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59|回复: 0

东瓯国北疆界与永宁县治考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867

帖子

44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08
发表于 2008-5-26 1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瓯国北疆界与永宁县治考


东瓯国北疆界与永宁县治考
——与林华东所长论文《东瓯国都地望初探》商榷
周 琦
【提 要】: 2007年11月19日至22日,“瓯文化研讨会”在温州举行,以东瓯都城在台州或温州为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地学术研讨;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林华东研究员作为“东瓯都城在温州”的“代言人”,撰写了论文《东瓯国都地望初探》,观点有二:一是“台州非东瓯论”,称东瓯北疆界在台州温峤岭,故温岭大溪汉城并非东瓯都城;二是“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论”,称汉永宁县治此,温州市区建城史可上溯至西周。笔者认为:此文既乏文献记载,又无考古依据,且自说难圆。
【关键词】:东瓯都城 东瓯北疆界 永宁县治 台州 温州
【作 者】:周 琦,副研究员,浙江台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正 文】: 2007年11月19日至22日,“瓯文化研讨会”在温州举行,以东瓯都城在台州或温州为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地学术研讨;此次会议的学术价值,正如与会的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丁式贤先生所总结的那样:让不同观点的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切磋,把不同观点的论文融于一集,这正是温州举办瓯文化研讨会的价值所在。台、温两地都是东瓯子孙,研讨的成果都是台、温两地共同的财富,并希望台、温、丽三地能联动研究,继续深化东瓯文化研究。
在会上,笔者交流了长达5.3万字的学术论文《东瓯文化源流考》,根据文献考证与文物考古,对东瓯图腾、东瓯地名、东瓯都城三大命题,进行了较为的详尽考析;其核心观点是“东瓯都城在台州”(载《台州文化学刊》2007年第三期)。浙江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林华东研究员作为“东瓯都城在温州”的“代言人”,撰写了论文《东瓯国都地望初探》(载《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观点有二:一是非常推崇“台州非东瓯论”,称东瓯北疆界在台州温峤岭,故温岭大溪汉城并非东瓯都城;二是明确定调“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论”,称汉永宁县治此,温州市区建城史可上溯至西周。笔者认为:此文既乏文献记载,又无考古依据,且自说难圆。谨考析如下:

一、 台州非东瓯考

“东瓯”在《史记?东越列传》中又称“东越”。“东越”之名始见于《逸周书?王会》“东越海蛤”;其源于《逸周书?王会》所附《伊尹朝献?四方献令》“正东越沤”,后简称“东越”、“东瓯(沤)”、“东区(OU)”、“瓯越”、“沤越”;主要泛指东南沿海或南方百越民族。东瓯之名在正史中始见于《史记?东越列传》汉孝惠三年(192)封闽君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台州、温州、丽水三地历史上既称“东瓯”,又称“东越”。这本来古今学者高度认同而无须考证的历史事实,而“林文”却非常推崇“台州非东瓯论”,称东瓯北疆界在台州温峤岭,故温岭大溪汉城并非东瓯都城;硬把台州“独立”于东瓯“国门之外”,因此不得不“多此一举”进行考证。
要解开“台州非东瓯论”历史之谜,首先要解开作为台州、温州、丽水三地历史上的东瓯首县回浦县是否为“本秦之回浦乡”?回浦县是否为东瓯国属地?这是解开“台州非东瓯论”历史之谜的关键点!
