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说明
陈正雷
第一式:太极起势 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要求:站立后,要意识集中,脑清心静,去其杂念,心气下降,呼吸自然。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
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滁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周身放松,气沉丹田(肚脐下),降于涌泉,松胯屈膝,下沉时呼气。此时,心中一无所念,穆穆皇皇,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驰下沉,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纵,横气填胸。两手上升时吸气。 内劲:接上势,内气先沉于丹田,顺两腿内侧降于涌泉,再由两腿外侧上行,沿督脉上升至两肩两肘,通过松肩沉肘,贯于两手,两臂慢慢抬起。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胯(髋)部要松、虚、活;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两手下按时呼气。 内劲:接上势,内气顺督脉上升,一部分顺两肩夹贯于两臂,一部分绕风池,冲百会,达人中,顺任脉下降复归丹田;这样一起一落,内气在周身通任、督,达四梢,畅通大小周天,由无极生太极,产生阴阳二气,疏通经络,运行周身,浑圆一体。 第二式:金刚捣碓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练此动作时吸气。 内劲:丹田气下降至涌泉,随着身体左转,由右脚顺右腿缠至腰间:腰左转、使劲通过肩、肘,贯于两手,形成上掤劲。 用法:上势迎接对方用右手击来的拳或掌。右手接拳,左手接肘,掤劲不丢。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º,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
目视左前方。 要求:右后捋时,结合腰劲旋转,走外弧加掤劲。重心移动要自然,切忌挑肩架肘。此动呼气。 内劲:内气由右脚上缠至丹田,一部分下缠于左脚,另一部分通过腰脊右转缠至两臂、两手,形成捋劲。 用法:承上势,接住对方冲拳后,应迅速转体,将其劲引空。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形成上下相合,切忌弯腰凸臀。此动吸气。 内劲:接上势,两手掤劲不丢,继续后捋,劲由左腿缠至右腿,提左膝松胯,劲合于丹田。 用法:提腿,扣膝,可起到护裆的作用。另外还可作为蹬对方膝盖和臁骨之用。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要求:向前开步时,身法要端正,左脚向前开步,两手向右上掤,形成上下对称,此动呼气。 内劲:气由丹田上行,劲催至两手加掤劲,气下行至左脚。 用法:左脚发出,可用蹬、铲、踹,还可钩管对方脚和踝关节。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º、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手指朝后,目视前方。 要求:转身,移重心,手前掤要协调一致,塌腰旋裆,裆走下弧向前。左臂保持半圆,掤劲不丢。右臂切勿夹肘,与身体要有一定距离。左膝与左脚跟上下对照,右腿屈膝松胯,保持裆劲圆活。立身中正,此动作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劲由右腿里缠,裆劲走下弧线移至左腿变外缠至左脚,腰劲左转。 松肩沉肘,劲随两臂左逆右顺缠向前,形成挒劲。 用法:接上势,后捋时,对方欲感劲空,便会随即撤回,此时可顺势打挒劲。 动作六: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左手心朝下;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要求:上步时,要屈膝松胯,轻灵自然,稳重,两手与身体有上下相合之意。此动吸气。 内劲:劲在左腿,腰略左转;劲贯左手前撩,带动右手、右脚;劲贯右脚尖、右手指。练至内劲充盈饱满时,一动即可达于四梢,周身浑圆一气。 用法:提右脚上步,可踢对方裆、膝、赚骨等;左手前撩其面部及眼睛,干扰其视线;右手托掌可穿其咽喉。 动作七: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两臂与身体间隔距离8 厘米一10 厘米,有圆掤之感:随落拳腰劲下沉。此动呼气。 内劲:劲由腰起,塌腰松肩,沉肘贯于右拳。两臂掤圆,周身放松下沉,气归丹田。 动作八: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脚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要求:提腿肘,身体要下沉,有上下相合之意;提拳时要松肩沉肘,促使内气下降,脚步稳健。此动吸气。 内劲:塌腰松肩,劲贯右拳上提;塌腰松胯,劲贯右膝提起。 用法:右拳上冲,可击其下方颏、咽喉;提膝可撞其裆部、腹部、胸部等。 动作九: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距离与两肩同宽;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要求:右拳、右脚同时下沉,震脚发劲,松胯屈膝,气沉丹田,此动呼气。 内劲:此势为金刚捣碓成势,即内劲归原姿势。从太极初势起,内劲由丹田发起,内走五脏百骸,外走肌肱毫毛,行一周气仍归丹田,但一招一势均要结合腰劲。腰为肾之府,心为周身之主;肾为发气之源;腰脊如车轴,四肢如车轮,一动以腰为轴,节节贯串。 用法:捣拳震脚,一可踏其脚趾,二可促进血液循环,振奋精神。 《
歌诀》
云: 金刚捣碓敛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 变化无方皆元气,股肱外露寓屈伸。 练就金刚太极尊,浑身合下力千斤, 劝君智力休使尽,留下余力扫千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