟浪之谈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3 08:58:30编辑过]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行本

原夫即一心而现十界之像。是则四圣六凡,皆一心之影响也。岂独人天为然哉。究论修进阶差,实自人乘而立。是知人为凡圣之本也。故裴休有言曰:鬼神沈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狖之悲。修罗方嗔。诸天耽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由是观之,舍人道无以立佛法,非佛法无以尽一心。是则佛法以人道为镃基,人道以佛法为究竟。故曰:菩提所缘,缘苦众生。若无众生,则无菩提。此之谓也。所言人道者,乃君臣父子夫妇之间,民生日用之常也。假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识不知,无贪无竞,如幻化人。是为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即此世界为乐之国矣。又何庸夫圣人哉。奈何人者,因爱欲而生,爱欲而死。其生死爱欲者,财色名食睡耳。由此五者,起贪爱之心,构攻斗之祸。以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先王之赏罚,不足以禁其心。适一己无厌之欲,以结未来无量之苦。是以吾佛愍之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故现身三界,与民同患。乃说离欲出苦之要道耳。且不居天上而乃生于人间者,正示十界因果之相,皆从人道建立也。然既处人道,不可不知人道也。故吾佛圣人不从空生,而以净梵为父摩耶为母者,示有君亲也。以耶输为妻,示有夫妇也。以罗侯为子,示有父子也。且必舍父母而出家,非无君亲也,割君亲之爱也。弃国荣而不顾,示名利为累也。掷妻子而远之,示贪欲之害也。入深山而苦修,示离欲之行也。先习外道四遍处定,示离人而入天也。舍此而证正遍正觉之道者,示人天之行不足贵也。成佛之后,入王宫而舁父棺,上忉利而为母说法,示佛道不舍孝道也。依人间而说法,示人道扬趣菩提也。假王臣为外护,示处世不越世法也。此吾大师示现度生之楷模,垂诫后世之弘范也。嗟乎,吾人为佛弟子,不知吾佛之心。处人间世,不知人伦之事。与之论佛法,则儱侗真如,瞒顸佛性。与之论世法,则触事面墙,几如梼昧,与之论教乘,则曰枝叶耳,不足尚也。与之言六度,则曰菩萨之行,非吾所敢为也。与之言四谛,则曰彼小乘耳,不足为也。与之言四禅八定,则曰彼外道所习耳,何足齿也。与之言人道,则茫不知君臣父子之分,仁义礼智之行也。嗟乎,吾人不知何物也。然而好高慕远,动以口耳为借资。竟不知吾佛教人出世,以离欲之行为第一也。故曰离欲寂静,最为第一。以余生人道,不越人乘,故幼师孔子。以知人欲为诸苦本,志离欲行,故少师老庄。以观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知十界唯心之影响也,故皈命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3 09:01:23编辑过]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宗趣