(一)“鄞南之回浦乡”考
持“台州非东瓯论”者的依据是唐代李吉甫(758——814)的《元和郡县志?卷27?江南道?台州》:“台州临海上,《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地,秦并天下置闽中郡,汉立南部都尉。本秦之回浦乡,分立为县。扬雄《解嘲》云‘东南一尉,西北一侯’是也。后汉改回浦为章安县,吴大帝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郡。”就笔者所知,这是持“台州非东瓯论”者目前所仅见的惟一史料。其本源于《晋太康三年地记》则载“章安,本鄞南之回浦乡,(汉)章帝章和元年(87)立”。
东汉章安县前身为西汉回浦县,回浦县本东瓯旧境,这毋庸置疑。问题是“鄞南之回浦乡”为何时的“回浦乡”?《元和郡县志》所说“本秦之回浦乡,分立为县”; 而《晋太康三年地记》则载“章安,本鄞南之回浦乡,(汉)章帝章和元年(87)立”。
古鄞县即今浙江奉化市,奉化东临象山港,南接宁海,西界新昌、嵊州、余姚,北邻宁波鄞州区。其为秦县,治白杜。《〔宝庆〕四明志?奉化县沿革》:“(奉化)县东五十里(白杜里)有鄞城山,下有广福院,旧曰‘鄞城院’,即古鄞县治所也。”据《奉化县地名志》,白杜里即今奉化市白杜村。
东汉班固(32——92)《汉书?地理志》虽有“鄞有镇亭、有鲒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之记载,然无“鄞南回浦乡”的历史信息。镇亭山今为宁海与奉化的界山;鲒埼亭即今宁海县城北50公里的沙埼,为强蛟岛群中的最高峰;天门山为宁海与奉化自镇亭至海滨的界山;天门水即宁海回浦水,又称大溪,源于镇亭山,在跃龙山和飞凤山间分为北、西两支:北支即颜公河,出黄墩港;西支南经双港与白溪会,出白峤港(见《宁海县地名志》)。
在历代台州方志中,只有宁海县“回浦”水名(台州史志中有三个“回浦”地名:宁海、临海、黄岩均有“回浦”水名),而无“回浦乡”名。查《〔崇祯〕宁海县志》和《〔光绪〕宁海县志》,亦无“回浦乡”名。在1993年浙江未“撤区并乡”前,据1988年版《宁海县地名志》,宁海县尚设有回浦乡,治冠庄(著名画家潘天寿故里),属于黄墩区。据载,宁海“回浦乡”,民国时亦为“回浦乡”。而在《〔崇祯〕宁海县志》和《〔光绪〕宁海县志》中,均属“朱开乡十四都”。
据明《〔崇祯〕宁海县志?舆地志》载:“光武帝时改回浦为章安,吴太平二年(257)析章安置临海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平吴,王濬以兵徇地,请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白峤。” 宁海自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以“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白峤”。据此,白峤以北应为鄞地,白峤以南则为临海地。
《国语?越语上》曾记载勾践时越国境界,“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今诸暨一带),北至于御儿(今嘉兴一带),东至于鄞(今宁波奉化一带),西至于姑蔑(今太湖一带)”。“东至于鄞”,说明勾践内越国境大致至于今宁海白峤一带,再往南即为外越之地。从历史资料看,《汉书?地理志》只有“东南有天门水(即宁海回浦水)入海”的记载,并无“鄞南(宁海)回浦乡”之记载。说明当时“回浦水”地名,并未进入东汉班固的视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存在的宁海回浦乡,成立于民国时代,显然不是“鄞南回浦乡”。回浦应指浙江第三大水系灵江,其回浦县治即今章安(属台州市椒江区)。
自西汉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旧地”建回浦县后,台州历代方志多以为东汉光武帝改名章安县,其实不然。在西汉末年,王莽改制,乱改行政区划名称,给政区地名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东汉王朝建立后,光武帝刘秀全部废除了王莽改制后的行政区划名称,并根据西汉末年战乱后人口锐减的实际,撤并了400多个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六月辛卯,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在光武帝刘秀撤并400多个县中,回浦县应在撤并之列,并为 “鄞(县)南之回浦乡”。因史书乏载,故《嘉定赤城志》等志书,只载“光武(帝)改名”。
