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0

幸相遇——太极梦归处!

[复制链接]

2117

主题

2966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69
QQ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龙蛇交替之夜,在陈家沟国际太极院的办公室里,与炳师同站跨年桩。澎湃的心绪推动气血胀满周身末梢,也催动泪水盈满双眸。就这样,我迎接着自己生命中第五个本命年的到来,意义非凡。

640.jpg


这是一个长达五年的梦想。2020年新春的计划被口罩岁月阻隔;五年后的今天,在锲而不舍的信念支撑下,终于,它成真得如此梦幻。感谢自己的坚持,心心念念,必能如愿!
1月20日,我独自驱车9小时,踏着夜幕入住太极院新校区。住宿条件好得惊人,但这不是重点。我顾不上搬运行李,亦步亦趋地尾随史鹏辉老师,碎碎念着我此行的心愿~带着全套老架一路回家。


可是我只有22天时间,其间还包括春节假期和例行休假日。鹏辉老师帮我算了一下,真正能上课的日子不过18天。于是果断请出春节不回家的陈慧利老师,下达了如下任务:“你负责她的进度,尽量让她在十五天内学完全部动作,留三天精修细改。”这是炳师的太极院给到我这样一名崭新学员的新春大礼包。


那位一进门第一个接待我的年轻女老师就是慧利老师,我在等待鹏辉老师的时候已经跟慧利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慧利老师知道我有一些太极拳的基础便干脆地应承了下来。


岂不知我这个陈拳小白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考验。


目标一旦树立,在我,就不能仅仅是一个目标,它必须第一时间变成行动计划书。于是,我使用自己片面的理解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进度计划表》,先把老架一路的75个动作“合理”分配在每一天的日期后面,当然,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学院里初三初四有半天的比赛,初二到初五炳师会随时出现在练功大厅里带所有学员上课(不会按照我的进度讲课)和那75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起初的两天,我跟着慧利老师专心学动作、练基本功,进度惊人,因为此时学员较少,师资和学员比例让人超级舒服。


从第三天开始,练功大厅里只有长期驻守的慧利老师和每天轮换值班的一位老师带课,师资压力明显增大。而我的压力更大,前面学的十几个动作需要不断熟练,后面新的动作转换颇为复杂,出现了不同的金刚捣碓和六封四闭的接法。


从第一个云手、高探马到第二个云手、高探马,简直就是我的噩梦。除了反复练习不停出错,我别无选择。看着慧利老师忙碌的身影,我只能抓紧一些些时间缝隙黏着她教我。假期和有些动荡的新春安排让我对自己的进度焦虑不已,同时我发现,貌似留下来过年的拳友们都很佛系,只有我抓耳挠腮,这就是老学员和新手小白的区别?

640 (1).jpg


我的学习计划在电脑上变了又变,最终,我真的用了十五天的时间粗略串起了75式,又用了三天的时间把第一个斜行前面的动作回炉了一遍。


闷头赶进度的十五天,人就像上了弦的发条一样,在一个接一个的移重心、转腰、上步撤步、扣脚摆脚中循环往复。而最后的三天我才幡然醒悟,静下心来听老师讲拳理、讲身体的合理应用原来如此享受,时时刻刻都有拨云见日的晴朗。


恨时光飞逝,恨缘不够深,恨明日将离,恨未从大道。


梦圆亦是梦起,身未行,思念已生,心中开始默默筹划下一次的回归。


每一位来过陈炳太极院的人都把这里形容成‘家’。家的感觉从第一次被老师接待的热情开始,从食堂的每一餐蔓延。这里,不仅用顶尖优秀的老师留住了我们的心,也用温暖友好的饭菜抓住了我们的胃。端着饭盒排队打饭已经是久远的学生时代记忆了,但我的记忆中从未有百吃不厌的食堂,除了这一次。朴素的食材、朴素的烹饪让我尝到了久违的‘菜’的味道,而非调料的味道;手工馒头有口皆碑、包子、面条、炸馒头片不断更新;初一、初五的饺子带着家的年味儿。这一切都让我在衣食无忧的当下罕有地期待三餐。


