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自幼习陈拳,迄今已过数年;然因近年修习渐勤,甚感拳理乏匮,行拳中尚存诸多不明,欲图精进,倍感艰辛。遂心生赴陈沟习拳之念。
是故将此缘由禀明慈母大人。知儿莫若母!母亲虽不习拳,却深解儿心中意。故辞别亲朋,远赴他乡寻师访友。
河南温县陈家沟地处黄河古道,此地曾为扼守古都开封、洛阳之咽喉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陈拳在此经历代陈氏族人千锤百炼、传承发扬,成就了陈沟这片英雄地。
习拳之初,便曾闻言“喝口陈沟水,都会翘翘腿”,看来这陈家沟想必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遂心驰神往。今赴此若不学出个名堂便是负了这番心血、负了母亲的苦心。
在此余有幸结识郑师,师年岁虽轻,却拳理明晰,功力颇深,为众师之佼佼者;此必是郑师数年勤修苦炼,方得此今日之功。
初始,从郑师习得太极桩功、缠丝之法。师言道:此虽为基本,却是太极拳之主旨所在,万变不离其宗。
对此,余之体会:桩,根也;缠丝,螺旋缠绕之法也。脱离此二法,只可称为“操”,不能谓之“拳”。另,吾中华武术之精要全在足下之根,正所谓本固任从枝叶动,无根则一切皆是妄谈。
后随郑师习得陈氏老架,经言传身教,终解吾心中多处疑难,如拨云雾而见青天。此间,又有幸向郑师请教太极实战之技法;余虽身形凝重,却常被郑师发于一瞬;事后只觉当时身体重心霎时遭师牵引,脚下拔跟,未及反应,或仰面跌出,或旋转倒地;然余将同招施于郑师,则上下不相随,顾此失彼,未发力其威力已大打折扣……似这般试手数次,虽身已摔得瘫软无力,然余之所得绝非他人所能及。
“习武先挨打”,至理名言!未知痛,焉得技击之要?个中道理非有志者不能解……
每日修习拳技,已不觉别日渐近。携小友开顿小荤,酒足饭饱之际,与店家闲聊起太极习练之法;店家和掌勺小哥皆是习拳之人,听其言论倒也颇具一番道理,不想这乡村小店内竟藏有这般能手……此莫不是“小隐隐于野”乎?
此番离亲学拳,一为追本溯源,校正拳架;二为仰慕炳师武德及太极技艺。课余尝求教于炳师,深感于师之儒雅、谦谦君子之风,如饮甘醇。近日与炳师留影作别,权为日后之思,终了却心中夙愿!
今番远赴陈沟习拳,蒙郑师细心教诲,解弟子心中疑惑,收获颇丰,不胜感激;再者,众同道拳友每日切磋较技,以武会友,亦使小弟受益匪浅。习拳岁月如流水,余仰仗众拳友不吝赐教,在此俯首谢过。愿各位拳艺日益精进,日后得机,定当再次造访,与众师友共续太极缘!
刚柔并举陈沟拳,
阴阳共济开新篇;
挨着何处何处击,
吾也不知玄又玄。
掤捋挤按皆妙手,
松活弹抖是真言;
勤修勉学精业道,
敢教技艺传世间。
——2014年7月26日 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国际太极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