至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经过57年的休养生息,原回浦县地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已恢复到设县水准,故在“鄞南之回浦乡”故地设立章安县。这就是《晋太康三年地记》所说的“章安,本鄞南之回浦乡,(后汉)章帝章和元年(87)立”;而不是“回浦,本鄞南之回浦乡”。因为前者为东汉“鄞南之回浦乡”,后者为西汉或秦时的“鄞南之回浦乡”。清代学者杨守敬(1839——1915)指出“前汉本有回浦县,《太康记》所云‘回浦乡’者,以后汉初废为回浦乡也。后汉之章安,即前汉之回浦;故城在临海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晦明轩稿?〈郡国志〉东冶侯官考》)。”
《元和郡县志》所载“台州临海……本秦之回浦乡,分立为县”;既是孤证,又不符合历史事实。其用词多有不确,且错漏颇多。如《元和郡县志?卷27?江南道?温州》:“永嘉县,即汉回浦县之东瓯乡,晋立为县。”此处“永嘉县,即汉回浦县之东瓯乡”,应为“永嘉县,即章安县之东瓯乡”;“晋立为县”,应为“东汉”或“后汉立为县”。
同卷又载“后汉改回浦为章安县,吴大帝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郡”;临海置郡,并非吴大帝孙权所置,而是吴嗣主孙亮于“太平二年(257)春二月,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最为自相矛盾的是,既载回浦本秦鄞县南部之“回浦乡”,那说明古鄞设县当在秦统一中国后;而同卷又载“奉化县本汉之鄞地,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置”;此处又说奉化(即古鄞县)“本汉之鄞地”,古鄞县到底是“秦县”,还是“汉县”?显然,连《元和郡县志》作者李吉甫自己还未搞清楚。仅《元和郡县志?卷27》中的一小段史料,就已“前言不搭后语”,且漏洞百出;此书史料价值的准确度,至此可见一斑。
林华东研究员仅凭《元和郡县志》“台州临海……本秦之回浦乡”之孤证,即据此而持“台州非东瓯论”,实在难以令人信服。更何况《晋太康三年(282)地记》,距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设立章安县,仅有195年;且其“章安,本鄞南之回浦乡,(后汉)章帝章和元年(87)立”之记载明确无误,证实回浦县在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元六年(30)撤并400多个县中被撤并入古鄞县,成为“鄞南之回浦乡”;到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才重立为章安县。可见,《元和郡县志》所记载的回浦“本秦之回浦乡”,是完全错误的。

(二)回浦为东瓯国境考
回浦县之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回浦,南部都尉治。” 回浦县东汉时改为章安县,《后汉书?郡国志四?会稽》“章安故冶,闽越地,光武更名。《晋太康记》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87)立。’未详。”
《宋书?州郡志?扬州》:“章安令,《续汉志》:‘故治,闽中地,光武更名。’《晋太康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汉章帝章和中立。’未详孰是。”
《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道》“临海,汉回浦县,属会稽郡。后汉改为章安。吴分章安置临海县。武德四年,于县置台州,取天台山为名。”
西汉的回浦县,东汉改为章安县;那回浦县域是否为西汉东瓯国境的延续呢?清代学者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清)一统志》:‘今温州府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五县,台州临海、天台、黄岩、仙居、太平五县,处州府丽水、青田、缙云、龙泉、松阳、庆元、云和、宣平、景宁九县,并回浦县地;象山半入回浦境。’《(清)一统志》:‘(回浦)故城在今临海县东南百五十里。’”从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清)一统志》来看,回浦县域囊括今台州、温州、丽水三地,正是西汉东瓯国境的延续。
