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肩颈痛似乎成了“低头族”的“标配”。久坐、低头,肩颈都在默默承受压力。你是否在寻找一种既能缓解疼痛,又无需依赖药物的自然疗法?或许,答案就藏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
颈部和肩部疼痛示意图[1] 一、肩颈痛:现代人的“隐形杀手” 肩颈痛通常由肌肉紧张、慢性劳损或心理压力引起。从解剖学角度看,肩颈部肌肉和关节在长时间静态负荷下易使肌肉疲劳、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引发疼痛和损伤。若不及时缓解,肩颈痛可能发展为颈椎病、肩周炎等慢性疾病,加剧疼痛,严重影响人们生活与健康。 二、太极拳:缓解肩颈痛的“天然良方” 太极拳属于低强度运动,能够有效缓解肩颈痛,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体育医疗保健方法[2]。通过云手,让太极帮你松肌活络,改善血液循环。
云手:拉伸斜方肌,打破肌肉僵局通过解剖图更清晰的看到那几个肌肉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双臂云转时肩胛骨同步回缩下沉,颈椎随手臂轨迹自然侧倾旋转。
作用原理:云手动作运动颈肩部的肌肉,改善因低头导致的肌肉缩短和粘连,减少乳酸堆积引发的酸痛,并帮助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度,从而改善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3]。 三、结语:让太极拳成为你的健康伙伴 “太急 别太急,要来找太极”,太极拳不仅是运动,更教会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让我们一起用“云手”推开酸胀的肩颈,用“倒卷肱”解开封印的脊柱,用“白鹤亮翅”舒展紧绷的肌肉,和身心进行一场深度对话吧!
刘凯乐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本科生,在校学习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课程,热爱传统医学,结合现代医学解读养生智慧。作为河南医学院科普团队核心成员,致力于探索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以及太极养生体系。以"太极纾痛,动静共生"为宗旨,推广太极"形神共养"理念,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太极养生之道。
团队介绍: “E康联太极康复平台”由郑州大学多学科本科生团队联合跨领域专家共同创立。团队学生成员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经济学、金融学及计算机专业,依托多学科交叉优势驱动项目创新。师资团队由陈家沟太极拳传人陈炳老师担任太极拳专家顾问,医学指导老师全程参与以确保项目医学专业性。项目聚焦太极拳对亚健康的逆转作用,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致力于搭建太极科学健身平台,普及科学化康复训练方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引领全民科学健身新风尚。
作者:刘凯乐 策划:赵子旭 郑州大学 指导老师:陈雪梅 金辉 杨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太极顾问 : 陈博 陈炳国际太极院审校:陈炳 郑赢全 史鹏辉
1. Machino, M.,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Neuropathic Pain in a Middle-aged Community-living Population. Spine, 2022. 47(8): p. 632-639. 2. 夏唯畏, 章., 刁志勇, 太极拳保健功能研究.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08): p. 104-106. 3. 陈剑, 陈长兴, and 蔡树河, 太极云手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17. 36(36): p. 8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