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极”探拳宗
——“市民观察团”探访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随行记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龙卿 见习记者 张 弛
陈家沟国际太极院院长陈炳(前右)带领学员为“市民观察团”成员演练陈式太极拳。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市民观察团”成员在陈家沟国际太极院学练现场,边参观边比画。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陈家沟就是有气场,看到这么多人在练拳,我这没学过拳的人也不由自主地想动动胳膊踢踢腿。” “太极拳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树立‘天下太极’的理念,让太极拳为全人类造福。” “我市提出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思路非常好,既立足发源地,又放眼全世界,希望我们能真正打造出一块集文化太极、功夫太极、旅游太极、养生太极于一体的大品牌。” 10月21日,“市民观察团”成员在参观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过程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走进太极风的“风眼”
10月18日,随着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圆满成功,一项最大规模武术表演(多场地)吉尼斯世界纪录随之诞生。为了让更多市民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太极文化,乘着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诞生的东风,本报再次组成“市民观察团”,于10月21日走进温县陈家沟,零距离探访太极拳发源地,感受这里的拳风武韵与独特魅力。 人说“喝了陈沟水,都会踢踢腿”。果然,车子刚驶入进村的小路,“市民观察团”成员便感受到了太极拳发源地浓厚的习武之风:一个个展示太极拳招式的塑像伫立在道路两侧,一家家太极武馆不时出现在视野中。一位观察团成员不禁感叹:“真是家家开武馆,处处有拳影,太极拳发源地真是名不虚传!” “如今,太极拳已风靡世界150多个国家,习练太极拳的人近4亿之众,而陈家沟就有太极拳武校10多个,家庭武馆更多,在全世界的陈家沟连锁武校有300多家,每年前来寻根问祖、学拳交流的太极拳爱好者络绎不绝。”温县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 一家武院门前,悬挂着“欢迎南京太极拳友访问团”的大红横幅,大家顺道走进参观。原来,这里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家沟太极拳协会会长、有着“八大天王”之称的陈炳开设的陈家沟国际太极院。这一天,由南京武术协会陈式太极拳建康分会会长带领的拳友第三次来到陈家沟进行学拳交流。 “经常有各地的拳友来这里学习交流,每年有100多批。我这所武院平时有100多名学员,平均一年有2500多人次,他们来自国内各省。”陈炳向大家说。 看到院子里还有一些外国朋友,“市民观察团”成员问国外来学拳的人多不多?陈炳说,截至目前已有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的拳友前来他的武院学习太极拳。此外,他还在国内60多个城市、10多个国家开设了分院。10月18日,他在国内8个城市的分院和3个国外分院的学员都参加了世界百万人集中演练太极拳活动。 “如果把10月18日那天比喻成世界刮起太极风的话,我看这里就是太极风的‘风眼’。”一位观察团成员说。 太极故里沐拳风 为了让“市民观察团”成员充分领略太极拳的魅力,陈炳安排学员们为大家演练了陈式太极拳和谐十三式、老架二路等套路和太极单刀、太极双刀、春秋大刀、太极单剑、太极双剑、太极枪、太极功夫扇等器械。之后,陈炳压轴表演了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 拳风阵阵,剑锋闪闪,刀光飞转,枪走直线,各类演练迎来阵阵掌声,大家沉醉在精彩的表演中。“真是精妙绝伦!在观看他们演练时,尤其是陈炳老师的套路表演,既舒展飘逸,又刚猛有力,展示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市政协委员、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刘宝林说。 在演练时,记者还看到一些“市民观察团”成员已在旁边挥胳膊踢腿地比画起来。演练结束后,大家走到陈炳身边,或请教动作要领,或让老师为自己现场指导。“练拳现场的气氛感染了我,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动了起来。”“见到大师不容易,我得让他指导规范一下动作。”“太极拳刚柔相济,动静变幻,舒展流畅,我回去后马上要学练太极拳……”“市民观察团”成员说。 在参观了太极拳祖祠、太极拳博物馆后,“市民观察团”一行又走向一处神秘之地——陈家沟的东沟。相传,东沟是太极拳鼻祖陈王廷创拳之地。“陈王廷天生聪慧,又勤奋好学,昼练武、夜习文,不但深得家学真传而且熟读诸子百家,学识渊博。他晚年时在一百零八式通背拳长拳的基础之上,博采众家之长,结合易经、皇庭经、中医经络学,创造了新的拳术,并按其阴阳转换之意,取名为太极拳。”随同的讲解员边走边介绍。 走进东沟,但见林木岑蔚,水塘片片,雾气叆叇,环境幽静。“这个平台,相传是陈王廷创拳的地方。陈式太极拳的历代大师也都喜欢在这里练功。”听到讲解员这么说,“市民观察团”成员纷纷走上平台寻找“感觉”。有人闭目凝思感受大师的灵气,有人摆出架势拍照留念。年逾六旬的太极拳爱好者王兴山更是忍不住内心激动,当即打起拳来。 村里的杨露禅学拳处,已经成为一处景点。后院里,一块重达75公斤的练功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为了体验一下当年大师们练功的感觉,大家纷纷上前搬动石头。“我用尽全力才勉强搬动了石头,只能坚持几秒钟。想当年大师们手握重石练功,确实让人敬佩。”一位“市民观察团”成员说。 建言献策话太极 在陈家沟西沟,有一棵树龄300多年的皂角树,相传是陈王廷所种。而今,这棵古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树冠近亩,并孕育出5棵皂角树,形成了一木成林的奇观。村里人说,这5颗皂角树,象征着陈式太极拳衍生的5个流派。 在这片古树下,“市民观察团”成员进行了简单座谈,大家纷纷谈起对这次活动的感受。 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齐嘉杰说:“以前工作时曾无数次来温县,可这一次来感受最深,甚至是感到震撼。陈家沟是块宝地,太极拳更是无价之宝,它是国学本源‘易’学的实践,深含中国古典哲学,荟萃了中华传统武术、医学、兵学、美学、运动学等文化精华,融健身、养生、技击功能于一体,内外兼修、老少咸宜,在世界武林中独树一帜,可谓博大精深。” “我市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发掘、研究、传承、推广好太极文化,责无旁贷。”齐嘉杰说,“现在虽然习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了,可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每天看到打麻将的人多,打太极拳的人少,这说明我们对太极拳的普及还不够。我们不仅要举办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集中演练活动,更要从身边做起,让太极拳进学校、进社区,真正起到发源地的表率带动作用。同时,推广普及太极拳,不仅具有全民健身的作用,还能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对促进城市转型有一定意义。” “这是我第三次来陈家沟,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今天观看了陈炳大师的精彩演练,系统了解了太极拳的历史与传承,对太极拳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它是充满哲学的拳术、彰显艺术的拳术、极富感情的拳术,一招一式都在展示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美。我认为要想把太极文化发扬光大,可以考虑创办一所太极大学,把太极拳文化的研究、教育纳入系统化、规范化的渠道。”刘宝林说。 “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陈家沟现有的武校不能忽视学员的文化教育。一个人缺乏文化素养,即使在拳法上再下功夫,也不可能成为太极大师,因为他没有掌握太极文化的真谛。”齐嘉杰补充道。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太极文化有了更深理解。我市提出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构想,作为焦作市民和太极拳爱好者,我不仅要自己练好拳,还要带动更多的人习练太极拳,希望我市的太极文化产业能像这棵皂角树一样蓬勃发展。”观察团成员王兴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