其实,王先谦所说“台州临海、天台、黄岩、仙居、太平五县”为“回浦县地”;还漏了台州宁海县。明代宋奎光纂修的《〔崇祯〕宁海县志?卷一?舆地志?沿革》:“《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皆属越地,后并于楚。秦灭楚置闽中郡。汉兴立闽君摇为王置东瓯国。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围东瓯。(汉)武帝遣严助发兵救之。东瓯王乃举国徙江淮间,以其地为回浦县。属会稽郡,为东部都尉。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可见,台州宁海县西汉初属东瓯国境,后为回浦县地。
不仅宁海县地时属东瓯,象山县地亦属东瓯。清代姜炳璋纂修的《〔乾隆〕象山县志?卷一?地理志?沿革》:“象山立县肇自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丙午,御史翟皎请以象山名县,以地有山,宛如象形也。其于秦汉为东瓯地,又为回浦县地,又为鄞县安化乡,于晋为宁海县地。”
台州为东瓯国境,历代史志多有记载。唐代陆广微《吴地记》云:“《汉书》:‘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于天子。天子遣太中大夫严助发兵往救,未至,闽越止兵。东瓯乃举国徙中国,处之江淮间。’而后遗人往往渐出,乃以东瓯地为回浦县(《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唐?《寒山子诗集?丰干禅师录》:“(闾丘胤)到任丹丘(按:指台州)。迹无追访,贤人隐遁,示化东瓯。唯于房中壁上书曰:‘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四部丛刊本)。”
《宋史?卷459?隐逸传下?徐中行传》:“一日,(徐中行)巾车历访旧游,徜徉几月。归感微疾,端坐瞑目而逝,年八十有五。乡人崇敬之,以其父子俱隐遁,称之曰‘二徐先生’。淳熙间,常平使者朱熹行部,拜墓下,题诗有‘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之句,且大书以表之曰‘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
丰干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高僧,台州刺史闾丘胤到任后,至国清寺寻访,寒山等隐而不见,其灵异事迹“示化东瓯”。徐中行父子是南宋初年著名的台州理学传人,永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郑伯熊曾从受学。淳熙九年(1182)七月,朱熹至台州赈灾,曾慕名至临海下百岩村拜谒徐中行父子墓。书“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碑, 作有《谒二徐先生墓》诗:“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门清一壶水,家富五车书;但喜青毡在,何愁白屋居;我来君已逝,挥泪表丘墟(《朱熹集?外集》卷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版)。”此处台州天台、临海两地均作东瓯,可见历史上的台州确属东瓯旧地。
宋明全国性总志和清代《浙江通志》亦分别记载“回浦”为“东瓯地”。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23?两浙路下?台州》载:“春秋战国属越,秦属会稽郡,汉属东瓯国,后属会稽郡,东汉因之。”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卷八?台州》载:“禹贡扬州之域,南斗湏女之分,春秋时属越,秦属闽中郡,汉属东瓯国。”
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巻47?台州府?建置沿革》“《禹贡》‘扬州之域’。天文:牛女分野。春秋战国时为越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东瓯国,后东瓯内徙,以其地置回浦县,属会稽郡,南部都尉治此。东汉改回浦曰章安,三国吴以会稽东部为临海郡。”
《〔雍正〕浙江通志?卷七建置?台州府》载:“《通典》‘春秋及战国时属越’;十道志‘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亦东瓯之境’;《太平御览》‘始元二年,以东瓯地为回浦县’;《太平寰宇记》‘后汉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
回浦作为东瓯旧境,不仅得到台州历代史志的肯定,而且还得到温州、处州(丽水)台州三地府志的认同。
