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幸在见到陈炳老师。由于去晚了些,复旦陈协的训练场地上已有许多人。在人群中,我一下就认出了陈炳老师。一眼望去,陈炳老师显得温文而雅,或许是长期练习太极的缘故。大概是激动之故,在陈炳老师面前,我竟不知说些什么好。
在同学们的期待中,陈炳老师表表演了老架一路,在现场看陈炳老师打拳的感受和视频中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在现场更能感受到陈炳老师的拳浑圆一气,刚柔相济,更加能体会 “金刚捣碓声如巨雷,掩手弘拳呼呼带风”。
原本带了像机去的。可惜像机没电,仅录了一分多钟,其他时间只能看着朱飞飞等人端着DV、DC拍,气得我想摔掉像机。
随后陈炳老师现场回答了同学们的一些提问。陈炳老师对复旦同学的提问总是能够以同学们易懂的语言去回答。现场一位老者评价陈炳老师的回答:“很实在,很有用,不象一些书里的东西那么花俏”。
现凭记忆,罗列一些陈炳老师的讲述。有些表达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记忆不对之处,敬请谅解。
(1)手过身体中线是否正确?陈炳老师说关键不是手过不过中线,而是在手的运动过程中,肩膀是否能做到放松拉开,如无法做到,则容易造成腋下夹住,如能做到,即使手过身体中线也是正确的。这点也是我以前一直疑惑的,以前看陈小旺大师的拳对这点总是不明白,现在明白了。而且按这要求去练,确实效果就变了。
(2)练太极的爆发力及速度不如练少林拳的?陈炳老师说:拳术用于技击,关键在于爆发力、速度与反应,太极拳练慢的目的是在放松,放松是提高爆发力与速度的前提,太极拳是慢练快用。其实少林拳中高层的练法有许多是与太极相类似的。随后,陈炳老师又表演了二路。那场面真是震憾人心,我不由自主地会往后退,仿佛自已会被打着。
(3)太极拳与气功有什么区别?陈炳老师说:从培元固本角度说,太极拳是培养丹田之气,丹田之气是根本,根壮则枝繁叶茂,另外,最本质的区别是太极有攻防技击,是武术。 (4)我的问题是:如何做到不丢不顶?有没有什么检验标准?陈炳老师说:顶就是过了,丢就是动作还没到。要做到不丢不顶,首先需要体验正确动作的感受,在练拳过程中时常以正确的感受去检验动作是否正确。看来学拳一定要有明师指导。
(5)陈炳老师说:老架一路为何柔多而发劲少?这是因为老架一路中的几个发劲动作是检验行拳是否做到了放松,比如当做第一个掩手弘拳后,如发现发力不对,那么在以后动作中再继续放松,然后再次检验。通过不断检验而达到放松的目的。我想,陈炳老师所说的这些大概就是老架一路为何重复动作多的原因。
复旦陈协是陈炳老师创建的,复旦的同学期望以后陈炳老师能常到协会指点。这也是我的一大心愿,这样我也可沾些光。尽管我不是两个学校陈协的会员,但在现场,看得出朱飞飞教练为组织这次活动付出了很大精力,为此,向朱飞飞教练表示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4:49:46编辑过]
|