在陈家沟过年有“祖味儿”。大年初一上午的祭祖和拜师仪式,初一到初四的太极拳村赛都给我心中烙下大写的“传承”二字。让我看到祖先的智慧、家族的习学、血脉相承的技艺。老少三代的同台演绎、全家二十几人的同频“共振”,年近九旬的老拳师,蹒跚舞枪的新生代,在观看这个村一级的赛事过程中,我无法抑制心中的震撼和感动,热泪滚滚涌出,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是通过这样世代承袭的民间技艺得以延伸、宏大、流传,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魅力!不懂得自己的国度就是空谈爱国,这些用自己生命默默传承的朴实村民们嘴里并无半句洪亮的口号。多少无价至宝淹没在AI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年轻一代国人或许不如很多外国人那样热爱中国。


苏李,来自希腊。我在太极院见到他时是他在此定居的第十一个月。他会说:老架一路、随其自然、因人而异等等很多汉语;他的房间窗外挂着红红的灯笼,他用十一个月的时间把老架一路打得“大差不差”,因为他懂得从一而专。他经常非常认真地和我讨论腰胯的使用和手臂与脊柱的关系。他尝试中式推拿、拔罐、针灸,他跟身边的斯洛文尼亚老哥激烈争论,否认自己是欧洲人,他说:“我是中国人!”


武德,来自德国。第五次入住陈炳太极院。依然学习老架一路,一招一式,精细认真。她极少说话,但中文流利到无障碍交流。


芒果,斯洛文尼亚。太极新手但不远万里奔赴这个‘拳源圣地’。求知、好奇、认真、钻研的态度愧煞吾辈心浮气躁的速成形求学者。


小青姐姐,沈阳。独自一人来闯陈家沟,初来时局促想家,越学越不想走。从选择先购进漂亮的太极服来坚定自己习拳的信念,到踏实学拳,早晚习练不辍,不过短短十几天。


桂老先生,赤壁。大我两轮的老先生,身形矫健,虎虎生风,自带武林气场。笑声爽朗魔性。72岁的他已经提交了拜师贴,准备向54岁的炳师磕头拜师。


朱大哥,广东。马拉松跑者,华为技术高管。从严重脊柱问题到如今挺拔轻健,统统归功于太极拳。


刘师兄,登封。练得狠,话不多。三年拳龄,已拜师入门,有信仰当真学得快,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令我望尘莫及。


太多拳友可圈可点,当然还有酒友。自从除夕年夜饭时暴露了我自己好酒的本性,我就被炳师任命为‘酒司令’。炳师把陈年西凤塞在我手里时对我说:“我不在的时候,你负责招呼好大家喝酒!”从此,吃晚饭时在我身边落座的通常都是江湖豪侠,除了我在村里淘的自酿白酒外,许昌的胡大哥也贡献出自己私藏的好酒。练功后适量的饮酒可以缓解疲劳,当然更能增进拳友间的感情。


说到炳师,未见真人之前,他是我太极信仰中的图腾。见到炳师本师之后,感觉他就是离你最近的老师,相处多年的亲人。并不神秘但是足够深邃,并不传奇但足够吸引,并不疏离但足令敬畏。上课时,专注平和;下课后,亲切风趣;解说赛事时,激情澎湃;谈到太极拳,神采斐然。相处虽短,甘之如饴。


说到太极院的老师们,每一位都敬业、和善、专业且热爱。慧利老师从老架一路的第一式教我到收势,倾心尽力,精细认真,她对身体的解读细致入微,比我自己更了解我的腰胯肩胸背。基本功课,她会轻言细语地引导我,松肩松背松腰松两肋松呼吸松小腹松胯松膝盖甚至松脚趾。


侯保卫老师的课虽然我只上了三天,但他讲拳理时的深入浅出、举例子时的幽默形象、调拳架时的一摆中的令人印象深刻。中英文双语教学丝滑无缝衔接如他行拳时的行云流水,毫不刻意。


其他老师的课虽然没有机会亲身参与,但都令人向往。


幸相遇,拳源胜境,心中的太极梦,至此有了归属!


恨将离,太多不舍,更多的是期待,再会炳院陈沟!


作者简介:
640 (2).jpg


那那  来自北京 ,满族,1990年至1992年学习过三年传统武术,2009年至2024年生活在内蒙古。2018年开始接触陈氏太极拳,期间由于生活地没有陈氏太极拳老师及疫情阻隔未能持续研学。2025年1月得以圆梦陈家沟,从头系统学习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家沟国际太极院,陈家沟太极拳协会,陈家沟太极网,0391-6419999,电子邮箱chenjiagou@126.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