明《〔弘治〕温州府志?建置沿革》:“《汉志》:惠帝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称‘东瓯王’。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东瓯王望举国内徙,处江淮间。末年置冶县、回浦县,属会稽郡。”
晚清温州学者孙诒让(1848——1908)在中指出:“汉初东瓯为东海王都,武帝时东瓯内徙,遂虚其地,后遗民稍出,乃立为回浦县,其地跨今台温处三府(《浙江通志馆馆刊?温州建置沿革表引》)。”
清《〔光绪〕处州府志?沿革》:“处州府古缙云之墟,春秋战国并属越,越亡入楚。秦为闽中郡,始皇二十四年置会稽郡。汉初为东瓯国,后为回浦县,属会稽郡。后汉改为章安。”
台州现存最早州志南宋台州学者陈耆卿(1180——1236)所编的《嘉定赤城志?地理门一?叙州》云:“建武三年(前138),闽越围东瓯,(汉)武帝遣严助发兵往救,闽越引兵去,东瓯乃举国徙江淮间,以其地为回浦县。”
温州、处州(丽水)台州三地府志均认同台州为东瓯旧地,并无异议。正如民国喻长霖《台州府志?卷三?地理志卷一?沿革表》中所指出的:“实则是时东瓯甚广,欧阳忞《舆地广记》言‘温、台、处,皆东瓯地’;是也。”
就连明代朝鲜学者崔溥(1454——1504)亦认为““台州,古东瓯国之地”。崔溥于明弘治元年(1488),因飓风自朝鲜济州漂流至台州临海、宁海两县地,其所著《漂海录?卷一》(线装书局,2002年版)中,亦记载“臣崔溥自济州漂流,泊瓯东,过越南”,“台州,古东瓯国之地;在闽之东,越之南”。“瓯东”,即东瓯国东部;“越南”,即越国之南部。在明代朝鲜学者崔溥的视野中,也深知“台州,古东瓯国之地”的古东瓯史地知识,确实难能可贵;这从另一个视角佐证了“台州即东瓯旧地”的历史事实。
上世纪90年出版的代表改革开放后浙江地名学研究最高水准的《浙江古今地名词典》中,其“回浦县”词条亦载:“回浦县,西汉开始元二年(前85)于东瓯地置。故治即今椒江市之章安镇,属会稽郡,并为会稽南部都尉治。县境约当除遂昌外的旧台、温、处三府之地(陈桥驿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综上所述,东瓯国境即西汉回浦县境,即东汉章安县境,也是三国临海郡境。因此林华东研究员的“台州非东瓯论”,是缺乏历史依据的。

二、 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考

林华东研究员的论文《东瓯国都地望初探》,不仅提出“东瓯都城即温州市区论”,还在接受《温州日报》等媒体采访中,声称“‘秦汉之时东瓯国都就在温州市区,500年只是保守数字’。林华东大胆预测,《汉书》记载驺摇被册封为王,建都东瓯,此时东瓯都城应有雏形,建城历史可远推至西周时期(见2007年11月22日《温州日报?瓯文化研讨论解三亮点》)”。
如果说,林华东研究员论文《东瓯国都地望初探》,还自谦“实证资料少,自度立论欠足”;那在媒体中则豪言温州东瓯都城“建城历史可远推至西周时期”。历史事实真的如此吗?这首先要了解永宁(后改永嘉县)县治的历史变迁,因为东瓯国即东瓯乡,东瓯乡是否即温州市区的“永宁”呢?我们总不能以“静态”的历史眼光,来评判一个地域的历史变迁!

(一)温州永宁县治考
《后汉书?郡国志四》载“永宁,永和三年(138)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关于永宁县治历来有两说:一为温州永宁说;二为台州永宁说。先介绍温州永宁说。
持“温州永宁说”者据《〈弘治〉温州府志?建置沿革》等志书认为:东瓯乡前身为西汉东瓯国,国除为乡。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建立永宁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属会稽郡。吴太平二年(257)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治永宁,徙郡、县治于瓯江南岸,即今温州市鹿城区。隋平陈,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县为永嘉县。唐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析永嘉、永宁为二县。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省永宁入永嘉,以永嘉县属括州(即丽水)。上元元年(674)置温州,而永嘉县名至今未改。
林华东研究员更是据东瓯国即东瓯乡,东瓯乡即东汉永宁,东汉永宁即今温州市区的推理链,推出了“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论”,并发挥到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其实,即使按林华东研究员的推理链,亦难圆自说。