    老氏所宗虚无大道。即楞严所谓晦昧为空,八识精明之体也。然吾人迷此妙明一心而为第八阿赖耶识。依此而有七识为生死之根。六识为造业之本。变起根身器界生死之相。是则十界圣凡,统皆不离此识。但有执破染净之异耳。以欲界凡夫,不知六尘五欲境界,唯识所变。乃因六识分别,起贪爱心,固执不舍。造种种业,受种种苦。所谓人欲横流。故孔子设仁义礼智教化为堤防,使思无邪,姑舍恶而从善。至于定名分,正上下,然其道未离分别。即所言静定工夫。以唯识证之。斯乃断前六识分别邪妄之思,以袪斗诤之害。而要归所谓妙道者,乃以七识为指归之地。所谓生机道原。故曰生生之谓易是也。至若老氏以虚无为妙道,则曰谷神不死。又曰死而不亡者寿。又曰生生者不生。且其教以绝圣弃智忘形去欲为行,以无为为宗极,斯比孔则又进。观生机深脉,破前六识分别之执。伏前七识生灭之机。而认八识精明之体即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者,以为妙道之源耳。故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以其此识乃全体无明,观之不透。故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以其识体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故曰玄之又玄。而称之曰妙道。以天地万物皆从此中变现。故曰:天地之根,众妙之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庄称自然。且老乃中国之人也。未见佛法,而深观至此,可谓捷疾利根矣。借使一见吾佛而印决之,岂不顿证真无生耶。吾意西涉流沙,岂无谓哉。大段此识,深隐难测。当佛未出世时,西域九十六种,以六师为宗。其所立论百什,至于得神通者甚多,其书又不止此方之老庄也。洎乎吾佛出世,灵山一会,英杰之士,皆彼六师之徒。且其见佛,不一言而悟。如良马见鞭影而行,岂非昔之工夫有在。但邪执之心未忘,故令见佛,只在点化之间以破其执耳。故佛说法原无赘语,但就众生所执之情,随宜而击破之。所谓以楔出楔者,本无实法与人也。至于楞严会上,微细披剥,次第征辩,以破因缘自然之执,以断凡夫外道二乘之疑。而看教者不审乎此,但云彼西域之人耳,此东土之人也。人有彼此,而佛性岂有二耶。且吾佛为三界之师,四生之父。岂其说法,止为彼方之人,而此十万里外,则绝无分耶。然而一切众生,皆依八识而有生死。坚固我执之情者,岂只彼方众生有执,而此方众生无之耶。是则此第八识,彼外道者,或执之为冥谛,或执之为自然,或执之为因缘,或执之为神我。即以定修心生于梵天,而执之为五现涅槃。或穷空不归,而入无色界天。伏前七识生机不动。进观识性,至空无边处,无所有处,以极非非想处。此乃界内修心,而未离识性者。故曰: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者,是也。至于界外声闻,已灭三界见思之惑,已断三界生死之苦,已证无为寂灭之乐。八识名字尚不知,而亦认为涅槃,将谓究竟归宁之地。且又亲从佛教得度,犹费吾佛四十年弹诃淘汰之功。至于法华会上,犹怀疑佛之意,谓以小乘而见济度。虽地上菩萨,登七地已,方舍此识,而犹异熟未空。由是观之,八识为生死根本,岂浅浅哉。故曰:一切世间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正此之谓也。噫,老氏生人间世,出无佛世,而能穷造化之原,深观至此。即其精进工夫,诚不易易。但未打破生死窠窟耳。古德尝言,孔助于戒,以其严于治身。老助于定,以其精于忘我。二圣之学,与佛相须而为用,岂徒然哉。据实而论,执孔者,涉因缘,执老者,堕自然。要皆未离识性,不能究竟一心故也。佛则离心意识,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方彻一心之源耳。此其世出世法之分也。故佛所破,正不止此。即出世三乘,而亦皆在其中矣。世人但见庄子诽尧舜薄汤武,诋訾孔子之徒,以为惊异。若闻世尊诃斥二乘以为焦芽败种悲重菩萨以为佛法阐提,又将何如耶。然而佛诃二乘,非诃二乘,诃执二乘之迹者,欲其舍小趣大也。所谓庄诋孔子,非诋孔子,诋学孔子之迹者,欲其绝圣弃智也。要皆遣情破执之谓也。若果情忘执谢,其将把臂而游妙道之乡矣。方且欢忻至乐之不暇,又何庸夫愦愦哉。此其华严地上菩萨,而于涂炭事火卧棘投针之俦,靡不现身其中,与之而作师长也。苟非佛法,又何令彼入佛法哉。故彼六师之执帜,非佛不足以拔之。吾意老庄之大言,非佛法不足以证向之。信乎游戏之谈,虽老师宿学,不能自解免耳。今以唯心识观,皆不出乎响矣。

此论创意,盖予居海上时,万历戊子冬,乞食王城,尝与洞观居士夜谈所及,居士大为抚掌。庚寅夏日,始命笔焉。藏之既久,向未拈出。甲午冬,随缘王城,拟请益于弱侯焦太史,不果。明年乙未春,以弘法罹难,其草业己遗之海上矣。仍遣侍者往残简中搜得之。秋蒙恩遣雷阳,达观禅师,由匡庐杖策候予于江上。冬十一月,予方渡江,晤师于旅泊庵,夜坐出此,师一读三叹曰:是足以袪长迷也。即命弟子如奇,刻之以广法施。予固止之。戊戍夏,予寓五羊时,与诸弟子结制垒壁间,为众演楞严宗旨,门人宝贵,见而叹喜,愿竭力成之,以卒业焉。噫,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此区区片语,诚不足为法门重轻。创意于十年之前,而克成于十年之后,作之于东海之东,而行之于南海之南。岂机缘偶会而然耶。道与时也,庸可强乎。然此,盖因观老庄而作也,故以名论。

