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整架子,反反复复地整 上午打到揽扎衣,小星老师又过来给我纠正,左髋有点儿顶,没沉下去。我对着镜子用手比一下,果然右低左高,大约5毫米左右。我知道原因,有几年左腿滑膜炎不吃劲,就总不敢沉下去,以后腿好了,这却成了“习惯”。按老师说的松一下,两髋就平了。 但是这样觉得腿很吃力。老师又让我架子高一点儿,步子也别开那么大。果然好多了,不仅仅是能不能吃劲的问题,周身的劲力看起来也协调多了。单鞭的架子老师也是这么告诉我的:别那么低,总要自己能承受得了,能按照要求做到松和合,这是根本。 追求低架子这毛病老师可是早就给整过。屡整屡犯,是什么原因?就是总是看别人的拳架低很漂亮,自家的腿就拼命往外开,也不管是否能承受得了。这回应该记住:内心要坚定,别受干扰。 一上午单练这一式,到中午能记住了。松锁骨和沉气还是不太一致,微微收肋也是时好时忘,多年的毛病不是一时改得了的,所谓形成了“痼疾”。 唉,整架子,整架子,反反复复地整那几个动作。人说“拳打千遍其理自现”,咱可早就超过千遍,几千遍也有了,细微之处却仍没做到。可惜了咱的工夫啊。 和尚说——和我一起学锏的湖南人原来是和尚!我看他功架好,以为他是开武馆的,听自强总喊他“和尚”,就问为什么这样叫他。自强说,他就是和尚啊。我大吃一惊,左看右看,看他不像。就问他,你真是和尚?有戒疤吗?(这个验明正身的方法咱是跟金庸学的!)他低头让我看,短短的头茬里果然九点戒疤。原来是在少林寺剃度出家,正宗的少林弟子。天啊天啊,这里可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和尚学拳好几年了,而且拜了陈小星老师为师,陈拳会了八套,还是常常来。 ——和尚对我说,师父摆的架子一般做不到。是的,大致看起来,外形差不多,内里的东西可是多着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己摸索,往往是事倍功半,或者功半也达不到,甚至走错了路。 焦作郭姐这一组还在护心拳旋风脚那几个动作上徘徊,速度明显慢了。这一组动作用到腿,成人有困难。和妈妈一起学拳的小陈见我反复做那几个动作,问我整架子得几天?我说,时时整。他不懂。 小星老师给“小韩”整架子,我看他的功架规矩了许多。老师说,你和他不一样。哈,这话我懂。偷着乐。 休息时,“韩”问我他下周三走,这几天能不能学会单剑。我说可以,3、4天就差不多,因为他有拳的基础。又建议他别等到最后那几天,现在就开始,上午练拳下午学剑,这样可以保持记忆的兴奋点,有助于记忆。他听了,就去和老师说,下午就安排了一个女孩子教他。 “小韩”学得很认真。他是很文雅很谦和的,练太极正合适。这种风格和西方人明显不同。周末来校的那两人总给人傲慢的感觉,其实他们来咱这儿学拳,傲慢的应该是咱们。我想语言不通可能是个主要障碍,真要是搭上话,这些人也是挺可爱的,如义逢,如陈少虎。 陈少虎就是在焦作工作的那位英国小伙子,圆圆的脑袋,圆圆的眼睛,倒是有点虎头虎脑的样子。他自我介绍:陈家沟的“陈”,少林寺的“少”,老虎的“虎”。还说,这是自强给起的名字。我暗笑,自强和陈炳的孩子不是叫绍锟绍桐吗?怎么都有个“shao”?我说排上辈了,周围的人都笑,陈少虎不笑,他不懂。 教“韩”学剑的女孩陈迎洁是陈沟人,小星老师的亲戚。村里陈姓大部分都能论上亲,这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可“韩”对这种亲戚关系很感兴趣,难道韩国农村不是这样? 迎洁是个美丽的女孩,个子高,皮肤细嫩,白中透着粉色,真的是“粉面桃花”。这么美丽的女孩在大厅里练春秋大刀,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她在这儿学习是免费的,她说村里人来学拳都不收费。她教学很认真,“韩”谦和地听她讲,跟她做,不敢多话。 小星老师整架子没有很多话,常常只是几个字,更多的是具体的指点。大概说得再多也没用,没有身体部位的具体感觉,说了也白说。但是老师心很细,偶尔听我说起米饭,竟让刘老师蒸了一碗给我吃,东北大米的,真是香极了。刘老师还蒸过当地特产“铁棍山药”,给二楼的好几个学员品尝。那种山药只有手指粗细,直直的,穰干,味甜,和别处的不一样。 昨天来了一个重庆的研究生,去吉林实习回来到了这儿,准备住三天,整架子。他是自学的拳,我看短时间要规整好不容易。听说我也是来整架子,他问我的经验,我只好说,回去多练站桩和缠丝吧。 我给他点了一下腰脊,告诉他把生理曲线弯进去的那个部位放松,简单讲了一下方法。今天他一过来就让我再帮他校正。到了下午,他居然说知道要点了。嘿嘿。(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