一是持“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论”者,无法解释永嘉立郡前,为何永宁县治瓯北贤宰乡?
按“温州永宁说”,众所周知,温州历代史志多认为:东晋太宁三年(323)永嘉立郡前,永宁县治瓯江北岸贤宰乡。永嘉立郡后,与永宁县同迁瓯江南岸,即今温州市鹿城区。
明代《〔弘治〕温州府志?卷二?公廨》载:“永嘉(即永宁)县治,旧在瓯江北,土名新城。晋立永嘉郡,始迁于江南。隋废郡,改县为永嘉,以郡治为县治。唐析永嘉、永宁二县,分治江南北。贞观初复合为一,仍郡治。上元二年(675)置温州,始立永嘉县治,在州东百余步,华盖山西。”
清代《〔乾隆〕温州府志?卷六?公署》:“永嘉(即永宁)县治,在府治东南隅遗爱坊。《嘉靖(浙江)通志》‘治旧在瓯江北,晋置永嘉郡,徙治江南华盖山西。’”
晚清孙诒让等纂修的《〔光绪〕永嘉县志?卷四?建置志二?公署》:“永嘉为依郡首邑,而县治屡徙,殆未易更,仆数江南江北,各有治所。宋三徙,元再徙,而始定。”
《〔光绪〕永嘉县志?卷一?沿革》:“温台处三府,三代时盖瓯国,汉时则章安一县。及顺帝析置永宁,而台始自为县。孙策析置松阳,而处始自为县。吴大帝析置罗阳,而瑞平泰三邑始别为一县。然而郡治仍在章安,郡名仍属临海也。至晋明帝立永嘉郡,领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则合温处为一郡,而台始自为郡矣。孝武置乐成县,而永宁始自为县。盖即今之永嘉县境也,宋齐梁陈因而不变。”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六?邑里》载:“贤宰乡,在县东北七十里,有浦通江达城,以旧永宁县初立于此,后与永嘉县分治亦在此,故名。旧里名五:石岙、象浦、千石、石屿、项巉。”
《〔乾隆〕温州府志?卷五?城池》:“贤宰乡,在县东北七十里,以旧永宁县初立于此,故名。”辖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四都。
《〔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建置一?乡都》:“贤宰乡,在城东北七十里,以县名永宁旧立于此,故名。距城十里至六十里内,三十四都为江北,三十五都为外楠溪。”
上述温州府志与永嘉县志均认为:永宁县旧治瓯江北岸贤宰乡,随着东晋永嘉郡的建立,而迁徙瓯江南岸,与永嘉郡同城而治。如按林华东研究员的东瓯国即东瓯乡,东瓯乡即东汉永宁,东汉永宁即今温州市区的推理链,是与“永宁县旧治瓯江北岸贤宰乡”的“温州永宁说”结论背道而驰。试问:如果“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为何“永宁县旧治瓯江北岸贤宰乡”?又如何解释建立东晋永嘉郡时,永宁县治与之同迁瓯江南岸,与郡同城而治的结论?,
二是持“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论”者,无法解释《永嘉记》中为何记载瓯江北岸“昔有东瓯王都城”?
南朝刘宋郑缉之《永嘉记》载:“(瓯)水出永宁山,流经三十里,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
(瓯)水即楠溪江,江即永宁江,即因永宁县而得名。明李贤《明一统志?卷48?温州府》:“永宁江,在府城北。旧名慎江,一名永嘉江。东自大海,西通处州青田溪。”
《大清一统志?温州府》:“永宁江,在永嘉县北……旧《志》:在县北门外,今名瓯江,又名蜃江。源自括苍诸溪,汇流入境。东至盘石安村,汇于海洋。”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方舆纪要叙?温州府》:“永宁江,在府城北,一名瓯江,一名蜃江,古名慎江,亦曰永嘉江。源自括苍诸溪,汇流入境,又东合大小溪流,以输于海。”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四?水》载:“永宁江,在郡城北门外。旧名慎江,一名蜃江;一名永嘉江;又名温江,瓯江。”
晚清温州学者孙诒让在《永嘉郡记集校》中解释为“永宁山在今永嘉县(北),绵亘贤宰、仙桂、永宁、清都四乡。瓯水盖即今楠溪,入江即谓入永宁江。”
据《瓯江志》和《永嘉县地名志》载:永宁江、永宁山、楠溪均为前永宁县旧名,均在今瓯江北岸。据此,《永嘉记》中的“东瓯王都城”,亦在瓯江北岸。如果“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那又如何解释《永嘉记》中的楠溪江、永宁山和东瓯王都城,均在瓯江北岸?又如何理解温州历代方志多认为东瓯都城在瓯江北岸?又如何解释孙诒让的“瓯水即楠溪”?看来,林华东研究员的“东瓯都城即今温州市区论”,实在自说难圆!