万历戊戍除日憨山道人清书于楞伽室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憨山大师:病后俗冗,近始读大制曹溪通志,及观老庄影响论等书,深为叹服。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及孔子人乘之圣。老子天乘之圣。佛能圣能凡能人能天之圣。如此之类,百世不易之论也。起原再稽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3 13:44:04编辑过]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解发题
发明宗旨

    老氏所宗,以虚无自然为妙道。此即楞严所谓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者,是已。此正所云八识空昧之体也。以其此识,最极幽深,微妙难测,非佛不足以尽之。转此则为大圆镜智矣。菩萨知此,以止观而破之,尚有分证。至若声闻不知,则取之为涅槃。西域外道梵志不知,则执之为冥谛。此则以为虚无自然妙道也。故经曰: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外道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佳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此言识精元明,即老子之妙道也。故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由其此体至虚至大,故非色。以能生诸缘,故非空。不知天地万物皆从此识变现,乃谓之自然。由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故谓之妙。至精不杂,故谓之真。天地坏而此体不坏,人身灭而此性常存,故谓之常。万物变化,皆出于此,谓之天地之根,众妙之门。凡遇书中所称真常玄妙,虚无大道等语。皆以此印证之,则自有归趣。不然,则茫若捕风捉影矣。故先示于此。临文不烦重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3 09:05:57编辑过]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趣向

    愚谓看老庄者,先要熟览教乘,精透楞严。融会吾佛破执之论,则不被他文字所惑。然后精修静定,工夫纯熟,用心微细,方知此老工夫苦切。然要真真实实看得身为苦本,智为累根,自能隳形释智。方知此老真实受用至乐处。更须将世事一一看破,人情一一觑透,虚怀处世,目前无有丝毫障碍。方见此老真实逍遥快活,广大自在,俨然一无事道人。然后不得已而应世,则不费一点气力端然无为而治。观所以教孔子之言,可知已。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故愚所谓老之有庄,如孔之有孟。是知二子所言,皆真实话,非大言也。故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而世之谈二子者,全不在自己工夫体会。只以语言文字之乎者也而拟之,故大不相及。要且学疏狂之态者有之,而未见有以静定工夫而入者。此其所谓知我者希矣。冀亲二子者当作如是观。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工夫

    老子一书,向来解者例以虚无为宗。及至求其入道工夫,茫然不知下手处。故予于首篇,将观无观有一观字,为入道之要,使学者易入。然观照之功最大,三教圣人皆以此示人。孔子则曰:知止而后有定。又曰:明明德。然知明,即了悟之意。佛言止观,则有三乘止观,人天止观,浅深之不同。若孔子,乃人乘止观也。老子,乃天乘止观也。然虽三教止观浅深不同,要其所治之病,俱以先破我执为第一步工夫。以其世人尽以我之一字为病根。即智愚贤不肖,汲汲功名利禄之场,图为百世子孙之计,用尽机智总之皆为一身之谋。如佛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皆为我故。老子亦曰:贵大患若身。以孔圣为名教宗主,故对中下学人,不敢轻言破我执。唯对颜子,则曰克己。其余但言正心诚意修身而已。然心既正,意既诚,身既修,以此施于君臣父子之间,各尽其诚,即此是道,所谓为名教设也。至若绝圣弃智,无我之旨,乃自受用地,亦不敢轻易举以于人。唯引而不发,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至若极力为人处,则曰:克己。则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四言者,肝胆毕露。然己者,我私。意者,生心。必者,待心。固者,执心。我者,我心。克者,尽绝。毋者,禁绝之辞。教人尽绝此意必固我四者之病也。以圣人虚怀游世寂然不动,物来顺应,感而遂通。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身心两忘,与物无竞,此圣人之心也。世人所以不能如圣人者,但有意必固我四者之病,故不自在,动即是苦。孔子观见世人病根在此,故使痛绝之。即此之教,便是佛老以无我为宗也。且毋字便是斩截工夫,下手最毒。即如法家禁令之言毋得者,使其绝不可有犯,一犯便罪不容赦,只是学者不知耳。至若吾佛说法,虽浩瀚广大。要之不出破众生粗细我法二执而已。二执既破,便登佛地。即三藏经文,皆是破此二执之具。所破之执,即孔子之四病,尚乃粗执耳。世人不知,将谓别有玄妙也。若夫老子超出世人一步,故专以破执立言,要人释智遗形,离欲清净。然所释之智,乃私智,即意必也。所遗之形,即固我也。所离之欲,即己私也。清净则廓然无碍,如太虚空,即孔子之大公也。是知孔老心法未尝不符,第门庭施设,藩卫世教,不得不尔。以孔子专于经世。老子专于忘世。佛专于出世。然究竟虽不同,其实最初一步,皆以破我执为主。工夫皆由止观而入。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体用

