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是怎么来的?是松出来的,松是怎么来的,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是通过日日练整而来的,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练松的过程,整后的松才是真松,才是整体的松,是有了基础的松,整是什么?就是把是全身206块骨骼的大“团结”练成“一块”,然后气经膜脉血髓骨肉就挂在这“一块骨骼”上往地下掉,无整的松是假松,是无用的松,养生还马马乎乎但搭手就完蛋,太极拳练的是平衡,可以说松练的是多维的平衡的松,其实最好的太极拳老师是2-3岁的小朋友,那是多么的整多么的松,心神意气经膜脉血髓骨肉没有一点牵挂,神气内敛目光下视拿一百万他们也不会抬头,说白了太极拳练的就是返老还童术。
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必须整体的练,不要把手脚腰腿和什么沉肩呀,坠肘呀,松腰呀,圆裆呀,含胸呀,拔背呀,松沉呀等等给人为简单的分开来研究和独立去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很重要,一般都是平衡去练习的,就是说太极拳基本功必须使人上下左右内外得到平衡锻炼,现在大多数师傅教学生都是简单去做压腿呀,踢腿呀,下腰呀可以说把这些当基本功来练纯粹是在误人子弟,可以想象压腿,踢腿,下腰的同时能否做到放松做到心平气和?又能否同时做到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又能否同时做到不断劲?可以肯定的讲完全违背了太极拳周身完整一气的古训,古传太极拳基本功非常非常重要完全是通过几个简单的动静功深入核心去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只是一般师傅保守不愿意外传.
人不缺柔(女人),也不缺刚(男人),缺的是整,缺的是刚柔相济的整劲,孩童是非常松整的,但是由于后天的一些影响造成人变得越来越浑身僵硬一盘散沙,所以要把206块骨骼"团结"起来,那样的"力量"(整体劲)将是无法想象的,不要盲目去练松,局部的松谓之懈,必须通过练整去求松,整是松的基础,是有目的的松,就象如果去旅游必须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完全放松远行.
包包里头没得"银子"连饭都吃不起郎个去放松嘛!去旅游嘛!出去不挨打才怪呢,太极拳的松也是一样的道理哈!呵呵!
太极三年难悟一个劲,拳论云"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级神明",所以懂劲后才算是入门.
什么时候推手感觉是在用脚在推了,而手只是个形式了,就会体会到上下相随了.太极拳的功夫越练越往下走最后是在练下盘,练的是大树的根树的根是最重要的哦!推手实际上是在推脚,看功夫高低就向下看,太极无手,功夫要练上身,古今都言"一身功夫",从没谁说"一手功夫"的.
看车的价值看的是什么?看的是底盘,内家拳是在练下盘,太极就是个球,是个整体的球,太极拳论“劲起于足。。。。。。”这是核心,太极拳练的是什么?练的是劲和意,而不是动作多么好看,推手一搭手就接通电源,把对手的劲卸到脚底,这样双方就连成一体了,才有沾的条件了,通过脚瞪松沉劲上传,再腰胯旋转产生螺旋输送到手,这些是一体的文字不好描述靠的是体感,就是拳论说的“一动无有不动”,整体的劲完全来自下盘。“沾粘连随,听化拿发”必须有连才能沾,拿化发完全在腰腿。听是整体的听,没有双手的人同样可以练太极拳技击的。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