(二)台州永宁县治考
那永宁县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历史变迁呢?“台州永宁说”又是如何呢?持“台州永宁说”者据《嘉定赤城志》、《万历黄岩县志》等志书认为:古黄岩即东汉永宁。古黄岩春秋战国为越地,秦属闽中郡,西汉初为东瓯国,后为回浦县地,东汉为章安县地。东汉永和三年(138)为永宁县地。三国吴太元二年(252),析章安、永宁县地为临海县,黄岩属之。隋开皇九年(589)废临海郡,省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入临海县,黄岩从属、属处州。唐武德四年(621)复析临海,置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四县。唐武德八年(625),省章安、始丰、乐安入临海,黄岩复属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分临海南部置永宁,武后天授元年(690)改称黄岩。
台州、温州两地“永宁县治说”,各执一词,难分彼此,而又自说难圆。温州“永宁县治说”,虽然温州历代方志说东汉永宁县初治贤宰乡,而又有“永宁新城”之说;既载东瓯都城在瓯北,又载在瓯南;显然自相矛盾。台州“永宁县治说”,虽称古黄岩即东汉永宁,但治所无着;既自称东汉永宁,又无法准确解释“汉永宁”与“唐永宁”的关系。千余年来,成为台州、温州两地久悬未决的历史难题。
然据有关史料分析:台州、温州两地“永宁县治说”,实是“同一永宁,先后移治”的结果。
一是温岭大溪东瓯古城即东汉永宁县治所。
东汉永和三年(138),以“章安县东瓯乡”为永宁县。中国古代设县的主要标准是“以人为本”,即是根据人口的多少来决定;并非是根据“少人地域”的宽广。就在永宁设县的前六年,台州爆发了曾旌起义,并波及浙东南沿海:“阳嘉元年(132)二月,海贼曾旌等寇会稽,杀句章、鄞、鄮三县长,攻会稽东部都尉。诏缘海县各屯兵戍(《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
这其实是浙东南沿海“山越”部族对东汉南进“王化”政策的一次反抗,也是山越部族自治制与东汉王朝郡县制的一次较量;当然最后较量结果以曾旌失败告终。因为曾旌起义主要发生在今台州温(岭)黄(岩)平原和宁波宁绍平原一带,为加强台州及浙东南沿海的统治,遂以“章安县东瓯乡”为永宁县;这就是永宁设县的缘由。
既然为了加强台州沿海的行政管理,那东瓯乡也自然在台州温黄平原的温岭大溪东瓯古城(详见周琦《《东瓯文化源流考》,载《台州文化学刊》2007年第三期)。东瓯乡因原东瓯国内迁江淮后,因人口锐减为乡。盛唐张守节在注《史记正义?平准书》“严助、朱买臣等招来东瓯”中,就指出东瓯即“今台州永宁是也”。
“台州永宁”即唐代的黄岩(时含今温岭市),再说温岭大溪东瓯古城时距东瓯内迁也仅248年,其“外城周十里,内城周五里”的东瓯古城,仍相当于清代金华、嘉兴、处州三府的府城规制;可“旧城改造”,发挥作用。永宁县初治于此,既加强了台州湾与温州湾的沿海管理,又可“旧城改造”,节省费用。因此南宋《嘉定赤城志》、《万历黄岩县志》等志书认为“黄岩县,本汉永宁县”。此处不仅出土了浙江最大的东瓯贵族大墓,与此一岭之隔的今台州市黄岩区秀岭水库,1957年1月出土了相当于东汉建初六年(81)至南朝刘宋时期的墓葬群56座。试想,如果永宁县初治不在此,何以有如此规模的墓葬群。
二是贤宰乡并非东汉永宁县之治所。
温州永宁的贤宰乡,虽然温州历代方志多记载“永宁旧治”;其实不然。理由有三:其一,既以“章安县东瓯乡”为永宁县,为何县治贤宰乡,而不治东瓯乡?其二,温州历代方志记载只有“永宁新城”遗址,而无“永宁古城”遗址。这说明“永宁旧治”,在温州境内至今还是个谜。。其三,永宁县治既设贤宰乡,按秦汉官制:县之长官为令、长,王莽改制时始将令、长改名为“宰”。《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时温州境内从未设县,何来“贤宰”之称?“贤宰”系后起之名,这只能说明贤宰乡,并非“永宁旧治”。
三是从东晋设置永嘉郡后,永宁县治与之同迁瓯江南岸。
东汉晚期由于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而进入三国时代。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孙策攻取会稽郡,太守王朗经章安从海上撤至福建候官。“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贺齐为会稽郡山阴县人,其父贺辅,曾任永宁长;韩晏、贺齐也任永宁长。这是见于正史中最早的三位永宁县长官。孙策平定候官,控制了从台州湾至福州湾的东南沿海。建安四年(199),分永宁置松阳(今属丽水);赤乌二年(239),析永宁置罗阳县(今温州瑞安);
吴太元二年(252)又析章安西部、永宁北部置临海县。太平二年(257)设临海郡,统领台温处三州之地。太康元年(280)又设横阳县(今平阳县)。
ddao.net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始分临海峤(即温峤岭)南之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及罗江,凡五县,立永嘉郡(《〈弘治〉温州府志?建置沿革》)”。为了“居中”管理,永宁县治从温岭大溪南迁瓯江南岸,与永嘉郡同郡而治。此为永宁县治第一次迁徙。东晋宁康二年(374)又分永宁置乐成(今乐清)。
