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是一门智慧的武学,富含哲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别于一般的武术。
首先,要重视理论的学习。太极拳有关拳论、拳经、心法等内容较多,多是前人练拳达到一定层次水平的经验总结。尤其其中一些被大家广泛传颂的拳论、拳经等内容,更要认真学习,逐步的加以体会印证。不过经典的语句,往往是前人较高水平的总结,对于初学者来说,有时还是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可以“存疑”,等待时间久了,功夫到了可能就豁然开朗了。如果我们有幸遇到明师、高朋,帮助我们详细的指出其中的奥秘,更要虚心求教。低手看高手,高山仰止;高手看低手,一目了然。明师高朋在看过我们的拳架后,有时甚至能够一语中的的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虽然最终要我们自己不断的练习才可能持续的体会拳经、拳论中的奥义,但有人指引总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便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重视意气的训练。“意气君来骨肉臣”,相对于骨肉来说,意气属于心法。又有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等等。可见太极拳重视意气等心法内容的修炼。意气之于骨肉,在太极拳的修炼阶段来看,是一个主辅互易的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骨肉是直接体会得到的内容,这个时候骨肉自然是主,意气是辅。这个时候的“君臣”地位,也自然而然的以骨肉为君,意气为臣。但我们不能因为骨肉的锻炼比较容易掌握,就一成不变的听之任之。简单的骨肉训练,很容易进入瓶颈。我们要刻意的引导和松空出意气的感觉来,并且不断地培育壮大,辅佐其为君为主。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因为意气的引领促使骨肉的能力不断的增强。曾经看到陈炳老师给拳友签名留言:身正心静意轻气灵。拳友似乎觉得老师惜墨如金,实际上老师恰恰道出了其练功应该的努力方向。
再次,要重视心性的修炼。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有很强烈的自我的意识,这个自我往往会阻碍我们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外在表现,往往是觉得自己理论水平高,功夫也不低,觉得自己的老师好,好为人师,等等。这些都是慢心的表现。详细区分起来另有高慢、卑慢的差别,但都是障碍自己进步的屏障。要善于发现别人好的地方,取长补短;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尤其自己的师长和朋友们的建议。通过心性的修炼,我们放开了心量,降低了对自我的执著,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现不足,提升自己。因为我们迷恋和执著于自我,鲜花和掌声便成为我们进步的绊脚石,阻止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阻止我们突破优秀进而达到卓越。甚至我们连攀比的意识都要降服,要不断地突破自我,和自己比高下。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很多拳友,学习太极拳久了,会顺便转入学习些佛法或者道家心法。有一些信仰也很好,帮助我们修炼心性方面会有好处。因为有信仰的人,往往心存恭敬,敬畏天地,有所不为。对于太极拳我们也是要敬字为先,与此也是相辅相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