    或曰:三教圣人教人,俱要先破我执。是则无我之体同矣。奈何其用,有经世,忘世,出世,之不同耶。答曰:体用皆同,但有浅深小大之不同耳。假若孔子果有我,是但为一己之私,何以经世。佛老果绝世,是为自度,又何以利生。是知由无我方能经世,由利生方见无我,其实一也。若孔子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用也。明则诚,体也。诚则形,用也。心正意诚,体也。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用也。老子无名,体也。无为而为,用也。孔子曰:惟天惟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又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且经世以尧舜为祖,此岂有名有为者耶。由无我方视天下皆我,故曰:尧舜与人同耳。以人皆同体,所不同者,但有我私为障碍耳。由人心同此心,心同则无形碍。故汲汲为之教化,以经济之。此所以由无我而经世也。老子则曰:常善教人,故无弃人。无弃人,则人皆可以为尧舜。是由无我方能利生也。若夫一书所言为而不宰,功成不居等语。皆以无为为经世之大用,又何尝忘世哉。至若佛,则体包虚空。用周沙界。随类现身。乃曰:我于一切众生身中成等正觉。又曰:度尽众生,方成佛道。又曰:若能使一众生发菩提心,宁使我身受地狱苦,亦不疲厌。然所化众生,岂不在世间耶。既涉世度生,非经世而何。且为一人而不厌地狱之苦,岂非汲汲耶。若无一类而不现身,岂有一定之名耶。列子尝云,西方有大圣人,不言而信,无为而化,是岂有心要为耶。是知三圣无我之体,利生之用,皆同。但用处大小不同耳。以孔子匡持世道,姑从一身以及家国,后及天下,故化止于中国。且要人人皆做尧舜,以所祖者尧舜也。老子因见当时人心浇薄,故思复太古,以所祖者轩黄也。故件件说话,不同寻常,因见得道大难容,故远去流沙。若佛则教被三千世界,至广至大,无所拣择矣。若子思所赞圣人,乃曰: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是知孔子体用,未尝不大,但局时势耳。正是随机之法,故切近人情,此体用之辩也。惜乎后世学者,各束于教。习儒者拘。习老者狂。学佛者隘。此学者之弊,皆执我之害也。果能力破我执,则剖破藩篱,即大家矣。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明归趣

    愚尝窃谓孔圣若不知老子,决不快活。若不知佛,决不柰烦。老子若不知孔,决不口口说无为而治。若不知佛,决不能以慈悲为宝。佛若不经世,决不在世间教化众生。愚意孔老,即佛之化身也。后世学佛之徒,若不知老,则直管往虚空里看将去。目前法法都是障碍,事事不得解脱。若不知孔子,单单将佛法去涉世,决不知世道人情,逢人便说玄妙。如卖死猫头,一毫没用处。故祖师亦云,说法不投机,终是闲言语。所以华严经云或边地语说四谛,此佛说法未尝单夸玄妙也。然随俗以度生,岂非孔子经世之心乎。又经云,五地圣人。涉世度生,世间一切经书技艺,医方杂论,图书印玺种种诸法,靡不该练,方能随机。故曰:世谛语言资生之业,皆顺正法。故儒以仁为本,释以戒为本。若曰:孝悌为仁之本,与佛孝名为戒。其实一也。以此观之佛岂绝无经世之法乎。由孔子攘夷狄,故教独行于中国。佛随边地语说四谛,故夷狄皆从其化。此所以用有大小不同耳。是知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以迹求心,则如蠡测海。以心融迹,则似芥含空。心迹相忘,则万派朝宗,百川一味。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54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9: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到这里,下面即将进入正题——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及憨山大师注释。
小菜根香,寻其,谈何容易? 大道无言,应明理,当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