东晋永嘉设郡后,今台州温岭松门还属永宁县界。王羲之(321——379)《游四郡记》载:“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屿上皆生松,故名(《全晋文?卷26?王羲之集》)。”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称病弃官,“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晋书?列传五十?王羲之(传)》)”;《游四郡记》当作此时。四郡即会稽(绍兴)、临海(台州)、永嘉(温州)、东阳(金华)四郡。
至南朝梁天监七年至十一年(508——512),在天台山、灯坛山、括苍山、玉溜(即玉环)山修道多年的道教理论家陶弘景(456年——536年)在《周氏冥通记》卷四载,临海烧山乃临海、永宁、乐成三县的共界:“临海烧山中有仙人游,在人间自号‘彭先生’。实是郑玄,字子阴,陆浑仙人也。注云‘烧山者,即赤水山。今亦属(临海)永宁、乐成三县共界也’。”
临海烧山即今温岭石夫人山,又名消山。《嘉定赤城志?山水门二》载:“五龙山,在(即古黄岩)东南一百里;东连大闾山,《临海记》云‘五龙山脊,有石耸立,大可百围,上有丛木,如妇人危坐,俗号消夫人。’父老云‘昔人渔于海滨者不返,其妻携七子登此山望焉,感而化石。’下有石人七躯,盖其子也。今人或曰石夫人山,或曰消山。盖石夫人在其巅,消山在其足,其实一山尔。又按《舆地志》‘消山南下(上)有石夫人。’《(太平)寰宇记》‘临海县消山北湖阴萧御史庙,有石孤耸,如妇人状’。”由此可见,温峤岭只是临海郡与永嘉郡的一条大致的分界岭,但并非绝对的分界纬度线。反之亦可证明永宁旧治,即在温岭大溪东瓯古城。
四是唐武德五年(622)复析永嘉、永宁二县,分治瓯江南北;此即“永宁新城”。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为永嘉。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省安固、乐成入永嘉;统括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总户数10542户(《隋书?地理志下》);平均每县户数2635.5多户。唐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析永嘉、永宁为二县(《〔弘治〕温州府志?卷一?建置沿革》)。永嘉治瓯江南岸,永宁治瓯江北岸。此为永宁县第二次徙治,即为“永宁新城”。
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建置一?城池》:载:“永宁始立于汉,而郡名永嘉盖自晋始矣。惟晋之永宁治江北,而城无考。唐复析置永宁,分治江北,有‘新城’之名;不久旋废。而永嘉之城,遂以郡得名;历今千有余年不改。与会稽郡县相埓,可谓壮哉!”
《〔光绪〕永嘉县志?卷廿一?古迹志一》载:“永宁新城,去(温州)府治六里,在江北贤宰乡……今其地为田野,犹称‘新城’云”。
据《永嘉县地名志》,至今尚有新城园田、新城山、新城坳、新城弯、新城浦等地名,上世纪50年代兴修农田水利,该城遗址地下1.5米处有砖分散性普遍存在。这就是“永宁新城”的来由。
五是唐贞观元年(627)复废永宁入永嘉后,因永宁本治古黄岩,故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又分临海南复置永宁;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名黄岩。
自唐武德五年(622)永宁县第二次徙治,至唐贞观元年(627)复废永宁入永嘉;“永宁新城”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年,因此《〔光绪〕永嘉县志》称其“不久旋废”。上元二年(675),分括州永嘉、安固二县复置温州,治于北县(即瓯江北岸,据《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东道》);此为永嘉县首次徙治瓯江北岸,也是原永宁县第三次徙治。
同年,因永宁已改名永嘉,而属温州;又因永宁初治台州温黄平原,时为临海县地,故唐高宗析临海县南部为永宁县。此为永宁县治第四次徙治。
武则天称帝第一年,即天授元年(690),因台州、温州两地之永宁县名容易混淆不清,故又改名黄岩。故《新唐书?地理志五?江南东道》载“黄岩,本永宁;高宗上元二年析临海置,天授元年更名”!
我要转帖十万张,金之本色在于光明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陈家沟太极拳版权所有 Copyrights (C) chenjiago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温州三创网络
豫ICP备16002235号 焦公网安备 410825020002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