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回:
今天陈炳老师检查我的前几个动作,往下讲了六封四闭和单鞭。 讲解动作之前还是站桩,继而领着练习缠丝功。缠丝功和我以前在光盘上看到的陈正雷大师、朱天才大师教的都不一样。确切的说是很细致,示范的很细致,让你能感觉到以身领手的外形和以气催形的内在。 感觉大腿特别的累,酸热胀,但是小腿很轻松。总之老师要求“腰不转手不动,一动全动。内在感觉身体催动节节贯串。外形上没有抽扯之形。”六封四闭:由懒扎衣接六封四闭,双手先在上方(膝盖的正上方,比肩略高)合住劲,松后背,双肩双髋带动双肘,肘部带动双手,下沉,此时重心还在右腿,右腿重实感更加明显; 松腰转腰(转腰的过程重心已经换过来了,没有必要把转腰、移重心分的过于明显,过于分开);双手左手心向下,右手手心朝外随着转腰始终在提前,且双手合劲不丢;当右掌过身体中线(以肚脐上下一线)时,转换重心,也就是裆走后弧,重心由左往右开始变化,上身躯干在腰的转动带领下向右转换,同时双手相合左腮帮下一点保持沉肘松肩;略调整右脚的脚尖,双肘再次松落,气贴脊背脚下有根,左脚跟步,同时双掌合劲经右胸前推出。 此时还不算完,身体还要继续调整:双肩双髋放松,后背放松。右腿更加重实。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1、重心由左向右移动到位之后,双手松沉没有; 2、双手推出之前,多了一下耸肩抽肘的动作,这是个下意识,但是就这一下,劲就断了。所以陈鑫老人家在学拳须知中讲“承上启下之处尤当留心”,太极拳是一气贯穿始终,不是一股子、两股子、三股子...这或许就是要求的一气贯通吧。儒家讲“吾道以一而贯之”,《曹刿论战》中讲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揭。”) 3、动作成型之后只顾着双手,不知道调整身法,身法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身法手上的动都是虚的。(陈照丕老前辈的理论十三篇中讲练拳规矩时说“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强调的就是这些)。这样练很累,但是很通畅、舒服!!! 就是做动作时候大腿像火烧的似的。寒冬腊月大汗淋漓。多年之后再一次电视上看见记者采访陈小星老师,他说“太极拳看上去简单,慢慢悠悠,但是按照要求去练是一种很累的体力活,再棒的小伙子都能累趴下.....”
括弧中的是我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不一定对。还有对于陈炳老师教授的动作,我主要是写出了一些要点或者我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有不当、不严谨之处请原谅。第一次去陈家沟和陈炳老师学拳的情景历历在目,恕我笔拙,文不能尽其言,言不能尽其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